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与教学反思(三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阿房宫赋》教案与教学反思(三篇)

ID:1147523

大小:35.05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阿房宫赋》教案与教学反思(三篇)《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4.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教学重点:词语用法与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骈散结合的特点。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串讲法、讨论法,研习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二.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同学们知道杜牧的多少作品呢?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拔(选其中的几首)。三.背景介绍与解题: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趋向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四、注意正音五、划分结构,概括大意。一(1—2):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二(3—4):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六、具体研读教材分析第一段(一)补充解释:1 六王毕,四海一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2 骊山北构而西折   而:表顺接的连词。北、西:名词作状语。走:达。3 各抱地势   抱:适合,随着。4 盘盘焉   焉:……的样子。5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落:量词,座,所。6 复道行空   行空:横跨半空。7 不知西东   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8 歌台暖响   响:声响,指歌声和乐声。9 而气候不齐   而:然而。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指情况。齐:相同。 (二)分析内容: 1 前四个3字句:写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2 第二句:从全景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3 第三四句:写阿房宫依山水而建,突出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4 第五句:由实写楼阁、廊檐到虚写长桥复道。5 第六句: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来陪衬它的宏大宽广。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段:检查翻译、背诵及活用词掌握理解情况。二、分析第二段。(一)补充解释:1 辞楼下殿  辞:离开。下:走下,名词作动词。2 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3 朝歌夜弦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 4 为秦宫人  为:成为。5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绿云:黑发。6 雷霆乍惊   乍:突然。7 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动词,往,到。8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9 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10 金块珠砾   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 (二)分析内容:1 第一句:照应“六王毕,四海一”。2 第三句:写宫人梳妆打扮,着力表现其明艳动人。3 第四五句:写宫人的凄惨生活,揭示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4 第六七句: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被践踏。5 小结: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三、分析第三段。(一)补充注释:1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2 秦爱纷奢   纷:多,繁华。3 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4 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5 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比。南亩:田间。6 多于周身之帛缕   周:全。帛缕:借代衣物。7 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二)分析课文:1 前四句:对比人心事理,质问秦统治者的贪婪与残暴。2 第五句:比喻、排比,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3 第六七句:写“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4 小结:由描写转入本段的议论抒情,逐渐显示文章旨意。  四、分析第四段。(一)补充注释: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2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3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4 谁得而族灭也   得:能够。5 秦人不暇自哀   哀:哀叹。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二)分析内容:1 第二句: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2 第四句: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3 第五句:用“后人”委婉地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意味深长。 4 小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五、总结全文1.揭示主题:不爱人民的统治者必将导致灭亡。2.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分析: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各篇的独创性是: (1)、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 (2)、苏洵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3)、《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 (三)名家评析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很不平几,请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真是突兀有力,如泰山压顶。读了这四句,使人想起李白的《蜀道难》的开端。想一想,如呆取消了这四个句子,直接以描绘开始,那不但使人觉得平板无力,对于这篇赋的意义也会有所损减。作者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费过何等的匠心,才锤炼出这十二个字。这四句话,头两句写出了秦帝国统一天下的气概,接下的两句写的是阿房宫的宏伟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上下意义衔接,但两句又各自独立。气魄多么雄伟,意义多么重大!时代的形势,帝王的奢侈和野心,一齐跃然而出。这里面隐含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臧克家《诗人之赋——读杜牧的〈阿房宫赋〉》 第三课时1.赋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问:明确: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2.本文所体何物?问:明确:阿房宫 3.本文如何体物?即从哪几个方面写“阿房宫”,找出相关句段。