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文言文 阿房宫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粤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文言文 阿房宫赋

ID:1147810

大小:949.5 KB

页数:72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阿房宫赋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诗欣赏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杜牧: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晚唐时期杰出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一)解题“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阿房宫,秦始皇营造的宫殿。规模宏大,奢华壮观。传说后被项羽烧毁。 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起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则是它的近源。赋体以《楚辞》为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赋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舒展、散开)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chī)文指赋的形貌。1、在形式上多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华丽的辞藻描写事物。2、在内容上多采用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的手法。 学习本文的生字词缦回不霁何虹妃嫔媵嫱焚椒兰辘辘杳不知尽态极妍摽掠鼎铛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横槛呕哑参差mànjìpínyìngqiángjiāolùyǎoyánpiāochēnglǐyǐzīzhūchuányǔsùjiànōuyācēncī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完结统一,数作动光覆盖从北面,名作状顺承趋向像丝绸那样回环萦饶,名作状古今异义钩心斗角:指宫室建筑飞檐勾连,前后合抱。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有面向中心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今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随着走进文本,品读历史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的样子名作状,像蜂房一样,像水涡一样所,量词古今异义,本文指天气,词义缩小,今指地区气象情况.名作动,出现云彩;出现龙名作动,出现彩虹通感语气助词,停顿对偶 来历总写规模分写不同凡响宏伟壮观,依山傍水,巧夺天工楼阁廊檐桥台殿歌舞外内参差错落,豪华奇丽生活奢靡对偶,夸张夸张比喻,排比,反问对偶,比喻,夸张想象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胆奇特的夸张、丰富瑰丽的想象。排比、对偶的运用,长短句交错,整散句结合,节奏鲜明,形式整齐。 第一段交待建宫的时代背景及巨大的耗资先总写再细写,由远而近,由外而里,逐一介绍了阿房的内外奇观,叙述中时有照应之笔。 第2段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辞别,离开名作状,乘辇车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成为唱歌;弹琴下,走下。名词作动词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突然所字结构,之,往固定句式:判断句,“……,……也”形容女子的头发黑润而稠密 (1)动词①走过,经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②胜过,超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一出门,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高头大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③拜访,探望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④到,来到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有一天,祖母来到我的书房。⑤犯有过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是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⑥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听说您想要责怪他。⑦过时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开过花以后再采,根的颜色就会暗淡难看。(2)名词,过失,过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了。(3)副词,过分,过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 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美好的(姿态)竭尽久立,伫立(一词多义)缦回表目的……的人(宠幸)“幸复得此妇”(幸而)(久)“廊腰缦回”(丝绸)每一 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作者写了宫人的来历,宫人的生活情境,以及宫人的悲惨命运来反映秦王的生活奢侈,荒淫。 注意字词:第三段(上)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精品,指金银珠宝等物。古今异义通“剽”piāo抢夺,掠夺,同义复词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lǐyǐ收藏,经营,动作名,指收藏、聚敛的金银珠宝。chēng平底的铁锅,鼎、玉、金、珠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名词作动词 美人珍宝宫内的奢华淫靡生活人数来历哀怨铺排,夸张,比喻来源数量处置人被欺辱物被践踏互文,排比互文:本应放在一起说的词,为表达需要而临时拆开使用,理解时合在一起理解。 第三段(下)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唉!心思,心意喜爱顾念怎么,为什么让支撑露天谷仓jiàn攻占,语义上的被动可惜,古今义一把(火) 贪欲挥霍劳民伤财灭亡常情积怨爆发夸张,比喻,排比。夹叙夹议 概括第三段写秦始皇的豪奢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示出秦朝必亡的命运。诵读第四段 第四段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使动用法:使灭亡判断句式:“……者,……也”假使爱护复合虚词,“可以”“能够”空闲哀叹意动:以……为鉴灭族,杀尽(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修饰)为君,谁得而(修饰)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顺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转折)不鉴之,亦使后人而(修饰)复哀后人也。指秦以后的人,包括作者当时的唐统治者唐以后的统治者宾语前置 深入理解这一段作者发表议论,指出六国灭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在于自己而非秦国和天下人。作者运用了假设论证,说明爱护百姓可以拒敌固国,万世而为君,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第四段:作者讽谏时弊,希望统治者以秦灭亡为借鉴。 其目的是“鉴”,即: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辙。其原因是“不爱其人”。研读第四段秦(包括六国在内)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明确写作目的《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本文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享乐,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希望唐朝的统治者不要只图自己奢侈享乐,重蹈覆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注与忧虑,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统治者切勿重蹈覆辙。 基础知识积累 焉盘盘焉,囷囷焉。而望幸焉。“吴人焉敢攻吾邑?”(《史记.司马相如传》)“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词)(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于何,在哪里。) 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杳不知其所之也”“燕赵之收藏”“奈何取之尽锱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到……去”)(“的”)(代词,代前面的收藏、经营、精英)(代词,代秦灭亡这件事) 取“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从中取出)搜刮,抢掠 举戍卒叫,函谷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抬起)(行动,举动)(完成,成功)攻占,语义上被动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粟粒。