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景象.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答案D解析极:作动词,尽情享受。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D.则或咎其欲出者.答案C解析C.语气副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A、B、D三项都是代词。A.第三人称代词,它。B.第一人称代词,自己。D.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答案C解析C.古今意义相同,古代的人;A.十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单指一个数字;B.治学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不平凡/表程度的副词,十分,极。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往往有得.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火尚足以明也.答案A解析A.名词,心得。B.名词用作状语,从旁边;C.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D.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B.固一世之雄也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此余之所得也答案A解析A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和例句均为判断句。6.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常用籍贯或出生地称人以示尊敬,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被称为“王临川”;还有用任职之地的地名来称人的,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B.庐冢,也叫“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的“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北面。D.浮图,也称浮屠或佛图,是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本意是佛或佛教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浮图”指和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中关于“阴”“阳”的表述有误。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华山之阳”应指华山的南面。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石门亭记
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直好山乎直:正直.B.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燕:安闲.C.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写:抒发.D.其有壅而不闻者乎壅:阻塞.答案A解析直:只是。8.对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C.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D.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答案B解析“古今之刻”指从古至今的石刻,不可断开,排除D项;“立之亭中”是“立之于亭中”的省略,亦不能断开,排除A项;“古今之刻”与“立之亭中”是相承关系,两者前后应断开,排除C项。据此,应选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答案C解析C.“游”不是“仁”的体现,“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是说观览的人往往会生发感慨,不能得出都“是‘仁’的体现”的结论。强加因果,不是所有的感慨都是仁的体现。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译文:(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译文:答案(1)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这些当作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2)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解析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1)“附”,依附;“焉”,代词,指“山”;“以为”,把……当作;“……者,……也”,判断句。(2)“夫”,发语词。“环顾”,遍察;“其”,人称代词,自己;“亦”,也是。参考译文
石门亭位于距离青田县城若干里的地方,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是一座名山,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写下自己的观赏游览的感喟心得,把它留置在山里,那些刻写下字迹的山石处处可见。朱君来了以后就修建了亭子,把从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来,将它们立在亭子里,并且把这一切写在信里寄给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让我写一篇文章,记下他建造此亭的用意。(朱君)之所以建造这座亭子,只是因为喜好这座山吗?还是因为它适于观赏游览放眼眺望?还是因为在这里能体察问询民间的疾苦忧患?还是可以独自一人在这里休闲放松?还是怜惜那些刻有字迹的山石没有防护保障,遭曝晒,字迹剥离,或者倒伏,甚至消损泯灭?人与物的喜好厌恶必定按照类别区分。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这些当作自己莫大功劳的,(这)就是山。爱好山,是仁的体现。离开城郊来到田野,攀上高处向远处眺望,从中一定会生发感慨的。《尚书》中不是记载“我家老成之人皆逃遁到荒野”?《诗经》里不是写道“驾着车辆出行远游,来排遣我的忧愁”?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人不这样还敢自我享受舒适安逸吗?到了这种地步就是遇到深山幽谷的草民,与他们接触交谈,来访求他们的疾苦忧患,难道还会有阻塞、下情不明的情况吗?访求民众的疾苦忧患,也就是仁的体现。政事不分大小,不以德治民,民众不会服从教化。民众服从教化,这样以后才可以没有诉讼。民众做不到没有诉讼,县令难道能够没事休息、游山玩水吗?自古至今的成名者,他们的那些刻石幸而存在,他们的那些刻文确实很好,这样一来,那些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会传扬下去并且永远不会朽没,成就别人的名声又未改变他们的志向,也是仁的体现。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三、语言表达11.(2019·浙江高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③,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
的成果。答:①②③答案(示例)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阅读整个语段可知,完整的历史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①处前文强调“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缺少“精神文化历史的建设”,此处应填写意为“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的句子。②处前“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物质文化”对应“如何生活”,“精神文化”则对应“如何思想”等,此处应填写意为“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的句子。③处后面“同时更要”提示此处应与后句并列,句式上应该是“既要……”;意思上则要补写与物质文化生活相关的内容,可填写意为“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的句子。1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述了“志”“力”“物”这三者的重要性,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是……”的形式)造三个句子,形象地揭示它们的作用。志:力:物:答案(示例)(志)是指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力)是推动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物)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人们就会迷路。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考查的对象是比喻。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课文中讲的三者的重要性,然后找到与本体相关的喻体,最后根据喻体的特点揭示“志”“力”“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