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15高中语文3.10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全文。2、识记并掌握本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二、学习重难点总结虚词“其”的用法三、课时安排:两课时一、预习案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长乐王回深父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3.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卒(1)而卒葬之(2)夫以疲敝之卒2、道(1)有碑仆道(2)何可胜道也哉(3)传道受业解惑(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观(1)古人之观于天地……(2)非常之观4、得(1)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5、夷(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芟夷大难6、相(1)无物以相之(2)曹虽托名汉相(3)相面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1.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有泉侧出 4.入之甚寒,问其深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6.则其见愈奇7.则其至又加少矣 8.火尚足以明也9.常在于险远 10.至于幽暗昏惑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二、探究案分段讨论问题: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三、练习案一、翻译下列句子⑴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⑶、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⑷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 课外文段拓展(山东省潍坊市2009年3月高三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屈突通仕隋为虎贲郎将。(隋)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日:“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日:“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帝寤,日:“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时为语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高祖(唐高祖李渊)起,代王遗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势蹙,或说之降,日:“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日:“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既行。而显和来降。.刘文静遗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日:“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日:“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日:“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日:“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日:“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从平薛仁果,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日:“清以奉国,名定不虚。”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帝日:“今以东略属公,如二子何?”通日:“臣老矣,不足当重任。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烈士徇节,吾今见之。”赞曰: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新唐书·列传第十四》)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 旌:表彰B.通阳言旋师 旋:凯旋,胜利C.率兵将如洛 如:到D.众皆舍兵 舍:放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陛下以至仁育四海 ②越国以鄙远B.①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②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C.①次安定,初不与战 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①通独无所取 ②较秦之所得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屈突通“尽节于隋”的一组是)①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②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③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④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⑤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⑥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突通为人正直,秉公办事,他的弟弟屈突盖也以刚正严厉而知名。从民间歌谣中就能看出他们为官的威严。
B.隋末政治日益腐败,各地纷纷起兵反抗朝廷,隋军全无斗志,将领皆降,只有屈突通凭自己超人的谋略与胆识苦苦支撑。C.战事失利,屈突通的处境十分窘迫,但他决心以死殉国,面对别人甚至自己儿子的劝降,他意志坚定,不为所动。D.大势已去,回天无力而降唐,并没有损伤屈突通一代名将的形象;为官清廉,报国无私更增添了这位忠臣的光彩。 三、素材积累写景与写心的交融:古代游记散文的创作特点 前人说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但真正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进行文学创作则是在汉末建安之后。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山水诗的兴起,山水文也渐渐多起来了,特别到了唐代,出现了独立的完整的游记散文,自此以后,这一古代散文的重要支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写景记事简洁生动,是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之一。这个特点在早期的写景散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如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散文著作虽然属于地理人文方面的专著,但其中许多记述山水名胜、风土人情的精彩篇章,则富有文学价值,对后来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节选自《水经注·江水》的《三峡》,作者就以峻洁的笔墨具体而生动的描绘了三峡奇险壮丽的山光水色。唐以后的游记散文吸取并发展了这一写作特点,简洁精练、生动传神成为古代优秀游记散文的一个鲜明特色。如清代桐城派姚鼐的游记散文《登泰山记》,这篇文章在组织结构上就有主次分明、简繁得当的特点:首尾两段概括地叙述了泰山总的地理形势和冬季自然景象,中间两段则具体地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和日观峰观日出的情景,而将日观峰作为全文描写的核心。融情于景,即事寄慨,是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又一大特点。唐代柳宗元在贬官永州后所撰写的“永州八记”,既开创了独立完整的游记散文,又开创了游记散文以山水抒写怀抱的一种优良传统。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寄情山水的名篇。。作者在山水风景的描写和记录里,不声不响地寄寓以至抒发了作者的性情,作者的欣慰和悲苦都含蓄地蕴藏在风景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当中。记游说理,借景立论,是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再一特点。游记散文发展到北宋时代,由于受当时思想界学术界比较注重务实和进取精神的影响,产生了说理性的游记,反映了宋代散文议论化的倾向。这类作品虽然大多记述了他们游览的山水名胜,文物古迹,但有的发表游后的感触,记议结合,有的则立意于议论,借记游来说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就是这类游记中的名篇。
齐、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以“山川之美”作为基本描写对象的我国古代优秀的游记散文 作家也深其三味。他们的创作往往不停留于对自然景物的单纯描摹,而是在简洁生动的写景过程中融入感情,抒发感慨,或阐明道理,发表议论,从而使作品既具有景趣、理趣,达到写景与写心互相交融的艺术境界。【名句·回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甘露歌》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四、一课一词 :其1.用作代词。分以下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贤”在此形容词作名词)《师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荀子·天论》(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媪之送燕后也,……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触龙说赵太后》,“其远”作第二个动词“悲”的宾语)(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译为“我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译为“我自己”)\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指南录〉后序》,译为“自己的”)\失其所与,不知。(《触龙说赵太后》,译为“自己的”)/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译为“自己的”)(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①表测度,译为“大概”。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表反诘,同“岂”,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读本《崤之战》)\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③表婉商,译为“还是”。如:汝其勿悲!(《与妻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④表期望,“可要”。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
①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在客观上还未发生)\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惠王》P156下)\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②表选择关系,两个“其”连用,可译为“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然乎?其不然乎?\汝其知邪?其不知心也邪?\其信然耶?其梦耶?(《祭十二郎文》)4.用作助词。用在句中,起衬字作用,无义。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