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阿房宫赋阅读练习1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1.找出文中两个词类活用的句子。【解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四海一”中“一”为数词活用为动词,当“统一”讲。“骊山北构而西折”中“北”和“西”均活用作状语,分别当“向北”“向西”讲。【答案】四海一骊山北构而西折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毕:_________兀:_________缦:_________融融: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答案】毕:完了,灭了。兀:山高而平,此指树木被伐光。缦:萦绕。融融:和乐。3.最后一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依据是什么?(用原文作答)【解析】此题考查从文章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从文意看这最后一句是对上一句的概括,因此答案是上一句。【答案】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
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1.“幸”在文言中有以下用法,请选择填充。A.幸运B.宠爱C.特指皇帝到某处去D.敬词E.希望①幸来告语之()②缦立远视,以望幸焉()③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④而君幸于赵王()⑤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解析】此题考查多义词的理解运用。【答案】①E②BC③A④B⑤D2.本节写宫妃的奢靡生活,用了_________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一部分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手法,叙事言情,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答案】铺陈①极尽铺叙夸张之能事,渲染了阿房宫中的奢靡生活。②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有磅礴的气势3.翻译下列句子,并说明句式类型。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②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及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第①句中“辇”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第②句是判断句,第③句中“铛”“块”应是意动用法,“把……当作铛”“把……当作土块”。【答案】①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辇,名词作状语)②(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判断句)③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成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意动用法)三、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1.第1节阐述秦亡原因,与第2节中哪句话相照应?并翻译之。【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二节第二句话是对上文的简要总结与上文形成照应。【答案】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了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的人。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中“之”指代什么内容?【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之”应是对上文秦所作所为及它命运的概括,从第一节中“纷奢”“不敢言”“独夫”“骄固”等词语及对秦“纷奢”的具体铺陈中,能够提炼出“奢靡残暴”等词语。从“可怜焦土”又看出秦悲剧性的命运。【答案】指代秦奢靡残暴的统治终将自己送上灭亡之途这件事。3.填写文章最后一句。【解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最后一句有4个“后人”,各表什么含义?【解析】此题考查具体语境中的词语的特定内涵。回答时,一定要结合上文语境来思考。【答案】第一、二、四个“后人”意义相同,指秦后哀秦灭亡之人,第三个“后人”指虽哀秦之亡而不以秦为鉴的后人之后的人。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试分析之。【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文中观点的分析能力。“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是唯心主义的一种梦幻、不可能合乎历史的规律。【答案】不正确。不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