自由讨论问:明确:建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宫室建筑(覆压三百余里……而气候不齐。)宫廷生活(妃嫔媵嫱……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财宝收藏(燕赵之收藏……亦不甚惜。)被焚毁的原因(嗟乎!一人之心……日益骄固。)焚毁(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从作者用墨(或曰详略安排)来看,写建造只用了两句12个字,写焚毁只用了一句14个字,写被焚毁的原因也只数句而已,大量笔墨花在写宫室建筑,宫廷生活和财宝收藏上,为什么这样安排。讨论问:明确:极写纷奢。铺陈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有深度。 5.语言与手法上有何特点?问:明确: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押韵(铺采摛文的体现) 6.总结前三段。前三段体物。阿房宫是一种象征。作者从阿房宫的建造直至毁灭,看出的是天下治乱、家国兴衰的道理。 7.写何志? 问:明确:不爱人者必爱国。(正反两反面)      毋使后人复哀后人(借古讽今,写作目的) 8.总结 9.全班齐声朗读课文。高一语文下册《阿房宫赋》教案  教学目的:[转载]《阿房宫赋》教案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4.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  二、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同学们知道杜牧的多少作品呢?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点拔(选其中的几首)《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赠别·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背景介绍与解题: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趋向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六、讲解第一段。  (一)补充解释  1 六王毕,四海一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 骊山北构而西折  而:表顺接的连词。北、西:名词作状语。走:达。  3 各抱地势  抱:适合,随着。  4 盘盘焉  焉:……的样子。  5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落:量词,座,所。   6 复道行空  行空:横跨半空。  7 不知西东  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  8 歌台暖响  响:声响,指歌声和乐声。  9 而气候不齐  而:然而。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指情况。齐:相同。  (二)分析内容。  1 前四个3字句:写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  2 第二句:从全景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3 第三四句:写阿房宫依山水而建,突出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  4 第五句:由实写楼阁、廊檐到虚写长桥复道。   5 第六句: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来陪衬它的宏大宽广。  (三)板书总结:  七、作业:课后自译并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段:检查翻译、背诵及活用词掌握理解情况。  二、分析第二段。  (一)补充解释:  1 辞楼下殿  辞:离开。下:走下,名词作动词。  2 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3 朝歌夜弦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   4 为秦宫人  为:成为。  5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绿云:黑发。  6 雷霆乍惊  乍:突然。  7 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动词,往,到。  8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9 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10 金块珠砾  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  (二)分析内容:  1 第一句:照应“六王毕,四海一”。  2 第三句:写宫人梳妆打扮,着力表现其明艳动人。   3 第四五句:写宫人的凄惨生活,揭示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  4 第六七句: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被践踏。  5 小结: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三、分析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2 秦爱纷奢  纷:多,繁华。  3 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4 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  5 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比。南亩:田间。   6 多于周身之帛缕  周:全。帛缕:借代衣物。  7 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二)分析课文:  1 前四句:对比人心事理,质问秦统治者的贪婪与残暴。  2 第五句:比喻、排比,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 第六七句:写“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4 小结:由描写转入本段的议论抒情,逐渐显示文章旨意。  四、分析第四段。  (一)补充注释: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   2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  3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  4 谁得而族灭也  得:能够。  5 秦人不暇自哀  哀:哀叹。  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二)分析内容:  1 第二句: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  2 第四句: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3 第五句:用“后人”委婉地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意味深长。  4 小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五、总结全文  1.揭示主题:不爱人民的统治者必将导致灭亡。  2.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分析: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各篇的独创性是: (1)、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 (2)、苏洵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3)、《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   (三)名家评析。  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很不平几,请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真是突兀有力,如泰山压顶。读了这四句,使人想起李白的《蜀道难》的开端。想一想,如呆取消了这四个句子,直接以描绘开始,那不但使人觉得平板无力,对于这篇赋的意义也会有所损减。作者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费过何等的匠心,才锤炼出这十二个字。  这四句话,头两句写出了秦帝国统一天下的气概,接下的两句写的是阿房宫的宏伟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上下意义衔接,但两句又各自独立。