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游褒禅山记》【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安石,了解记的特点,了解写作背景2.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3.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4.理解从游山小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处事态度。【知识链接】 作者: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进行变法,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他决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还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关于文体:“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分为四类:记游(《游褒禅山记》)、记事(《五人墓碑记》、记亭台楼阁(《岳阳楼记》)、记物(《核舟记》)本朝人尚理——利用游记进行说理“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公元1051——1054,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政治改革。12年后(1070)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广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理清思路】这篇文章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一(1-2)游山过程二(3-4)游山心得三(5-6)补叙同游者、交代写作时间。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文章的主旨(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2)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知识梳理】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句式:)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句式:)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句式:)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合作探究】1.理解第一段之后思考(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__、山之___、山之__、山之___。(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2.理解第二段之后思考:(1)这一段主要为记游部分,那么作者游了那些地方?结果怎样?(2)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3)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知识梳理】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句式:)。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句式:)。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5、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6、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合作探究】1、理解第三段之后思考(1)古人为何“往往有得”?用文中语句回答。(2)在现实中,“夷以近”与“险以远”两种情形的结果如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哪些条件?(4)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得出什么结论?2、理解第四段之后思考:(1)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2)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得出怎样的结论?3、理解第五段之后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课堂小结】1、说说文章是怎么安排的,理清文章脉络。填空:本文把______和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_”和“_______”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