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动词,让)(使,致使,动词)(使,假使,连词)使 四海一骊山北构而西折廊腰缦回蜂房水窝未云何龙,不霁何虹。歌台暖响→动词出现云彩出现龙出现虹找出课文中词类活用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一”数词→动词统一“骊山”名词→状语从骊山“北”“西”名词→状语向北向西“缦”名词→状语像缦带一样名词→状语像蜂房像水窝“龙”“虹”,名词作动词“响”动词→名词歌声 “辇来于秦”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收藏,经营,动词用如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精英,形容词用着名词,精品。辇:名词作状语,用辇车鼎、玉、金、珠,是名词用作状语。 总结:词类活用——顾名思义就是某些实词的灵活运用。因为古代词汇并不像现代汉语那样丰富,用法也不像现代汉语那样明确,所以,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看来就有了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2、动词的活用3、形容词的活用 例如:1、未云何龙,不霁何虹“龙”“虹”,名词作动词。1、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名词只作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但如果一个句子的谓语部分是名词充当,那这一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二)名词活用为状语这时候该名词起到多方面的修饰作用。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廊腰缦回“缦”名词→状语像缦带一样2、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的工具。辇来于秦辇,乘坐辇车3、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名词→状语从骊山“北”“西”名词→状语向北向西 (三)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家族,这里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族 2、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一)动词活用为名词这时候,这个动词一般处在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收藏的珠玉,聚敛的金银,在这里只作名词来解释。又如: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响,歌声)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当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多属使动用法。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使-----灭亡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一般而言,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如果形容词带上了宾语,且表示处于某种状态,就是使动用法。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绿:使(江南两岸)变绿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当这个形容词带上了宾语之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宾语)怎么样”“以……为”“把……当作”。例如:且庸人尚羞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羞羞:以之为羞美:认为······美 练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重点实词的意义、用法。2、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通假字。6、特殊句式。A、戍卒叫,函谷举。B、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C、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古文积累: 2.补写名句的空缺部分(1)六王毕,,,阿房出。(2),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知西东。,春光融融;,风雨凄凄。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久立)B.杳不知其所之也(静寂)C.秦爱纷奢(纷华)D.多于市人之言语(城市里的人) 4.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六王毕,四海一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B.人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奈何取之尽锱、铢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盘盘焉,囷囷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谁得而族灭也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D.多于九土之城郭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下列加点词语含义与现在相同的一组是()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用之如泥沙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多于市人之言语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D.②③⑥⑦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蜀山兀②廊腰缦回③齐楚之精英④辇来于秦⑤骊山北构而西折⑥朝歌夜弦⑦族秦者秦也⑧鼎铛玉石,金块珠砾⑨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⑩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2可怜焦土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意动用法A③②④⑥⑧⑤⑦12⑨①⑩11B①③⑧⑨12②④⑤⑥⑦⑩11C①11②④⑤⑥⑦⑧12⑨③⑩D11③⑤⑥12②④⑨⑩①⑦⑧ 8.对句子的句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都是判断句。B、“四海一、“函谷举”,句子里的动词表被动。C、“流入宫墙”、“剽掠其人”、“辞楼下殿”,句中都有“于”的省略。D、“歌台暖响”、“多于南亩之农夫”,有介宾结构后置的现象。 9.加点的词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B、朝歌夜弦C、蜂房水涡D、奈何取之尽锱铢 12.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13.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念其家(顾念)B、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全)C、日益骄固(喜欢)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 14.互文,即“互文见义”。把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理解时又应合在一起。下面四个句子不属于“互文”的一项是()A、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B、五步一楼,十步一阁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5.句中加点的词,指代不同的一项是()A、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使六国各爱其人B、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秦人视之,亦不甚惜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6.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矗不知其几千万落B、杳不知其所之也C、输来其间D、人亦念其家 17.加点的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A、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B、可怜焦土C、感慨系之矣D、才能不及中人 18.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后人之后人,更后的人。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D.①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20.翻译句子(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作业:1、课下将《阿房宫赋》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做好积累和整理。2、背诵《阿房宫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