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ppt1解析培训课件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阿房宫赋》ppt1解析培训课件汇编

ID:1147477

大小:7.46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阿房宫赋(āfánɡɡōnɡfù)》ppt1解析第一页,共46页。 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cítáng)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第二页,共46页。 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zhēnguì)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巨石大如山。渭水河啊甘泉口,石落水断流。”第三页,共46页。 古代(gǔdài)写意《阿旁宫》第四页,共46页。 某一日,秦始皇忽然觉得咸阳的人多,先王的宫殿太小,于是就要再造一个宫殿。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操陕西方言说:“阿房”。阿房并不是(bùshi)一个实际地名,它的意思是“近旁”、“旁边”。听了秦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取名“阿房宫”。关于(guānyú)阿旁宫命名的传说三则:第五页,共46页。 阿房宫早在秦始皇曾祖父惠文王时就开始修建了,原名阿城。阿的意思(yìsī)是高大的丘陵,言其宫殿很高。惠文王死,工程就停下了。直至几十年后的秦始皇,才又接着修。因为在高大的丘陵上修房,故名阿房宫。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měilì)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měilì)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měilì)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第六页,共46页。 秦始皇在讨伐六国的过程中,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他便下令(xiàlìng)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把尽有的珍宝和宫女搬到阿旁宫。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入关推翻秦朝暴政,听说爱妾虞姬被擒,一时恼怒移恨于物,竟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如同美女般风华绝代的阿房宫就这样(zhèyàng)结束了它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愁的生命。第七页,共46页。 仿古(fǎnggǔ)艺术表演第八页,共46页。 杜牧: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晚唐时期杰出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shíshì)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第九页,共46页。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zuòpǐn)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duōshǎo)楼台烟雨中。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dùmù)的诗多为讽喻诗,长于七绝,情致豪迈。第十页,共46页。 写作背景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吐番、南诏等纷纷入侵(rùqīn),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第十一页,共46页。 赋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chī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chī摛文指赋的形貌。。赋体的流变(liúbiàn)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1、在形式上多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华丽的辞藻描写事物。2、在内容上多采用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的手法。第十二页,共46页。 思考(sīkǎo):1.全文共四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四段之间的内容和结构关系是怎样的?2.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请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第十三页,共46页。 缦回不霁何虹妃嫔媵嫱焚椒兰辘辘(lùlù)杳不知尽态极妍剽掠鼎铛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横槛呕哑参差jìpínyìngqiángjiāolùlùyǎoyánpiāochēnglǐyǐzīzhūchuányǔsùjiànǒuyǎcēncī听课文(kèwén)朗读,注意下列字音第十四页,共46页。 归纳(guīnà)大意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二、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bìrán)。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覆辙。叙议谏第十五页,共46页。 归纳(guīnà)大意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二、铺叙宫内的豪华(háohuá)奢靡。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覆辙。叙议谏第十六页,共46页。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郡的山林伐光了,于是造起了阿房宫。(它)占地三百余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滔滔地流入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课文(kèwén)译文第十七页,共46页。 盘扭回旋的,屈曲勾折的,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hénɡkōnɡ)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楼阁)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fùdào)行空,不霁何虹?第十八页,共46页。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ɡētái)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楼阁)高低错落,令人迷蒙,不辨南北西东。台上歌声温润(wēnrùn),洋溢着春天般的欢乐;殿中舞袖飘拂,充满着风雨交加般的凄冷。(歌舞纷繁不断,欢乐悲戚丛生)一天之内,同一座宫殿之中,却(让人感到)寒暖不均,气候不同。第十九页,共46页。 四、学习第一段:(1)重点实词北构而西折构:动词(dòngcí),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不霁何虹霁:雨后天晴。(2)古今异义(yìyì)直走咸阳走:趋向今多指行走钩心斗角:今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几千万落落:座。今多指下降,衰败。第二十页,共46页。 词类活用1、四海一:“一”数词→动词统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名词→状语从骊山“北”“西”名词→状语向北向西3、廊腰缦回“腰”名词作动词犹如人的腰部(yāobù),“缦”名词→状语像缦带一样第二十一页,共46页。 词类活用1、四海一:“一”数词→动词统一2、骊山(líshān)北构而西折“骊山(líshān)”名词→状语从骊山(líshān)“北”“西”名词→状语向北向西3、廊腰缦回“腰”名词作动词犹如人的腰部,“缦”名词→状语像缦带一样第二十二页,共46页。 4、蜂房水窝名词→动词像蜂房像水窝5、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云”“龙”“虹”,名词→动词出现(chūxiàn)云彩出现(chūxiàn)龙出现(chūxiàn)虹6、歌台暖响“响”动词→名词歌声第二十三页,共46页。 楼阁(lóuɡé)之多设计工致宫中的歌舞之盛占地(zhàndì)广建筑物之高壮美来历(láilì)外在形势本体建筑分析第一段第二十四页,共46页。 在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内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大胆的夸张、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xínɡkōnɡ)”,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定“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句音节铿锵,并有音韵之美。