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理解课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3、了解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赋”的语言特点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们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2、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教学重点: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2、结合赋体“铺采摘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3、积累文言知识。教学难点:1、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2、背诵全文。教学课吋:2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吋一、导入新课“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屮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Z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二、相关常识简介:1、杜牧:杜牧,字牧乙号樊川,晚年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京兆万年人,太和三年进士及第,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浪迹于江湖,饮酒赋诗以自遣,他作诗技巧甚高,文字鲜明华丽,却又充满对人生的感慨,后世认为杜牧的诗豪边气慨,在晚唐中自成一格,为别于杜甫,世称“小杜”,又因他与李商隐齐名,称为“小李杜”。杜牧不但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其以清丽自然的诗风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古文方面,多为针眨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屮自觉的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2、阿房宫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令工匠仿照该国的宫室式样,再造于咸阳。将虏获
的各国美女、珍宝,纳入其内。昭示自己“扫六合,混天下”Z丰功伟业。据《史记》载,秦代宫殿,关中有三百座,关外有四百多座。如此犹嫌不足。统一中原后第九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和他“功过三皇,徳配五帝”的身份大不相配。于是,他在昔口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都城之间,大兴土木,开始兴建一座规模空前绝后,壮丽无与伦比的不世之宫。此宫还未正式命名,有人称为朝宫。阿房宫仅仅是此宫的前殿。这是一座怎样的宫殿啊!《史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书》载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换算成现代计量法,阿房宫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我们一个标准的教室大约是56平方米,骆老师奋斗了半辈子买的集资房是120平米,我们一整个学校才8万平方米,而阿房宫的一个前殿就有我们一个学校那么大,容纳万人绰绰有余。而在西安的阿房宫遗址,地基面积竟达54万平方米,堪称震烁古今的第一大宫!遥想其曾经的雕栏玉砌,朱粱画栋,我们真恨不得掀开历史的重重面纱一睹它的风采,或是坐时光机器去拦下楚霸王那野蛮的一把火,保留下这千千万前人无数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可惜,如今的我们,也只能透过杜牧的一-篇辞赋,来寻觅其往昔的绝世风采了。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陕酋省西安市阿房村。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当时动用的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土台基。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3、赋: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始于战国赵荀卿的《赋篇》,汉代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至唐代己散文化,称“文赋”“散赋”。其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三、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o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堪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彖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同事者提出了警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情怀。四、课文研读:(一)听读,正音:纟曼冋man困困焉qUn不霁ji何虹妃嫔媵嫡pinyingqiang焚椒jiao兰辘辘心杳yao极妍ydn剽掠piao鼎铛cheng適迤liyiW铢zizhu架梁Z椽chudn在庾Z粟粒yusu横槛jidn呕哑Ouyd参差cenci兀wCi啄zhu6(二)第一部分:1>第一段:第一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1)交代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2)写宫之宏伟规模。(3)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4)写宫屮人物活动2、第二段:第二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1)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2)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3)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其抢掠行径。小结:第一部分: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第二课时(二)第二部分:1、第三段:1)内容:第三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1)斥责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生,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2)痛斥秦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3)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始皇荒淫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白取灭亡的道路。2)“呜呼”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深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呜呼”之后的四句话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3)“嗟夫”后用假设语气要说明什么?阐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2、第四段:1)内容:第四段:讽谏唐王李堪勿蹈秦始皇覆辙。(1)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2)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一句有什么深意?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3)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不爱其民。小结:六国一一剽掠其人(建宫宇)一一自灭秦国一一不爱六国之人邙可房宫)一一自族唐(宝历)一一大起宫室广声色(哀之而不鉴之)一一自取灭亡三、写作特色:
(一)课文是从哪儿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写阿房宫建筑之奇。写阿房宫美女之众。写阿房宫珍宝之多。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写作特色:(1)想彖、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四、文言知识:(一)词的活用:它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1•名词活用为动词。鼎铛玉石,金块玉砾。铛,当成铁锅。石,当成石头。块,当成土块。砾,当成石子。2•名词直接做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从骊山,表处所。北,向北。西,向西。表方向。廊腰绳回纟曼,像丝绸一样。蜂房水窝像蜂房像水窝一样辇来于秦用辇车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把宝鼎。玉,把美玉。金,把黄金。珠,把珠宝。(二)一词多义:统一全部一把1、一六王毕,四海一一肌一容楚人一炬专一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使……灭族家族聚结2、族族秦者,秦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三)虚词“焉”和“而”的用法1、焉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形容词尾,“……的样子”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代词,“什么”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2、而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顺承不敢怒而敢言连词,表转折谁得而族灭也连词,表修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学而时习Z,不亦说乎连词,表递进(四)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义——今义一一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儿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一一下降,衰败3、直走咸阳:古义跑,奔,趋向今义一一行(五)判断句: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也”表示判断。形式是“如: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倒装句:如:多于市人Z言语。介词结构后置句,“比集市上众人的话语还多”。板书设计:阿房宫赋杜牧六国一一剽掠其人(建宫宇)一一自灭秦国一一不爱六国之人邙可房宫)一一自族唐(宝历)一一大起宫室广声色(哀之而不鉴之)-作业:完成学业测评练习题背诵课文者……也”。自取灭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