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团花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百变团花教案

ID:1149369

大小:8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国培计划(2014)” 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教学设计表 课名百变团花 省份山西省 市晋城市 区/县城区 单位全称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三小 教师姓名宋红军 学科美术 学科(版本) 人美版章节第八课 学时一课时 年级 二年级学习者分析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剪纸,作为一种民族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剪纸,作为当代的一种美育手段,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教学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2、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难点:纹样的设计、剪纸语言及镂空的面积大小。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课件。多媒体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使用及分析导入  1、师:同学们,听说过我国的民间艺术“剪纸” 学生欣赏课件 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课件可以直观感受 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作品请你欣赏。  出示图片,问:这张剪纸剪的是什么?师:这些剪纸漂亮吗?师:其实,剪纸艺术就起源于我国,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的国宝,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2、师:这里还有一张鱼的剪纸(出示团花剪纸——鱼),请你观察一下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板书——形状:圆,图案:重复师:而且这些图案都是从中心开始,向四周呈放射状出现的。师:象这样图案都是从中心开始,向四周呈放射状出现,形状是圆的、花纹是重复的剪纸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团花”  (鱼和莲花)学生介绍:象这些有鱼、莲花的剪纸我们称为“连年有余”,表达人们希望生活富足有余的美好愿望。     生答:形状、圆、图案、重复。  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剪纸艺术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为今天学习团花剪纸做好了铺垫。选择相同图案的剪纸,学生在观察比较时更为容易和直接       从民间艺术——“剪纸”引出团花剪纸,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团花剪纸也是民间剪纸的一种,同时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容易就比较出了团花剪纸与其它剪纸的不同,随意很容易就总结出了团花剪纸的特点,很轻松地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使下面的学习得到了顺利的展开。  课件展示(鱼和莲花)             课件展示,板书 剪纸(板书:团花)。探究学习 出示图片,师:这里的几张剪纸是团花吗?从哪里看出来的?问:喜欢吗?想不想学做?请小朋友翻开书,自学书上内容并和同组小朋友探讨制作方法。(1)用什么形状的纸折?怎么折?折了几次?还可以多折或少折吗?(2)除了这样对折的方法,还有吗?(3)比较两种折法的异同    师:现在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的纸这成了三角形,可是这张纸本身的形状改变了吗?可是我们的团花是什么形状的? 生以组讨论回答   汇报:先“折”,再“画”后“剪”(师板书:折——画——剪)。研究制作: (指名演示) 一般按纸张大小来定。最少折3次,多的可以十几次(学生演示) 折时:有什么不同?折后:折出的三角形一样吗?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纸,学着刚才的折法来折折看。 (还是正方形)(圆的)   通过观察和说明,巩固学生对“团花”特点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自学,做小老师将书上的介绍来演示出来。同时也请爱探究的孩子来说说其它的折法,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怎么把它变成圆呢? 画圆。问:这些折痕相交在一起的地方在哪里?师:团花的图案就是从哪里开始向四周呈放射状出现的师引导:其实折的时候我们就是绕着这个中心在折。师:现在,中心在哪儿?师:现在我要在这个角上画一条线(师演示)。问:这是什么线?你也能向我这样来画一画吗?师:画好了请你沿着线剪一剪,看看会有什么意外的发现?师:不过我想把这个圆的边变得再漂亮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请小朋友把折好的纸打开。师:现在这张纸上被折出了很多折痕。(正方形的中心) 这个中心 请同学看着这个中心再把纸折起来。 (在角上)     (生操作,三角形变成了一个扇形。打开:变圆了!) (请小朋友演示,师补充说明。)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操作引导学生了解了团花制作的原理,巩固了对“折”的原理的认识,解决了将正方形变成圆形这一难点。                   师:现在。团花的外形我们设计好了,下面就来画团花的图案。师:在团花剪纸中,有一些常见的图案。老师就选择里面的几个图案画在扇形的纸上。边画边问:你发现老师把图案画在哪儿了?左右的图案现在都分开了,能连在一起画吗?为什么?上下呢?(1)剪纸时沿着什么剪?(2)我们现在剪掉的,就是刚才画的图案。剪好,展开。觉得怎么样?那么你也来试试吧!  请小朋友读书上介绍的纹样:月牙纹、羽毛纹等   (角的两边)  (会断)      引导学生学习书上的纹样,老师选择书上的纹样来示范,一方面加深对这些图案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图案简单易学,很容易掌握画团花图案的规律,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动手实践学生创作。