第二十五页,共46页。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们的公主、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搂阁宫殿,被辇车送到西秦。(她们)日夜弹唱,成了秦皇的后宫之人。(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原来是(宫人们)泼掉的漂满粉脂的洗脸水;烟雾弥漫,原来是(宫人们)点燃椒兰香料在香鼎。课文(kèwén)译文二第二十六页,共46页。 雷霆(léitíng)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疾雷忽然震响,原来是(皇上的)宫车驰过;辗辗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声,不知它驶向什么地方。(宫人们)任何一处肌肤,任何一种姿态,都极尽(jíjìn)娇艳美丽,(她们)久久地伫立等待,盼望着(皇上)幸临,得到(皇上)的宠爱;(可是,)有的宫人三十六年从未见到过(皇上)的身影。第二十七页,共46页。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dǐngchēngyùshí),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duījīrúshān);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统统运进了阿房宫中,于是,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第二十八页,共46页。 燕赵(yànzhào)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统统运进了阿房宫中,于是,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diūqì),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第二十九页,共46页。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用了互文的修辞格----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词,因对偶、押韵或字数的限制,临时拆天来使用,但理解(lǐjiě)时又应合在一块儿。这句话可译为“燕、赵、齐、楚、韩、魏六同之统治者有无数的金玉珍宝。(一)分析(fēnxī)第二段:1、“绿云扰扰”绿云,浓墨有光彩的云,此处形容女子的头发(tóufa)黑密;扰扰,纷乱蓬松的样子。第三十页,共46页。 3、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用辇车4、燕赵(yànzhào)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是名词用着状语。铛、石、块、砾,是名词用着动词。收藏,经营,动词(dòngcí)用如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第三十一页,共46页。 段意理解(lǐjiě)1)宫人的生活情境早上梳妆生活寂寞宫女(gōngnǚ)之多宫人命运悲惨反映秦王的生活奢侈,荒淫。2)秦爱纷奢第三十二页,共46页。 第二段:铺叙(pūxù)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1)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2)极写宫中生活(shēnghuó)荒淫、奢靡。第三十三页,共46页。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呀!奏统治者嗜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样随便呢?(甚至)让支承屋梁的柱子,比农田里的农夫还多;课文(kèwén)译文三第三十四页,共46页。 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ǒuyǎ),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布机上的织女还多;让(建筑物上)颗颗突出的钉头(dìnɡtóu),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让参差不齐的瓦缝,比全身丝绸衣服的纱线还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城郭的围墙还多;嘈杂的笛声琴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多。(终于)致使天下人心里憋满了愤怒,却不敢说话。第三十五页,共46页。 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yányǔ)。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布机上的织女还多;让(建筑物上)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让参差不齐的瓦缝,比全身丝绸衣服的纱线还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城郭的围墙还多;嘈杂的笛声琴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多。(终于)致使(zhìshǐ)天下人心里憋满了愤怒,却不敢说话。第三十六页,共46页。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kělián)焦土!暴君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nàhǎn),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入关的)楚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第三十七页,共46页。 (二)分析第三段1、重点词语纷奢:繁华奢侈直栏横槛:槛读着jiàn,栏杆函谷举:举,被攻占可怜,可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cāngshēng)问鬼神第三十八页,共46页。 段意理解这一段作者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淫靡,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灭秦。“叫、举、炬”三介动词,促促相连,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迅猛异常,不可压抑。“可怜焦土’与上面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xiānmíng)的对比,显得收束有力,概括了秦的迅速灭亡。第三十九页,共46页。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宗族的是秦统治者本身,也不是天下的人民。课文(kèwén)译文四第四十页,共46页。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sānshì)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唉!如果六国诸侯各自爱护自己(zìjǐ)的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强秦;如果秦(在统一全国后)同样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从二世、三世以至传到万世一直作君王,谁还能灭掉(它)呢?第四十一页,共46页。 秦人(qínrén)不暇自哀,而后人1哀之;后人2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3而复哀后人4也奏王朝(wángcháo)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第四十二页,共46页。 第四段,讽谏(fěnɡjiàn)唐敬宗李湛勿重蹈秦皇覆辙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tiānxià)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第一层,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第四十三页,共46页。 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tāmen)了。【第二层,讽谏唐皇勿重演悲剧】第四十四页,共46页。 自己研读第四段,要求:说说秦(还有六国)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shénme)?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shénme)?其原因(yuányīn)是“不爱其人”。其目的是“鉴”,即: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tíchū)委婉的警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四十五页,共46页。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xiūgǎi),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第四十六页,共46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