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杜牧
阿房宫赋杜牧
在阿房宫原址上修建的旅游景点——秦阿房宫
阿房宫前殿
阿房宫祭地坛
赋“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螭chī文,体物写志也。”铺采螭chī文指赋的形貌;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
赋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阿房宫=一个寓言当时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而唐敬宗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杜牧骄奢=亡国
阿房宫+杜牧=阿房宫赋本赋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奢靡,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杜牧:不但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的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杜牧诗鉴赏
杜牧诗鉴赏
诗歌欣赏: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几首诗歌的作者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杜牧。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缦回不霁何虹妃嫔媵嫱焚椒兰辘辘杳不知尽态极妍剽掠鼎铛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横槛呕哑参差jìpínyìngqiángjiāolùlùyǎoyánpiāochēnglǐyǐzīzhūchuányǔsùjiànǒuyǎcēncī听课文朗读,注意下列字音
完成课后练习一,从总体上把握全文(1)阿房宫的来历(2)阿房宫的外在形势(3)阿房宫的本体构筑(4)宫人的生活情境(5)秦爱份奢的描写(6)有关国家兴亡的议论“覆压……流入宫墙”“六王毕……阿房出”“五步一楼……知西东”“明星……所知也”“使负栋……市人之言”“灭六国……复哀后人也”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郡的山林伐光了,于是造起了阿房宫。(它)占地三百余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滔滔地流入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盘扭回旋的,屈曲勾折的,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楼阁)高低错落,令人迷蒙,不辨南北西东。台上歌声温润,洋溢着春天般的欢乐;殿中舞袖飘拂,充满着风雨交加般的凄冷。(歌舞纷繁不断,欢乐悲戚丛生)一天之内,同一座宫殿之中,却(让人感到)寒暖不均,气候不同。课文译文(1)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们的公主、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搂阁宫殿,被辇车送到西秦。(她们)日夜弹唱,成了秦皇的后宫之人。(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原来是(宫人们)泼掉的漂满粉脂的洗脸水;烟雾弥漫,原来是(宫人们)点燃椒兰香料在香鼎。疾雷忽然震响,原来是(皇上的)宫车驰过;辗辗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声,不知它驶向什么地方。(宫人们)任何一处肌肤,任何一种姿态,都极尽娇艳美丽,(她们)久久地伫立等待,盼望着(皇上)幸临,得到(皇上)的宠爱;(可是,)有的宫人三十六年从未见到过(皇上)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统统运进了阿房宫中,于是,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课文译文(2)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呀!奏统治者嗜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样随便呢?(甚至)让支承屋梁的柱子,比农田里的农夫还多;让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布机上的织女还多;让(建筑物上)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让参差不齐的瓦缝,比全身丝绸衣服的纱线还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城郭的围墙还多;嘈杂的笛声琴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多。(终于)致使天下人心里憋满了愤怒,却不敢说话。暴君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入关的)楚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课文译文(3)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1哀之;后人2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3而复哀后人4也。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宗族的是秦统治者本身,也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诸侯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强秦;如果秦(在统一全国后)同样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从二世、三世以至传到万世一直作君王,谁还能灭掉(它)呢?奏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课文译文(4)
骊山陵远眺
蜀山兀,阿房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歌台暖响舞殿冷袖一宫之内,而气候不齐
仿秦宫殿
仿秦城门
复原阿旁宫前殿
复原阿旁宫前殿
仿古景点之一:兰池宫
仿秦台榭
本段语言极富表现力:“毕”、“一”、“兀”、“出”四个字揭示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骄纵享乐,饱含着几十万劳动者的无数辛苦和血泪,寓情于叙,爱憎强烈。“覆压”言其广,“隔离”言其高,“构”、“折”、“走”、“流”,又使巨大的建筑群动了起来。以龙喻桥,以虹喻道,再配上“卧波、行宫”,将静物写活。又故作疑问,构成对句,意境迷离。“歌台、舞殿”互文,又突出反映了受尽欺凌和侮辱的宫女们的痛苦心情。这些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下文揭露秦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作了铺垫。多少楼台烟雨中
词类活用几千万落落:座。今多指下降,衰败。四海一“一”数词→动词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名词→状语从骊山“北”“西”名词→状语向北向西廊腰缦回“腰”“缦”名词→状语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缦带一样蜂房水涡名词→状语像蜂房像水窝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云”“龙”“虹”,名词歌台暖响“响”动词→名词歌声→动词出现云彩出现龙出现虹
