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13《阿房宫赋》(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要点】1.探究文章的内容和艺术手法。2.探究赋的特征。☆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文章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探究活动】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段是怎样以既简练又夸张的笔法,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写的?(2)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4)最后一段的议论以秦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这一段的哪些话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教师释疑】本题让学生掌握作者是如何运用铺叙手法证明论点的,体会形象描写对说理的重要性。注意概括文章的内容,探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叙述和论证之间的关系。【讨论明确】(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只用十二个字就勾勒出秦灭六国和阿房宫的建成,笔法简练,突兀有力。“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写出了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是一种夸张的写法。“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依山傍水的走势,非常简练。(2)第二段从两个方面来写阿房宫内的奢靡。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华贵生活,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秦始皇”和“老百姓”两个对立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秦始皇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老百姓在辛勤劳作。老百姓的怒气已经积压在心中了,只是不敢说罢了。(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课堂提升】1.互文,即“互文见义”。把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理解时又应合在一起。下面四个句子不属于“互文”的一项是()A、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B、五步一楼,十步一阁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互文的定义,一般互文句式要对称。2.对文章最后两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E.这部分,由古及今,借古讽今,由一般到特殊地分析议论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的事实,暗寓李唐王朝切勿重蹈覆辙。不要让“后人”哀叹“前人”的悲剧重演。F.在论述“秦爱纷奢”不恤民力必然导致灭亡的命运时,赋用的是推理分析的方法。G.“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指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外力各不相同,但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谁也无法挽救六国和秦落得族灭的下场。H.铺写秦王朝的穷奢极侈,连用了六个比喻。极度的夸张,有力地揭露了秦始皇掠夺天下财富的贪婪。饱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浸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即对封建统治者的醉生梦死、穷奢极欲的愤怒和批判。【答案】CG同情不正确。要点二:探究赋的特征。【探究活动】铺叙、夸张、渲染是赋体的特征。就本文而言,把阿房宫写得越穷奢极丽,才能更有力地显示秦王朝崩溃的必然性。反复诵读本文,结合学过的《赤壁赋》等文章,仔细体会赋体的特征。【教师释疑】“赋”这种文体以楚辞为滥觞。荀况《赋篇》第一次以赋名篇。“赋”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关于赋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铺采摛文”指赋的形式特征,即注重铺叙,词藻华美,浓墨重彩。另外,赋把散文的章法与诗歌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谐,多用排比和对偶。既适合铺陈事理,又保存了诗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骚赋指楚辞体的作品,体制未定,是诗向赋的过渡,如屈原的《离骚》。汉赋也称古赋,篇幅较长,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多采用主客问答形式,韵散夹杂,喜用典故难字,被视为赋体正宗,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骈赋又称俳赋,是东汉抒情小赋在六朝的变体,多为四六言,讲究平仄押韵骈偶用典,辞藻绮丽,体格渐卑,如江淹的《恨赋》《别赋》。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辞采、典故,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穿着散文的气息,重视清新流畅,苏轼的《赤壁赋》是文赋的典型作品。【讨论明确】杜牧《阿房宫赋》是开文赋先声的作品。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很鲜明。文章通过华美的辞采对阿房宫的建筑和宫中的奢靡生活都进行了详尽地铺叙和渲染,文末言志,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并委婉地讽喻唐敬宗,希望他不要让“后人而复哀后人”。同时,本文和《赤壁赋》,都体现了文赋的典型特征。文中句式灵活多变,骈散相间,错落有致,气势畅达,末段全为散体,流动着一股清新质朴之风。【课堂提升】1.对《阿房宫赋》的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骈文讲求句式的工整对仗,以整齐工妙为美;散文则讲求语句流畅、平易,以错综变化为美。文中一方面大量运用四字句,而且大都排偶。比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另一方面,于整齐中又讲求变化,在一连数句排偶之后,紧跟着一句散文化的句子。比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对于阿房宫里的建筑、人物、珍宝、秦朝的覆灭等,用墨如泼,洋洋洒洒,淋漓尽致。非繁笔不足以具体揭露秦始皇的荒淫奢靡。有的地方又用简笔,以精练著称,够得上惜墨如金。如“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C、“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四句,仅用14个字便尽述秦朝覆灭的历史过程,生动地表现了农民革命运动兴起之速和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声威。“可怜焦土”四字正好与上文铺叙描写形成鲜明对比。D、《阿房宫赋》虽然声调悦耳,形象醒目,不折不扣是一篇抒情的美言语,但其末段从“灭六国者”起,却由感性转入理性,逻辑的气势势如破竹,间有论史论政之慨。【答案】B2.阅读下面一段关于阿房宫的史料,回答文后问题。(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三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官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段文字与课文对阿房宫的描写内容上有何不同?两者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答案】不同有三:一是建宫原因不同;二是建宫时间不同;三是建宫规模大小不同。《史记》重在历史事实的记述;而《阿房宫赋》重在文学艺术的想像和夸张,极尽“赋”体铺陈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