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章教材文言文复习——《阿房宫赋》《六国论》学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章教材文言文复习——《阿房宫赋》《六国论》学案(含解析)

ID:1148597

大小:108.6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材文言文复习——《阿房宫赋》《六国论》[学案目标] 1.系统归纳两篇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并“瞻前”而“顾后”,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2.背诵其中的主要段落,对关键句进行精准翻译。3.把握重要的古今异义词——古今同形异义词。1.解释下列多义词。①患②使③暴④举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B.C.D.答案 B解析 再:两次。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①②③④⑤⑥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答案 C解析 ①均为满足;③均为邀请,前一个是形象的说法,招致;⑥均为使退却,打败;②喜欢/爱惜;④大概/危险;⑤或许/有的人。4.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其义。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待②未云何龙:名词用作动词,出现龙 ③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正义④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里;歌、弦,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弹琴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B解析 B项均为表转折的连词。A项……的样子/助词,不译。C项比/表动作行为的对象。D项凭借/因为。6.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判断句②洎牧以谗诛:被动句③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④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短语后置句7.在横线处填入所缺的字。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⑥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六王毕,四海一①这里的“六王”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君王。②“四海”指天下、全国。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嫱,都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女官,实指皇帝的妾。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3.而望幸焉 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4.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形容极为细微。5.使六国各爱其人这里的“人”实指“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帝制时代对于君主与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如本句中的“人”。避讳分避国讳与家讳两种。(一)“可怜”“与”的理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可怜”。①可怜焦土:可惜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值得同情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爱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与”字的意义和用法。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结交、亲附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介词,和③则与一生彘肩:动词,给予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⑤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连词,和⑥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动词,允许、同意⑦无乃尔是过与:助词,吧⑧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介词,给、替⑨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介词,和 “与”作介词与连词时,意思相同,都是“和”“跟”的意思,只是词性难以区分。这是掌握“与”字的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如何区分呢?颠倒前后语序,意思不变的,是连词,反之则是介词。演练体悟 下列各组句子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①(2016年浙江卷第17题A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相同解析 均为介词,和、跟。②(2014年山东卷第10题A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不同解析 介词,跟/连词,和。(二)如何掌握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实词从大范围看,古汉语中存在而现代汉语中仍保留的词语都可看作古今同形词。其中包括单音词如“山”,也包括双音词如“成立”;既有实词,也有虚词。这里主要谈双音实词,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同形同义。如“逦迤”“戏弄”等。这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②同形异义。看起来与现代双音词完全一样,但它是两个词。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普遍存在,因而这部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3.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并解释其义,体会其特点。①其实百倍:其实,它的实际数量②思厥先祖父:祖父,祖辈与父辈③可谓智力孤危:智力,智慧和力量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成例⑤而气候不齐:气候,天气⑥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指出来给……看⑦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进,走上前进献⑧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内亲外戚,内外亲属⑨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山东,崤山以东⑩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细说,小人离间之言 这种古今同形异义实词一般说来,很少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故在翻译时一定要拆成两个词翻译。它们如果出现在翻译句中,往往是得分点,须格外留心。4.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古今同形异义词现象。①(清廷)购仰(田仰,人名)妻子急,踪迹至通明(沈通明,人名)家。译文:(清廷)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要点:购,悬赏捉拿;妻子,古今同形异义词,妻子儿女;踪迹,名词用作动词,追踪觅迹)②(梁彦光居相州,)邺都(相州治所)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2015年上海卷)译文:(梁彦光到了相州府衙,)邺都民俗复杂,百姓大多善变狡诈,给他编歌谣,说他不能治理教化。(要点:理化,治理教化)③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2015年四川卷)译文: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要点:学者,学习的人;患,担心;及,到) (三)精准翻译句子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该句翻译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译出被动句;②译出省略成分(“使”后的“之”字);③译出感叹语气。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易漏译“使”字,译不出感叹语气,形成有瑕疵的翻译。因此,要做到精准翻译,须补出省略成分,准确译出或感叹或反问或疑问的语气。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答案 D2.请辨别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加点的11个词语,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①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②江东,地方③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④,当横行⑤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⑥;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⑦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⑧,必生疾病⑨。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⑩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⑪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选自《赤壁之战》)①其实: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②割据:一国之内,拥有武力的人占据部分地区,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③地方:某一区域。④乐业:乐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⑤横行:依仗势力做坏事。⑥后患:以后的祸患。⑦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⑧水土:泛指自然环境和气候。⑨疾病:同今天“疾病”义。⑩将军:率领军队。⑪自立:不依靠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答案 ②④⑥⑧ 阅读时如碰到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不要盲目地用现代汉语同形同语词的意义去解释,而要“瞻前顾后”,看看上下文,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想想它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是古今同形同义词还是古今同形异义词。如初步认定了,可将其放入原文“代入检验”,文意通,则认定的意义正确;否则不正确。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