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林业局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掌握“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知识链接一、简介作者及课文 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 学法指导:根据知识链接和书下注释学习过程:问题情境设计一、注音1、庐冢()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3、盖音谬()也4、有穴窈()然5、则或咎()其欲出者6、无物以相()之7、何可胜()道也哉8、王回深父(解释加点字1.长乐王回深父。2.始舍于其址。3.名之曰褒禅。4、有泉侧出。5、火且尽5、则或咎其欲出者6、夷以近7.好游者亦不能穷也。8.火尚足以明也。9、怠而欲出者二、解释: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4.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课堂检测一、整理“其”和“观”的意义和用法其1、其下平旷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则或咎其欲出者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4、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择其一二扣之6、其皆出于此乎7、其孰能讥之乎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掌握“观”的意义:⑪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大王见臣列观()⑫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翻译加点的词语:⑬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距其院东五里()独其为文犹可识()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反思:学案编号:53学年:高一学科:语文主备课人:孙萍备课组长:孙萍审核人:班级:姓名:使用时间:2020.12.28《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2学习作者写作的思路与写法学法指导:同上学习过程:问题情境设计:1、第1自然段:⑴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 、山之 、山之 、山之 。⑵ 第1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3、第3自然段:这段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用自己的话概括“得”具体指什么样的道理? 4、第4自然段: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