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22阿房宫赋(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5.22阿房宫赋(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ID:1148160

大小:1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通过反复诵读或训练,进一步了解“赋”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情况(抽查2~3名学生)二、导入新课名篇《阿房宫赋》历来受到人们的高评。“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元朝祝尧《古赋辨体》);“古来之赋,此为第一”。文章不仅有严谨巧妙的结构,而且还有绚丽华美的语言。这优美的语言中既有堆红叠翠的亭台楼阁,又有百姓的叹息、宫女的啜泣、帝王的呵斥、戍卒的呐喊之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优美的语言吧!三、欣赏文章的语言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画出来。2.结合“赋”的语言特点,师生共同品析学生画出的句子。(1)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明确:这句话好在以下两点。第一,从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一直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历史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了。充分体现了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赋”的跳跃性特点。第二,“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巨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2)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明确: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的高大、色彩的绚丽。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建筑物的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3)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一句。明确:这一段文字脍炙人口。作者用“明星、绿云、涨腻、雾横”等词语比喻,又用排比的句式和夸张的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及秦始皇的骄奢淫逸。(4)品味“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一段。明确:一个“使”字领起,摆出了秦统治者把自己的奢侈享乐建立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罪证。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比,前后对比,尽情夸张,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种情形,跃然纸上,可谓精彩妙极!(5)品味“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明确:这句话简练地概括了战争的始末,秦王朝灭亡的过程,且含无尽感慨于其中,又开启了后文的议论。3.根据以上对课文语言的品析,你认为用得最多的是哪一种写法?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有哪几种?从全文看,句式有什么特点?明确:用得最多的一种写法是夸张;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对偶、排比;从全文看,多用四字句,句式整散结合。4.用简洁的话概括《阿房宫赋》的语言特点。明确:铺采摛文,语言华丽。 四、课堂练习出示投影:仿写句子,使之与上下文衔接紧密,语意连贯。生活,如同在沙漠中跋涉,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勇气;,,。生活就是创造,需要刻苦、智慧和知难而上;,。让我们在生活的考验中,永做强者。参考答案:生活如同在江河里游泳需要过人的胆略与魄力生活就是战斗需要汗水、鲜血和临危不惧五、探究阅读1.比较《阿房宫赋》和《史记》中有关阿房宫描写和记述的不同点。出示多媒体投影:(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1)提问:两者有关阿房宫的内容有何不同?明确:不同有三:一是建宫原因不同;二是建宫时间不同;三是建宫规模大小不同。(2)两者的不同说明了什么?明确:《史记》重在历史事实的记述;而《阿房宫赋》重在文学艺术的想象和夸张,极尽“赋”体铺陈之能事。2.重读《过秦论》,比较它与本文关于秦朝灭亡的议论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立论角度又有什么不同?明确:关于秦朝灭亡的议论,本文与《过秦论》相似的地方有:都肯定了秦朝的强大,都强调秦朝灭亡是毁于自身,都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政”。它们的立论角度又有所不同。《过秦论》从先后对比的角度说明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阿房宫赋》则从“秦爱纷奢”的角度指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过秦论》以秦朝的兴盛反衬它的灭亡,《阿房宫赋》则以对阿房宫“寓言”式的描写,表明秦朝必然灭亡的结局。《过秦论》作为一篇政论,重在正面说理;《阿房宫赋》作为一篇文赋重在讽喻现实。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领略品味了《阿房宫赋》的华美语言。希望同学们课后反复诵读和咀嚼,模仿运用,只有如此,文章才有望增华。七、布置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状物散文,力求使用对偶、排比句式。●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阅读短文,完成1~5题。岳飞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②,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③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注:①吴玠:与弟吴璘都是南宋名将,屡败金兵,官至四川宣抚使。②宵旰:即“宵衣旰食”,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傍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③张俊:与岳飞、韩世忠等并称抗金名将,后协助秦桧制造伪证陷害岳飞。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玠素服飞素:一向。B.饰名姝遗之遗:赠送。C.猝遇敌不动猝:突然。D.立斩以徇徇:使……顺从。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飞事亲至孝(侍奉亲人)B.师每休舍(驻扎下来休整)C.有颁犒,均给军吏(皇帝颁发给军队的赏赐)D.恂恂如儒生(恭顺有礼的样子)3.对下列短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宁大将安乐时耶——难道大将能有安逸享乐的时候吗?B.课将士注坡跳壕——考查将士骑马从斜坡上急驰而下跨越壕沟的能力。C.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死亡的事,哭祭死者并抚育他们的遗孤。D.飞何功之有——我有什么功劳!4.下列句子不属于岳飞说的“仁,信,智,勇,严”的一项是A.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B.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C.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D.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5.把画线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参考答案:1.D(徇,示众)2.A(亲,指母亲)3.C(死事,为国事而死)4.D(这一句不属于治军范畴)5.善于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动,把各位统制军官都召集来,谋划好了之后再作战。因此岳家军所向无不胜利。即使突然遇到敌人袭击,大军也不会动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