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评点》、《阿房宫赋》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 鲁迅的小说《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而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教授从多个角度对这篇小说作了评点。我们通过《〈药〉评点》一文,了解“评点”这一传统阅读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学习多角度评点小说的技巧,借助“评点”领会小说深刻的主题。 《阿房宫赋》是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通过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要学会欣赏文章叙议结合,巧用夸张和铺陈等艺术手法,体会“赋”的文体特点。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药〉评点》1、作者简介 吴中杰,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36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于鲁迅研究用力尤勤,兼写杂文随笔。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论鲁迅的小说创作》(与高云合作)、《论鲁迅的杂文创作》、《鲁迅文艺思想论稿》、《鲁迅传略》、《海上文谭》(与高云合作)、《文艺学导论》、《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1900—1949:中国现代主义寻踪》(与吴立昌合作主编)等,又有散文集《人生大戏场》、《海上学人漫记》等。他所主持的“文艺学系列教材建设”项目,于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课文分析(1)关于评点的相关知识
评点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评论方法,多用于小说和戏剧的研究。自从西方批评方法传入中国之后,评论文章取代了评点,评点之法衰落了。虽然与评论文章相比,评点显得零碎,不成系统,但它也有一般的评论文章所无法替代的长处。评论文章往往论述作品的主旨大要,较少关注作品的细微之处,而作者的情思,则往往体现在抒写的具体笔墨中,伸展到作品的各个角落,不将此中意蕴点出,就很难全面阐发作品的内涵。 古代小说的评点方式很多:有眉批,有夹批,有回前总评,有回末总评,还有双行夹批之类。一书之中,往往综合使用这些方法。本文作者采用了眉批与回末总评两种。由于眉批是直排本的说法,而现在的书籍基本都是横排本,所以改称旁批;鲁迅写的是短篇小说而非章回小说,所以回末总评就改称篇末总评。(2)分析文中的旁批 旁批是通过对作品的关键或精彩之处加以点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引导读者体会作者的用心所在。它可以是对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的评点,还可以是对作品主题和表现手法的评论。本文总共有27处旁批,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评点环境描写。原文开始那段关于秋天后半夜场景的描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作者的旁批是“背景描写,着墨无多,而阴冷色调全出,为本文定下了基调”。寥寥数语,就将这段文字的意图、作用和精妙之处传达出来了,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以及作品意旨。小说最后写“分外寒冷”的天气、“支支直立”的枯草、“愈颤愈细,细到没有”的声音和“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突出气氛的悲凉和阴冷。作者的评点是:“但乌鸦并不如夏大妈所企望那样的飞上坟顶,而是……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有画龙点睛之效。这样的文字还有“丁字街口是杀人的刑场,真是写得鬼气森森”、“虚写杀人场面,实写看客的动态”、“此处写景即是写情”等等。
2)评点人物描写。本文评点的人物描写,主要是从人物言行、心理等角度展开。如小说开头,写华老栓夫妇准备去买人血馒头,华大妈从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才掏出一包洋钱,老栓接过来后“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中间的“掏”、“抖抖的”、“按了两下”,作者旁批道:“一生的积蓄,如何能不慎重!”意味深长,让人既感受到华老栓夫妇生活的贫苦,又感叹他们的洋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再如小说写康大叔把馒头交给华老栓,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和华老栓的老实、胆小。这里作者旁批道:“老栓毕竟是老实人,所以不敢去接那东西。”此类文字还有:“两次写小栓的咳嗽,既点染氛围,也暗示老栓此行的目的”、“怀着希望而去,故有此神通之感觉”、“眼里闪出攫取之光者,盖即用人血馒头来换取他衣袋中之银元者也”、“只此一笔,就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情,真乃写作之高手”、“无聊的茶客,终日在茶馆里打发日子”、“两位老人的希望,全寄托在儿子身上”、“可见儿子所干的革命事业,连母亲也并不理解”…… 3)评点情节发展。在茶馆内茶客谈“药”一节,小说通过“花白胡子”一干人等对康大叔的追问以及他的回答来侧面展现暗线故事,在此作者适时评点道:“花白胡子低声下气的发问,引出了夏瑜的故事。”“作者选取这一情节,既显示出革命者的傲岸,也显示出他的孤寂。”通过这些评点,能够使读者更加明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 4)评点作品主题。小说开头初次提到人血馒头,旁批是“革命者的鲜血,却被老实人买去当药用,这才显出悲剧的意义”,点出小说的悲剧色彩。再如,文章结尾部分关于“坟上”的“花环”,有这样的评点——“鲁迅说,他在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这的确与全篇的阴冷气氛不相适应”,使读者能够深入思考作者的用意。 5)评点表现手法。比如,在康大叔出场时评点道:“此人用重笔描写,可见与众不同。”又如,在说到坟场的坟堆“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时,评点道:“这一比喻妙极,具有强烈的讽刺性。”这些旁批都是对小说表现手法的评点,使读者能够迅速明了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3)分析文中的总评
总评是对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进行集中的分析和评价。《药》巧妙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为了让读者明确这一点,作者在总评时,先理清前人对于小说主题的误解,再提出“《药》的主题,既不是表现亲子之爱,也不是表现革命者的英勇气概,却是表现革命者不为群众所理解的悲哀”,然后道出“小说以华老栓为主线,全篇环绕着华老栓为儿子求药治病的线索而展开,夏瑜这条线只是在华老栓取药和刽子手康大叔说明人血馒头的来历时,才牵带出来”,借以展现原作者的良苦用心。另外,总评还对一些争论和疑点进行了历史梳理,然后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譬如,作者的评点对夏瑜形象原型、小说作者关注重点的由来、“花环”问题、小说构思源流的揭示,都切中肯綮地说出了小说的独特之处,集中地表达了对小说的看法。(4)作结 由此可见,评点的角度涉及小说的各个方面,从内容到形式无所不包。具体地说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写、表现手法和作品主题这五个方面评点。(二)《阿房宫赋》1、文言知识掌握(1)重要实词 1)六王毕(灭亡,动词) 2)骊山北构而西折(建造、构成,动词)