气魄多么雄伟,意义多么重大!时代的形势,帝王的奢侈和野心,一齐跃然而出。这里面隐含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   这四句是帽子,扣得紧紧的,然而卷轴展开了宏伟壮丽的画图。规模这么大的一座宫殿,怎样去写它,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如果只表面上用一些类似“宏伟”、“壮丽”、“巍峨”、“高耸”等等字眼去形容,就容易空洞,不能给人一个具体的印象。相反地,如果仔细描绘,又难免繁琐,失之于罗列现象。《阿房宫赋》作者的艺术概括力就从这里表现出来。他既不作自然主义的铺陈,又不流于空疏,笔墨不多,却把阿房宫的形象、规模、气魄通过具体描写表现了出来,给读者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请看他的描写是如何的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这是概括全貌的写法,读者会从这六句中,想象到这座宫殿的高度和它幅员之广大。先给人一个雄伟的感觉,然后作者就展开具体的描写,参差错落,用十个句子写出了阿房宫里楼阁之胜:“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接下去,作者凭他的如椽大笔,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极尽描绘之能事,用短小的四字句,两句连接,一连写了六句。……六句排列巧妙,比喻新颖,音调铿锵,就像流着的泉水一样淙淙作响。在这里,作者分别用两句话状写一个景,而写法又都是第一句写实,但其中也有比喻,第二句就光用比喻来写,以加强第一句的印象。最后两句还以感叹抒情的意味对前四句作了一个小结。再往下当我们读到“歌台暖响……而气侯不齐”这样的一些句予的时候,诗情画意,音乐之美,一齐涌来,令人心胸开阔,榆神爽快,忍不住耍为它拍手叫好。                       ——臧克家《诗人之赋——读杜牧的〈阿房宫赋〉》  附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郡的山林伐光了,于是造起了阿房宫。(它)占地三百余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滔滔地流入宫墙。五步一座高楼,+步一座亭阁;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盘扭回旋的,屈曲勾折的,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楼阁)高低错落,令人迷蒙,不辨南北西东。台上歌声温润,洋溢着春天般的欢乐;殿中舞袖飘拂,充满着风雨交加般的凄冷。(歌舞纷繁不断,欢乐悲戚丛生)一天之内,同一座宫殿之中,(让人感到)寒暖不均,气候不同。   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们的公主、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搂阁宫殿,被辇车送到西秦。(她们)日夜弹唱,成了秦皇的后宫之人。(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原来是(宫人们)泼掉的漂满粉脂的洗脸水;烟雾弥漫,原来是(宫人们)点燃椒兰香料在香鼎。疾雷忽然震响,原来是(皇上的)宫车驰过;辗辗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声,不知它驶向什么地方。(宫人们)任何一处肌肤,任何一种姿态,都极尽娇艳美丽,(她们)久久地伫立等待,盼望着(皇上)幸临,得到(皇上)的宠爱;(可是,)有的宫人三十六年从未见到过(皇上)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统统运进了阿房宫中,于是,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  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呀!奏统治者嗜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样随便呢?(甚至)让支承屋梁的柱子,比农田里的农夫还多;让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布机上的织女还多;让(建筑物上)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让参差不齐的瓦缝,比全身丝绸衣服的纱线还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城郭的围墙还多;嘈杂的笛声琴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多。(终于)致使天下人心里憋满了愤怒,却不敢说话。暴君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入关的)楚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  瞅!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宗族的是秦统治者本身,也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诸侯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强秦;如果秦(在统一全国后)同样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从二世、三世以至传到万世一直作君王,谁还能灭掉(它)呢?奏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高一语文下册《阿房宫赋》教学反思《阿房宫赋》是必修2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现在的高一学生来说,这是一篇让人很难爱上的文言文,它是我们高中目前为止最长的一篇文言文,而且让学生感觉难的是,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并能默写,且里面的知识点很多,而其中有不少是有争议的知识点。如何教就成了我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一番思考和实践,我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古文可以这样教: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同时它也是一个历史故事,一个鲜为人知的有趣的故事,那么,要吸引学生去读,去记,去爱上这篇课文,其实不必强调它在我们考试中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与其让学生因为这篇课文的重要而去学习它,倒不如让学生先对它感兴趣,而主动去学习它。于是我的教学第一步是吸引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关注,为此,我在课堂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阿房宫赋》被称为唐朝第一赋,为什么?一个问题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都已经预习了课文,可教学辅助资料都没有谈到这个问题,这也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阿房宫是怎么样的一座宫殿?第三个问题:如此雄伟壮观的阿房宫用来干什么的?第四个问题:这个阿房宫的珍宝来自于哪里?第五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只能看到阿房宫的废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从来不提这篇课文的知识点,那些字词是重要的,那些字词是要求知道意思的,也没有让学生把课文翻译出来,而是用十万个为什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解开疑问,让学生在好奇中对课文产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自己去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而只要学生把这五个问题都解决了,课文也就烂熟于心了。有了兴趣,当然就要乘胜追击,16、7岁的高一学生不但好奇心十足,而且好胜心也不弱,要他们把课文背下来,不能硬性要求,得及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在第四课时,我就专门来了一个背诵比赛,看谁不但记忆力好而且普通话标准,这个时候,学生背起书来就动力十足了。有人曾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常读常新,“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好的文章何尝不是这样。因此,我觉得在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有去欣赏好文章的冲动,以此来陶冶他们的性情,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