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案:10《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教学目标】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策略】引读—启发—顿悟的阅读方式理解、分析文章。【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程】第二课时一、集体诵读全文,检查第3、4段的背诵情况。二、鉴赏文本(一)品读第1、2段
1、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2、引导学生讨论问题:(1)概括第2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3、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板书】记叙:山碑洞游洞(二)品鉴第3段1、引导学生探讨下列问题:(1)本段着重写什么?(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品鉴第4、5段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四)品鉴第5段导引: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板书】议论: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仆碑:慎思而深取补叙:补叙同游者(五)探讨主旨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2、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学生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答:“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答:至洞之深处。)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答:“无限风光在险峰”。)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答:“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
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形成板书】记叙:山-碑-洞-游洞议论:古人求思之深游褒禅山记奇观常在险远仆碑:慎思而深取补叙:补叙同游者三、问题探究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1、过渡衔接;2、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3、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提示:志力物7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四、课堂拓展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阅读。【教学反思】事实证明:脉络清晰学生就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知识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当前创新教育实施新课程该改革的需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大海、蓝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