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学生动手制作 通过直接的比较,总结出“百变”的特点,起到点题的作用 课件展示 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巧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创作自己喜欢的团花。1、学生自由创作师巡视,个别指导,出现问题及时指出。2、展示作品:(粘贴在黑板的白纸上)评:看看那个团花最吸引你,为什么?总结:这些团花剪纸中,你能找到一模一样的吗?——其实同一个图案,只要粗细、长短有一点不同,制作出的团花就会有不同。所以我们称团花为“百变团花”真是一点都不夸张。(板书:百变) 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团花的制作方法。回家后你还会做吗? 你想用它干什么?师:团花在剪纸中历史最悠久,用途也最广泛,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过团花  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就是从书本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播放图片)。 当然今天我们学的团花,图案和制作都是最简单的,如果要制作这样的团花,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出示课件:艺术家制作的团花剪纸)。所以我们课后还可以继续去研究团花剪纸的制作,继续去了解团花剪纸的艺术。宣布结束。 通过展示艺术家的团花剪纸作品,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惊叹,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  《会动的线条》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四课《会动的线条》。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1.指导思想   美术教学的根本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则成为了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以上理念并且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将赏、画、做、玩融为一体,以游戏性为手段,强调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线造型的表现活动,突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并且根据新课程中所提到的多元化整合,我还在设计中加入了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辅助学生对线的认识,重视鼓励学生综合性的表现。2.教材分析   线条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由于点移动方向和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和特点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绘画离不开线条。了解、掌握、运用线造型,能帮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力和智力。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这一基本造型要素,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学龄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①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②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运用线条表现动感。教学难点:   利用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来绘画树。 二.说学法   线条是绘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语言与工具。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动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表现出既有动感又有美感的作品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利用实例的比较和课件的演示,加强对这类作品的分析。并且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参与有趣的美术游戏,来增加动感线条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法    本课通过绘画动感的树为基点,从发现线条、寻找线条、绘画线条和表现线条等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的实践中,学会共同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和展示美。从导入到拓展,从欣赏国内外著名美术家关于树的名作,再到分析对比不同线条下的树,各个教学环节都以“会动的线条”为主线,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开展教学。具体教学程序由引趣导入——感受新知——探究学习——自主创作——评价展示——课后拓展六个环节组成。下面具体讲讲我的教学设计程序:四.教学过程:(一)引趣导入——发现线条   首先我出示一条拉直的红绸带,告诉学生为他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示直线。然后再创设游戏,让几位学生在音乐中舞动手中的绸带让它动起来。其余学生则鼓励他们把这些舞动起来的线条画下来。然后我归纳出丝带动起来时的轨迹是曲线。最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直线和这些曲线的区别。总结出这些线条给人的感受是充满动感的。最后在学生很自然的情况下揭示出本课的课题《会动的线条》。   (三年级的学生还属于好奇心很强的阶段,我利用此直观激趣和游戏找朋友的方式不但可以以轻松的启发式地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复习旧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二)感受新知——寻找线条   1.