3)廊腰缦回(萦绕,动词) 4)钩心斗角(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5)妃嫔媵嫱(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 6)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7)剽掠其人(抢劫、抢夺,动词) 8)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9)多于在庾之粟粒(露天的谷仓,名词) 10)多于九土之城郭(九州,名词) 11)族秦者秦也(灭族,动词) 1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顺着次序)(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石”“块”“砾”分别用作动词,当作铛、当作石、当作块、当作砾) ②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龙”和“虹”是“出现龙”“出现虹”) ③朝歌夜弦(“歌”是“唱歌”,“弦”是“弹琴”) ④楚人一炬(“炬”是“放火”) ⑤可怜焦土(“焦土”是“成为焦土”) ⑥族秦者秦也(“族”是“灭族”)2)名词做状语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北”和“西”是开始和转折的方向,从北,向西) ②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人的腰部,像鸟嘴,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③辇来于秦(乘辇车,表动作行为的工具) ④朝歌夜弦(早晨、晚上,表动作行为的时间)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是“镜”,以……为镜)4)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4)一词多义
(5)重要虚词
(6)文言句式1)判断句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个判断句。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介宾后置句 “多于南亩之农夫”等六个带“多于”的句子。(7)修辞方式
互文: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2、课文分析(1)写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情怀。(2)把握主要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豪华,描写宫中生活的荒淫、奢侈。第二部分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统治者。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12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象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先写“妃嫔媵嫱”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块,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能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3、结合“赋”的语言特点品析句子。(1)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两句。
这两句话好在以下两点。第一,从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一直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历史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了。充分体现了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赋”的跳跃性特点。第二,“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2)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长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的高大、色彩的绚丽。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建造物的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3)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一句。 这一段文字脍炙人口。作者用“明星、绿云、涨腻、雾横”等词语比喻,又用排比的句式和夸张的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和秦始皇的骄奢淫逸。(4)品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 一个“使”字领起,摆出了秦统治者把自己的奢侈建立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罪证。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比,前后对比,尽情夸张,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种情形,跃然纸上,可谓精彩妙极!(5)品味“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 这句话简练地概括了战争的始末,秦王朝灭亡的过程,且含无尽感慨于其中,又开启了后文的议论。4、写作特点(1)运用想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通篇驰骋瑰丽的想象。比喻、夸张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既是比喻,也是夸张。
(2)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建宫背景及耗资,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等四字句描写规模。第一段骈散结合得非常好。(3)描写、铺排与议论结合。 文章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如第三段对秦人奢侈的议论,一气用了六个排比句。三、难点知识剖析(一)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依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楼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段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二)《阿房宫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半部分是叙事,后半部分是议论。这正体现了“赋”“铺事写志”的特点。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三)研读第3、4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两段议论分别侧重于哪一方面?两段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②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写法不同? ③第3段是怎样紧承上两段的?句法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①第3段侧重于揭示秦始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第4段侧重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讽劝“后人”要引以为戒。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扩展、推论。 ②第3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第4段则纯为演绎、推断。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写就成赘疣,话说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叹。 ③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文赋”的特点更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