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游褒禅山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褒禅(bǎo) 庐冢(zhǒng) 奴仆(pú) 荒谬(miù)B.华实(huā)窈窕(yǎo)懈怠(dài)瑰丽(guī)C.蛮夷(yí)负疚(jiù)迷惑(huò)幽暗(yōu)D.渔父(fù)谨慎(shèn)罕至(hǎn)梵语(fàn)解析:A项,“褒”应读“bāo”;B项,“华”应读“huá”;D项,“父”应读“fǔ”。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漫:全都。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穷尽。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D.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感叹。解析:A项,“漫”是“模糊”的意思。答案:A3.下列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有泉侧出④而其见愈奇⑤则其至又加少矣⑥常在于险远⑦火尚足以明也⑧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⑦⑧解析:①②名词用作动词,③名词用作状语,⑥形容词用作名词,④⑤动词用作名词,⑦⑧形容词用作动词。答案:B4.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后来又将佛教建筑中的高塔称为浮图。B.“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古代有山的南面谓之阳、水的北面谓之阳的说法。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中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与“由山以上五六里”的“五六”同。解析:D项,“由山以上五六里”的“五六”是约数。答案:D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的。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了。C.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前进就越困难,而见到的景象就越奇妙。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选取的地方。解析:D项,有两处翻译得不正确:一是“学者”,应译为“治学的人”;二是“所以”,在这里表原因。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6.导学号74760023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B.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C.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D.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解析:根据上文意思以及“之”字在文中的用法,可以基本断开。答案:B7.导学号7476002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上第”,即上等。B.“秩”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引申为评定的官员品级。“秩满”,官吏任期届满。C.判官,宋代各路经略、宣抚、转运和中央的三央、群牧等使府及州设置的选派京官充任的官职。D.罢黜,贬低并排斥。与排除诸子杂说的“罢黜百家”的“罢黜”意思相同,可译为废弃不用。解析:D项,“罢黜”有两种意思,一是贬低并排斥,二是罢免。这里用的是“罢免”的意思。答案: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B.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C.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解析:C项,“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只有“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答案:C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2)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含义。“恬退”,淡泊名利;“不次”,不按照一定的次序;“激”,抨击;“强忮”,倔强,刚愎自用;“自信所见”,相信自己的见解,不听从他人意见。参考答案:(1)当时文彦博做宰相,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以此来抨击追逐名利的不良风气。(2)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参考译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名。王安石考中进士,被选为上等,出任签书淮南判官。按以前的制度,任职期满允许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唯独王安石没有这样做。再调任鄞县知县,修筑堤堰,疏浚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官仓的谷能够陈谷换新粮,鄞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后来任舒州通判。当时文彦博做宰相,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以此来抨击追逐名利的不良风气。不久朝廷召他任考试馆进阁职务,他不肯就任。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而推辞。欧阳修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于是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请求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东刑狱,又进京担任度支判官,当时是宋仁宗嘉祐三年。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原因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可是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的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这是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二)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第11~12题。钟山即事①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游钟山王安石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注:①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的所见所感。10.第一首诗的诗眼是“幽”,试做分析。解析:抓住诗歌中所描述的意象,概括它们的特征即可,如“涧水无声”“花草弄春”“茅檐相对”“鸟不鸣”等。参考答案:通过流水无声,花草摇曳,青山一鸟不鸣写出环境的幽静;通过在茅檐下独坐,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幽静。11.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诗在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不同。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手法与感情。具体答题可采用运用
了什么手法,通过写哪些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的模式来回答;紧紧扣住手法、内容、情感三要素即可。参考答案:第一首诗以环境的幽静衬托心境的幽静,流露出诗人宁静、闲适、淡泊的心境。然而细细品味则不难体会出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第二首托物言志,钟山是诗人人格化的象征。变法失败后,出入进退虽然不同,但自己的理想情操没有改变。这种独立不移的精神寄托在诗人对钟山的喜爱之中,“山花落尽”和“山水空流”也暗含了对保守派得势的不屑。三、语言运用12.右图是央行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面值为10元),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解析:从构图要素看,主要有猴子、灯笼和桂枝,图形寓意可结合构图要素的特点和“纪念币”本身的纪念意义理解。参考答案:构图要素:该图主体部分是一只极目远望的猴子,加之灯笼、桂花枝等要素构成。寓意:猴年吉祥,富贵安康,欣欣向荣,面朝远方,勇攀高峰。12.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0字。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①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② 。笨拙的人③ ,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④ ,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⑤ ,其实却是最快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整段文字紧扣一个“拙”字,第①处所填写的内容是下文的纲,后面紧紧围绕这一句来展开,第②③④句均可以根据前后的语境找出合适的答案,第⑤句要依据“其实却是最快的”而得出“‘拙’看起来慢”的答案。答案示例:①笨拙有笨拙的好处 ②比别人更虚心 ③从小接受挫折教育 ④遇到困难绕着走 ⑤“拙”看起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