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

ID:1147341

大小:26.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一:  教学目标解释:  高中进新课改以后,课程理念、教材编制和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变化。作为一线老师,很现实的问题是面对新教材,我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从语文教学来看,不但语体文教学碰到这样的问题,古诗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迫切。教材内容多而教学时间少的矛盾怎么解决?背诵积累和鉴赏感悟孰轻孰重?落实基础和创新拓展怎样才能彼此兼顾?学生自学和教师串讲的关系如何处理?应该偏重于语言文字、文章体式等形式要素教学,还是注重民族传统、古代文化等内容要素的熏陶?文言文教学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传承经典?这些问题无论进入课改试验区与否,都可能是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必须要思考和探索的。  教学重难点解释:   应该说,古诗文教学,我们已经有相当悠久的教学传统,已经有行之有效的前人经验,但在新课改浪潮之中,如何适应新的课程结构,如何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如何达成新的课程目标,又要我们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有所创新。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这一课例,恰是继承与创新的良好示范。  教学过程的实录与随感:  师:上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个专题第一个板块的第二篇课文《阿房宫赋》。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文时,提了很多问题。但是大家提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解决,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一个一个地解决。因为很多问题,只要把注释用心地琢磨一下,把上下文结合起来想一想,就能够自己解决。在这里,我们一起研究几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入题简洁,但包含了三层意思:一、不可能一一解决,是因为问题多,没有必要一个个解决,是因为有些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这里隐去不说了,有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大凡一线老师都有同感,学生有时候碰到问题,是因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二、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指点了一种读书方法:看注解、察语境、做比较。文言文的很多问题不就是这样解决的吗?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典型性的问题,正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堂时间有限,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时间更有限,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主动性起作用了。)   比如课文第一小节,有同学问最后一句话“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课文没有加注,实际上大家用心想一想上文的意思,还是能够理解的。(去掉这句话也可,教学进程没有影响,但加上,既是鼓励,又是提醒。)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为提这个问题的同学做一个回答?  生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地方不同而气候不同,是强调宫很大。  师:哦,是强调宫很大,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理解的?  生2:我觉得这句话从下文来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应该是说秦始皇对一些妃嫔的偏爱或者是冷漠……  师:哦,两位同学的理解不一样。一位同学从实处来讲,是说阿房宫太大了,就像经历了四个季节。一位同学是从主观上讲,宫廷里头不同的宫女受到不同的境遇而感受不一样。都有道理,但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你看上文,“歌台暖响,舞殿冷袖”,这个“暖”和“冷”,主要是主观的,写感受的。——大家看,把两个同学的理解一结合,这个问题解决得多好啊。(教师点评又有三层意思:指出两位同学理解的角度不同,从实处来讲,从主观上讲,通俗,准确;表示老师立场,并且提供例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激励。事实证明学生自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学生应该大受鼓舞,与某些新课程讲堂里廉价的表扬不同。)   有很多同学问第三小节“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个句子怎么理解。我们把这个问题一分为二,有哪位同学能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怎么理解?这个句子有难度,有没有人愿意尝试?请这位同学——(“一分为二”见出教学经验。常见课堂上综合性、高难度的问题抛出后,学生苦苦思索,老师苦苦等待的情景,学生索解无门,教师指导乏力。但这里,经验告诉老师,该问题难在句式凝练,难在词类活用,应该先化解以降难度,分步骤以清条理。而且“这个句子有难度,有没有人愿意尝试”,也是一种激励和鼓动。)  生3:这句话是说“如果一天没有的话,就再把它抢过来。  师:哦,是“如果一天没有的话,就再把它抢过来”,(生笑)很好,这是一种说法。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主语,大家想一想,根据上文来看,这主语是谁呢?(尽管老师知道该生的翻译是不妥的,尽管老师接下去要纠正这个不妥,但仍然说了“很好,这是一种说法。”如果苛求的话,我以为这里“很好”二字是不必讲的,也许老师的“很好”并非是对学生翻译质量的评价。当然,巧妙的是老师抓住主语,主语一明,“输”字明确,“一旦”也明确了。)  生全体:六国。   师:对,是六国。这个“一旦”,你体会下来和我们今天说的“一旦”是同还是不同?倾向于“不同”的举手。不要讲理由,凭感觉。有觉得不同的吗?(“一旦”在这里为什么不能解作“一天”,为什么跟现代汉语中的“一旦”意义和用法接近,要讲理由也可以,譬如,联系上文“几世几年”,这里的“一旦”便有迅速之意,其聚也难,其散却易,两相对比,感叹自在其中了。但凭感觉判断直接真切,文言虚词的体会,有时候确实需要语感参与的。)  师:你(举手者)说说看,不同在什么地方?说得出来吗?(生摇头)哦,说不出来。