城门
阿房宫前殿
水榭楼台
宫舞
长安回望绣成堆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人通过阴冷索寞的环境的描绘,暗示宫女孤凄的命运,表现出宫女落寞幽怨的情思。通篇未写一个“愁”字,而愁情浓郁,意在言外,极尽委婉含蓄之致。清人孙洙评此诗说:“层层布景,是一幅暮色人物画。”,说得极是。【秋夕杜牧】初秋时节,屋内烛光摇曳,那摆在一隅的画屏被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泽,身穿轻罗衣衫的宫女手执小团扇,在屋外追捕着飞萤。夜色渐深,凉意渐浓,她来到宫殿台阶旁的草地上,侧卧在上面,仰头观看那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星。
使负栋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直栏横槛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第二段补充注释:绿云--形容女子的头发黑润而稠密。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三十六年不得见之者”的省略和倒装。“三十六年”是时间状语后置,省略的“之”指代秦始皇。燕赵之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珠宝。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为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是名词用作动词。
本段语言同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以“嗟乎”开头,转入议论。先说人心相同,应该互相体谅。一句设问是对秦始皇穷奢极欲、强取豪夺的有力谴责。接着,摆出秦始皇的罪证,以六个排比分句,运用比喻,紧紧扣住阿房宫,进行强烈的对照描写,绘出了一幅幅秦始皇“劳民伤财”的触目惊心的图画。最后三句将独夫的骄固与人民之怒形成鲜明对照,说明了秦灭亡的到来的必然性--“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些短句相连,短促有力,生动的表现了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速,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可怜焦土”又与上文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对照,再一次为下文的议论造势。
第三段补充注释:秦爱纷奢--豪华。参差--长短不齐。直栏横槛--栏杆。独夫--失尽人心的君主。戍卒叫--“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叫”,呐喊。可怜--可惜。
词汇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秦人伐晋,取武城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取妻如之何?4、留取丹心照汗青取拿、拿来占有取出、提取攻取、取下同“娶”助词“着”
研读第四段,要求:说说秦(包括六国在内)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原因是“不爱其人”。其目的是“鉴”,即: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主题:不爱人民的统治 者必将导致灭亡。
“华清官”,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渲县南骊山上。唐玄宗常携带杨贵妃去游乐,杨贵妃生于蜀,好吃新鲜荔枝。玄宗便令人从四川骑马飞奔,远道传送。沿途践踏农田,伤害禾稼;同时,往往跑得人马僵毙,死者相望于道。
词汇1、同姓的亲属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灭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种类,类万物百族士大夫之族2、聚结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众,普通,一般族疱月更刀族
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在10个字以内,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建筑宏伟,歌舞不休宫女众多,生活奢靡秦爱纷奢,导致灭亡评论六国,点明主旨外内古今阿房宫赋
分组讨论各段的主要内容建筑宏伟,歌舞不休宫女众多,生活奢靡秦爱纷奢,导致灭亡评论六国,点明主旨建造背景规模宏伟歌舞极盛妃嫔众多生活奢靡恣意挥霍掠夺珍宝,纵情挥霍纵欲纷奢,终成独夫楚人一炬,秦亡宫焚历史教训六国与秦自取灭亡各爱其人可免于祸讽劝后人以亡秦为鉴
课堂练习,积累一、指出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名词作动词,乘辇车3、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4、鼎铛玉石,金块珠铄名词作动词,把鼎当作
课堂练习,积累二、下列句式与其它三句不一致的是()A、(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B、戍卒叫,函谷举。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C注意B项,被动语态表被动,无标志。举,译为:被攻占
课堂练习,积累三、理解下列词语,并注意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钩心斗角:文中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现代汉语常用其比喻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气候:句中指的是天气。现代汉语中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一旦:忽然有一天日益:一天天愈加,一天比一天收藏:收藏的东西;经营:这里是搜集保存的意思;精英:精品。现代汉语里还指出类拔萃的人才。
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作动词,放火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借鉴5、廊腰缦回“腰”“缦”名词→状语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缦带一样6、蜂房水窝名词→状语像蜂房像水窝7、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云”“龙”“霁”“虹”,名词作动词8、歌台暖响“响”动词→名词歌声9、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用辇车1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动词用如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精英,形容词用着名词,精品。1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是名词用着状语。铛、石、块、砾,是名词用着动词。
(四)讨论关于秦灭亡的议论,本文与《过秦论》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立论角度又有何不同?相似:1、都有肯定了秦朝的强大,都强调秦朝灭亡是毁于自己,都有说明了秦朝灭亡的迅速,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不施仁政。2、都受到赋的影响,甚至本身就是赋。
写作特色(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