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ID:1147925

大小:4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阿房宫赋》【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毕、走、举”等文言实词的意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现象,归纳虚词“之、焉”的意义与用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激情诵读,用心鉴赏,总结出本文的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的作用。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目的。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并借助“教材助读”,能大致翻译课文,能准确断句和用情诵读。2.完成“整体感知”和预习自测题目:学习小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所有书面题目和整体感知第1题、第4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4.限时(20分钟完成)、独立完成,书写认真、规范。【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而称之“杜樊川”。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人们将他和             相比,称他为“小杜”,又把他与           并称,称“小李杜”。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             ”,《阿房宫赋》被人们视为其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二、了解背景阿房宫是秦始皇和儿子胡亥的离宫(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宫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宏伟建筑。秦始皇建都咸阳后,感到那里人口众多,宫殿狭小,于公元前212年动员数十万民工,在渭河的南岸上林苑营造阿房宫。宫殿还未建成,西楚霸王项羽入关后,一把火烧掉了阿房宫,据史书记载,大火三月不灭。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三、整体感知1.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标出重要文言知识(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与个人疑难。  2.试着梳理文章,反复读文中议论的句子,找出揭示作者写作的意图的句子并翻译。  3.概括段意,梳理文章思路。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4.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力争背诵。  【预习自测】学习建议:熟读课文,尝试独立完成下面问题。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囷(    )囷焉               廊腰缦(    )回不霁(    )何虹             妃嫔媵嫱(    )辇(    )来于秦             尽态极妍(    )焚椒(    )兰也             辘(    )辘远听杳(    )不知其所之也       扌票(    )掠其人鼎铛(    )玉石             弃掷逦迤(    )架梁之椽(   )             多于在庾(    )之粟(    )粒瓦缝参差(    )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1)六王毕,四海一                     (2)蜀山兀,阿房出                      (3)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4)弃掷逦迤                            (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6)戍卒叫,函谷举                     3.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1)骊山北构而西折                     (2)四海一                              (3)未云何龙                            (4)辇来于秦                            (5)朝歌夜弦                            (6)燕、赵之收藏                        (7)楚人一炬                            (8)族秦者,秦也                        4.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钩心斗角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韩、魏之经营   5.解释虚词“焉”。盘盘焉,囷囷焉                         6.默写(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2)使天下之人,                                       。(3)歌台暖响,                     ;                     ,风雨凄凄。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7.翻译句子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8.特殊句式判断。(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戍卒叫,函谷举。(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信息链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语源:《史记·项羽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西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锈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文章在描写与议论中是如何用“赋”的表现手法的?2.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1  句子翻译及赏析(易混点)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提示:本句表达上有何特点?  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提示: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探究点2  提炼概括分析第三段的说理层次。  探究点3  鉴赏评价1.诵读本文,赏析作者是如何写阿房宫之美的?对于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2.《六国论》和《阿房宫赋》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有何不同?请联系两文作者当时所面临的现实加以分析。   【文本拓展】过骊山作[唐]杜牧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理解】“却为道旁穷百姓”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首句是说始皇最终拥有了天下。周鼎代表国家政权。他拥有天下后曾巡游各地,于是引起刘项的“引颈”而观。项羽更是明确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吓得项伯赶快捂住的嘴,告诉他这是要灭族的!可项羽后来还是真做了当年想做的事。所以我认为第四句的主语仍然是始皇,他因为道旁引颈而观的刘、项要想夺他的天下,于是不惜使天下百姓穷困,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之类。可是这些做法并未有效果,“黔首不愚尔益愚”,最后自以为“金城汤池”的关中却成了始皇自掘的坟墓。【主旨及立意】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被牧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默写。(1)               ,宫车过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3)                       ,而后人哀之;                       。有错必改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阿房宫赋预习案Ⅰ.一、杜甫   李商隐   文赋Ⅱ.三、2.文章一、二段叙述描写,三、四段议论分析。点题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文: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他们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让更后来的人来哀叹他们了。3.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二、铺叙阿房宫宫内的豪华奢靡。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四、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勿重蹈覆辙。Ⅱ.1.qūn    màn   jì   pín   yìng  qiáng  niǎn  yán  jiāo  lùYǎo  piāo  chēng  lǐ  yǐ  chuán  yǔ  sù   cēn   cī   jiàn   ōu   yā2.(1)统一           (2)高而上平,指代尽蜀山的树木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3)趋             (4)连续不断(5)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本课指秦始皇(6)拔,攻占3.(1)北、西:名词作状语,分别表示动作行为“构”“折”的方向:向北,向西(2)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3)龙:名词作动词,出现龙(4)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5)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歌,弦:名词作动词,唱歌,弹琴。(6)收藏:动词活用为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7)炬:名词用作动词,焚烧。(8)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4.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经营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5.形容词词尾,……的样子。6.(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3)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7.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惜自己的百姓,就足够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统治者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秦国呢?8.(1)判断句    (2)判断句   (3)被动句探究案Ⅱ.探究点1:1.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乱丢乱扔,秦朝人看了,也不觉得可惜。赏析:排比铺陈,夸张渲染,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秦人的奢侈生活。2.陈涉、吴广号召起义,函谷关被攻克。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赏析: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有无穷感慨之意。威震四海的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探究点2:2.第三段由描写转入议论。可分三层:“用之如泥沙”以上为第一层,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从“使负栋之柱”到“日益骄固”为第二层,摆出秦始皇的罪证,紧紧扣住阿房宫,进行强烈的对照描写,绘出了一幅幅秦始皇劳民伤财的触目惊心的图画。剩下的内容为第三层,写了三件史实:“戍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一炬”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同表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探究点3:1.前两段描写,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在铺陈描写的基础上,后两段抒情议论,提示全文主题,显示作者的见解和写作意图,见出褒贬之情,讽喻之意,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得文章有景有事有情有理,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2.《六国论》是史论,苏洵针对外患严重的现实,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评析,所用的是逻辑推理的方法,以议论为主,中间有一些形象的描述,那是为议论服务的。《阿房宫赋》是辞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用了夸张、排比等手法,前叙后议,结尾一段作者针对唐敬宗在藩镇割据、国力衰敝的情况下大兴土木,修建宫室进行讽谏。Ⅳ.(1)雷霆乍惊   辘辘远听(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