我说过,不一定要说理由的。从具体的背景看,从上文看,六国已经亡了。六国亡了,珍宝来了,王子皇孙——公主们也都来了,应该说这“一旦”和我们今天的用法比较接近——六国一旦不能再享有这些东西;“输来其间”呢?那位同学说“就再把它抢过来”,当我们认同主语是“六国”的时候,还同意这种理解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连那位同学自己都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啦?哦,——。这说明只要一揣摩,就知道不对了。“输来其间”,是说宝物都被秦国运到阿房宫里来了。(当明确主语是六国时,“输”的义项就不需要专门阐发了。老师采用了举手表决法轻轻带过。)   后面一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一直有分歧、有争议的句子。“鼎铛”,(板书“鼎铛”)有很多书上认为是意动。同学们自己学习的时候,你也认为这是意动用法的,举手给我看看,有没有?(部分同学举手)哦,请放下。认为不是意动的,也请举手。(老师连续叫同学举手了。这里,举手有调查学情的意思,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的原初认识是怎样的,教师是需要了解的,这是教学的起点。)  生4:我觉得是。  师:是意动?  生4:是意动。  师:当然,这也是一个说法,可黄老师不认为是意动。为什么道理呢?同学们想一个你们以前学过的比较典型的意动用法的句子。(不是直接给与答案,而是温故知新。文言文联系旧知、启发新知的教法非常重要。)  生5:《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私我者,美我也”。  师:吾妻之私我者,美我也。是“私我”还是“美我”?  生5:哦,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生笑)   师:是“美我”。(板书“美我”)什么叫“美我”啊?把我看作美丽的,认为我是美丽的。那么“鼎铛”是什么意思?看注释是怎么说的,是把宝鼎当铛。再想一想,它是意动吗?如果是,哪一个词是意动?还有同学认为是意动的吗?(没有同学举手)没有了?同学们课后根据注释再琢磨琢磨,有不同意见,我们再讨论。(这里似乎解作“意动”更妥当一些。意动用法,据王力所言,有两种,一是形容词的意动,一是名词的意动。学生所举,是形容词的意动,与“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比较价值不大,如果举“古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友风而子雨”为例,同类相当,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更容易讲清楚。一般而言,用如意动的名词后跟着一个名词或者代词做的宾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按正常的句法结构,应该是“铛鼎石玉,块金砾珠”,用如意动的当是“铛”“石”,“块”“砾”,但杜牧写的是赋体文章,“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这几句押的是“i”韵,为押韵起见,词序作了调动了。当然,老师说根据注解再琢磨,再讨论,也就是说是一家之说,并不是定论。这样对有争议的地方留有余地,是较为明智的做法。)  好,这是比较难的几个句子。后面还有一个句子“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我想我们班同学会很快就能翻译出来。有哪位同学愿意翻译一下?有同学翻译出来吗?(无人举手)这出乎我的意料。你说说看(指名一位同学)。  生6:一个人的想法,同时也是千万人的想法。  师:这“一人”是指谁啊?  生6:秦始皇。  师:对,是指秦始皇。后面“千万人”指谁?  生6:广大人民。   师:对,是广大人民。本来呢就应该用“民”,为了避李世民讳,避讳,所以用“人”。你秦始皇自己如此奢侈,贪图享受,同样表现了每一个人的心理啊。你一个人奢侈,普通人民也会珍惜自己的财富的啊。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用语很有分寸,如果说,“你秦始皇自己喜欢财富,贪图享受,天下的人也一样啊。”感情彩色就没有把握好,现在说成是“也会珍惜自己的财富”,就准确的多了。教师用语的细微慎辨正是匠心和功底所在。)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焦土”四个字呢,书上也没有注释,要翻译的确有困难。我还是想听听,有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琢磨的想法说一说?这个句子呢,前面主语已经有了,“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书上也都有注释,大家揣摩一下,这“可怜焦土”是指谁?  生全体:阿房宫。  师:阿房宫。那么“焦土”和前面什么内容有关系啊?  生全体:楚人一炬。  师:对,那么这个句子就比较好翻译了。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这个“焦土”是名词动化,是“化作焦土”;还有一种说法是“焦土”前面省略了一个动词。这两种说法都有依据。大家觉得哪一种更好?(文言文说法歧出是正常的,教师摆出众说,然后取舍,有立场、有态度,学生心中就有底。)   生全体:第一种。  师:是第一种?我也觉得是第一种说法好。这样呢,更切合原文的特点。非常简洁,非常有力。  还有些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解决,也有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参照我们课课堂上的学习方法自己解决。(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其实,一堂课也无非是一个例子,成功的教学总是时时不忘提醒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  同学们,我读《阿房宫赋》,反复读反复读,越读越短,读到最后呢,这篇文章只剩下几个句子,我大胆地把它缩成这样一段话:  (投影显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这就是黄老师读《阿房宫赋》读到最后剩下的几个句子——后来只剩下几个字——我们后面再说。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想一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看看你们想法和我是不是一致。(这是课堂的亮点之一。读文章需懂“出入法”,读进去,又要跳出来,也可谓“厚薄法”,先要读厚,再要读薄。如果一个老师备课时能够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那么,他本人一定吃透了教材,教学时一定能居高临下、统率全局的。如果从新课程理念来讲,这个环节正是教师创新课程资源的极好例证。另外,从这一段话的呈现来看,也蕴含了教学的机智,不是和盘托出,而是留有悬念:“想一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看看你们想法和我是不是一致。”学生的兴趣来了。)  师诵读:阿房之宫,其形可谓某矣,其制可谓某矣,宫中之女可谓某矣,宫中之宝可谓某矣,其费可谓某矣,其奢可谓某矣。其亡亦可谓某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某矣!(生笑)(读一遍,效果比单纯在屏幕上呈现要好得多。