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整体阅读: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1)班级姓名学号1.下列句中的两个“以”字的含义是否相同,试作解释。(1)夫夷幺近(2)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2.简要概括出王安石在这两段文字中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第一段:第二段: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其下平旷,有泉邇出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火尚足以抄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请补岀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1)有碑仆(・)道(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3)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4)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5.下列句子中的“观”与“非常之观”中的“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角、鸟兽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6.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7.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微风莹浪,水石相搏
鼓:名词作动词,振动,鼓动A.或未易量易:交换B.厘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C.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今义:数字,十一古义:(2)而世之奇伟、塊怪、非常之观今义:程度副词,很古义:(3)此所以学适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Z也今义:指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古义:(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己少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古义:⑸至王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Z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古义:2.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膺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Z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Z阳名Z也。距洞h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岀,而记游者甚众,一一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一一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Z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岀,火FL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Z,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
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Z所得也!余於仆碑,乂以悲夫古书Z不存,后tttZ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1.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止确的一项是()A.有碑仕道仆:倒跌倒B.其文漫灭漫:淹C.盖音谬也盖:大概D.何可胜道也哉胜:胜利2.对上文分析不止确的一项是()A.文中开头托古言事,乂即事明理,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这一点和《阿房宫赋》的写法一致。B.文中以呆喻物,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而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El的,也可以无讥无悔。0.文中一、四两段文字有内容前后照应,作者由此有了一“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4.下列说法,不止确的一项是()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5.把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Z阳名Z也。译文:.•:⑵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译文:1.把下面一组句子幣合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参考答案:1.答案:(1)以:连词,而,表并列。(2)以:介词,因,由于,因为。2.答案:第一段:要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志、力、物三个条件,而志乂是首要的,“尽吾志”。第二段:做学问的人对流传的东西应“深思而慎取”。3.答案:B解析:A项“侧”是名词作状语,C项“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幽暗昏惑”是形容词用作名词。4.答案:(1)于(2)之(3)汝(4)众人5.答案:B解析:B项“观”:名词,景象。A、C、D三项都是动词,观看。6.答案: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2-3.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4-5.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屮,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7.答案:B解析:B项中的易应该解释为轻易。8.答案:(1)十分之一;(2)不同寻常;(3)泛指学习的人;(4)周围;(5)到达,达到,动词。9.答案:1.D2.A3.A4.D5.⑴考查判断句式1分;重点字词“以”“阳”的解释1分,错一个不得分;语句连贯通畅1分。⑵“然力足以至焉”后“而不至”有译得一分,否则不得分;重点字词“然”“于”的解释1分,错一个不得分;语句连贯通畅1分.解析:4.D父,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一般做男子的表字。10.答案:《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34岁任舒州通判时与两位刖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的一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的重要游记。解析: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一后,首先确定这个句子的主干,而后再充实修饰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