寻找自然中的动感线条:我带领学生欣赏一段视频,让学生找出流动的瀑布呈现出的弧形的动感线条。以及溪流呈现出的波浪形的动感线条。欣赏图片惊涛骇浪般大海呈现出的动感线条折线。并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精彩的视频和图片一下就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图片与视频的直观欣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会动的线条的存在。并且从中知道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等等。直观性教学能显示事物的内容结构、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事物的变化。)2.寻找艺术中的线条:此环节我会在课件中出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荷兰画家梵高的星月夜。我会和学生共同赏析这幅作品中哪些线条给人带来动感的感觉,揭示出又一种动感线条(旋线)并且猜一猜画者在绘画这幅作品时的心情。及时对学生的讨论做出小结:艺术家们常用曲线或是流动的笔触来显示作品的动感。   (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基于以上思想,我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设置和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在课件中挑选了荷兰画家梵高的《星月夜》。使这一课的教学能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3.寻找生活中的动感线条: 鼓励学生畅谈寻找到的生活中的动感线条。(焰火、轨迹、流星、闪电、霓虹灯、府南河……)并且可以以灯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果改为直线会怎样,而有了动感的线条则会带来什么?激发学生体会动感线条带给我们美的享受。4.寻找运动中的线条:   我用肢体的动感线条给学生表演一棵春天生气勃勃的树,让学生猜一猜。并且让学生也用肢体的动感线条来表现自己心目中春天的树。并进行及时的鼓励。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积极投入,在自主地、愉快地、兴奋地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美术的艺术魅力中。再次亲身感受线条的流动感。并且借用肢体表现动感的线条为下面地创作做树做了良好地铺垫。)  (三)探究学习——绘画线条1.画线条:首先告诉学生我们不仅可以用肢体来表现一棵春天生气勃勃的树,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动感的线条来表示。鼓励学生先说说有哪些线条?然后指导学生根着我画一画这些线条(弧线,波浪线,折线,旋线)。在这里我会重点指导学生绘画这些线条要注意流畅性。(这个环节中,我认为可以算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为了优化后面的创作,必须使学生先学会画这些线条并且画好这些线条。以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了让他们能够领会要求,我采用了“演示法”。不但速度快,还能准确的强调要点和技法,学生能很快掌握。)   2.分析线条:学会了基本的动感线条的绘画,下面就要和学生说说如何处理这些线条才能把一棵大树画得舞动起来,画的生机起来。首先我出示两幅大树的绘画作品,一幅以单存的直线勾勒,另一幅则是以动感的各种曲线勾勒。问学生哪一幅给你灵动又生机的树的感觉?指导学生了解到多用曲线能把画面变得动感。然后再出示一幅同样为用曲线画的树,但是曲线很稀疏。问学生和第一幅哪幅感觉灵动?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疏密也与画做的动感与相关。然后再给学生欣赏一幅有背景的树,让学生体会除了要有动感,一幅画还需要有美感,那么可以给画添加不同的背景。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运用对比的教学演示法,让学生做一个观察者,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他们从自己的眼中去看到画面的关系,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去发现线条的处理关系。这样他们的学习需求就会显得很强烈)   3.欣赏线条:指导学生欣赏许多艺术形式下用动感线条表现的树。有国画有摄影也有我们学生的作品等等,丰富学生的感观认识,为下面的创作带来丰富的灵感。 (四)自主创作——表现线条   在本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用今天认识的动感线条来绘画一棵树并且做如下总结要求:   1.多用曲线表示,当然要点出选择一些长短不一的直线也能体现动感   2.用线要注意疏密关系。   3.可以为自己的画添加背景。   (为了让学生能够领会作业要求,进入创作状态,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我以“流动”组员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及时对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如构图中存在的过空现象、主角与背景的绘画顺序、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等,使学生能在轻松、“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创作。) (五)评价展示   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本课我采用的是自发展示与争对性展示相结合的方法,我首先鼓励学生自我展示。然后再把好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上。使学生不仅能正确肯定自己和他人,并且能在相互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进而有效改进。 (六)课后拓展   我提出本课拓展要求,希望学生在回去后再去观察生活中的各色事物,下节课将鼓励学生绘画自己观察到的动感的画。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学会观察,学会创作。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