这里有文言的语气情调,从现场看来,气氛活跃。)二:  阿房宫赋(杜牧)  【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特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文体来表现主旨的。  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3、学习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具有文言文与诗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实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23岁的杜牧作《阿房宫赋》来讽谏唐朝统治者。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  二、解题  1、文体:(课本114)“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2、背景:(见注释)补充: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3作者简介(见课本)  补充:(可引导学生背诵《过华清宫》、《泊秦淮》等诗歌)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清丽,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段,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王毕……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毕:完了。  一:数——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面积和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  直走咸阳:走,趋向。  学生背诵。  3.第三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古:形容宫室建筑精巧;今:比喻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焉:结合练习二总结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4.第四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云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5.第五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写歌台和舞殿。  重点词:  气候:古今异义(古:天气,环境气氛;今: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殿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一”“焉”“之”“流”“走”等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体文的区别。  4、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词语用法与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方法:赏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知道“赋”的大体特点。赏读第一、二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宫赋》中两次提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  二、解题   1、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背景。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  3、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爪尖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三、指导自读课文1、2两段。  1、诵读指导。  明确:要求反复研读三遍。具体进程是: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仔细自读,着重点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读完后,教师对一些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进行点拨;第二遍,借助教师提供的内容提纲仔细自读,着重点是弄清两段各自的内容层次,读完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三遍,借助教师提供的韵脚轻声朗读,着重点是通过朗读体味文辞的优美和骄散兼行的和谐韵律,读完后,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2、关于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的点拨。  ①重点词语。   明确:“廊腰缦回”——“缦”的本义是没有文来的帛,又通“慢”,“慢”有“宽缓”、“迟缓”等义;这句的“缦”,注释为“索绕”,是由“宽缓”义引申而来,下文“缦立远视”的“缦”,注释为“久”,是“迟缓”义的引申。“回”,注释为曲折。按“回”,《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它的本义是“转”、“掉转”(“回车叱牛牵向北”),引申义有“旋转、回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曲折、迂迎”“回转、返回”(“碧水东流至此回”)、“取回、拿回”(“添酒回灯重开宴”),等等,要仔细分辨。  “钩心斗角”——课文用的是它的原始意义,与现在用作成语的意思有别。在文言中也常用来指写作中的巧思,如:“近时诗家咏物,钩心斗角,有突过前人者”。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落”,注释为“座”、“所”是由“院落”义引申为建筑单位的量词。  “妃嫔媵嫱”——“嫔”(pín)和“嫱”都是宫中的女官名,地位低于“妃”;“媵(yíng)”指陪嫁的人,把它与“妃、嫔、嫱”并列,是用来足成四音节词语。  “辇来于秦”——“辇(niǎn)”,本义是手挽的车,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这里用作动词。  “尽态极妍”——这里的“尽”和“极”是互文,都是“尽量、极力”的意思。整个词语是指用尽心思使姿态美好,用尽一切办法使容颜妍丽的意思。按“尽”,《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掌握的实词,本义是“空、没有了”(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引申义有“完全、全都”(秦地可尽王也)、“尽量、尽可能”、“到尽头、到顶点”(林尽水源)、“死”(转侧床头,惟思自尽),等等,要仔细分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