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教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最新教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ID:1149577

大小:27.3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材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的议论文。学习它对于理解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本文不仅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积极的作用。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方面加以说明。【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2、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学重点】1、重点: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2、难点:理解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揣摩理解一些重点语句的;第三段复杂单句的语法分析。  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内容及意义的,2.。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收集资料,认真阅读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途径。【课标要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2.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步骤】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教师引导型”教学方案,以突破难点。这种方案的教学思想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与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以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教学时机的能力。文中的重点语句较多,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关照呼应的地方比比皆是,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要点加以突破,比如:第三段的理解与分析、第六段的第二句中“远不是主要的”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以及第八段中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的理解。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内容同学们理解较为困难,所以,同学们应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书*释,联系上下文,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体会它们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对文中的哲学、经济学理论的概念可以查阅书籍(如《辞海》,有关政治经济学、哲学的书籍)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对其内容可以只作简单了解不*分深入。课文中复杂的句式较多,同学们可在课前复习一下初中学过的句子成分的划分、复句层次的划分的相关知识,然后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做一下语法分析,这样对于课上理解文章内容会有较大帮助。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语言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语言特色。有的人语言幽默风趣,有的人语言质朴自然,有的人语言清新明丽。我们学习的各类文体也是这样,记叙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那么,议论文的语言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在马 克思墓前的讲话》,深入体会一下议论文的特色。  此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可谓\"一石多鸟\"。  (二)、课前检测: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伟大贡献?  2.概述课文的结构。  此项设置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为下文揣摩语言打基础。“温故知新”。  (三)、新课讲授:  1.先引导学生完成一些语句的揣摩理解,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揣摩重点语句的方法。  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问题2:讳饰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哀悼与尊敬以及不忍再说,而又不得不说的沉痛心情。  以上两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从重点句段入手揣摩语言。  问题3:第三段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它的句子主干是什么?冒号后面作为宾语的复指成分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正像达尔文……一样”在句子中是什么成分?起什么作用?此问题通过对句子的主干和层次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2)归纳方法  首先从句子本身去理解,抓主干,理枝叶,分层次;然后联系时代背景、上下文去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2精读课文,分组讨论,运用揣摩语言的基本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然后选择以下句子检测学生理解的情况。  问题1、第八段在赞扬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哪些极具感*彩的词语,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词语分别表明敌人和战友对马克思的不同态度,用词准确。  问题2、第二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该句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件 放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广阔背景中来考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全文的总纲。(此题从抓重点句、联系背景入手揣摩句子)  问题3、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使命”和“事业”的修饰成分各有哪几层?“推翻”一词的支配对象是谁?  明确:“使命”一词的修饰成分有三层,分别是“他”“毕生”“真正”。“事业”的修饰成分有一层,“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  “推翻”的支配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此题通过对中心词的修饰、限制和补充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问题4、找出第五段的关联词,分析其作用。  明确: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  问题5、说说第六段前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前一句承接上段最后一句话,概括第3—5段的内容,也与第二段中的对于历史科学相呼应;后一句开启下文,与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相连,并为从实践方面介绍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笔。  以上两题分别从关联词和过渡段方面揣摩语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本节内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熟悉了揣摩语言的切入点。所以为节省时间,本步骤由教师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出示板书设计)  (四)、比较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里选了一篇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来进行比较阅读。  两篇文章均为葬词,在内容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均对逝者的历史贡献与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在表达方式上也极为相近, 都在记叙的基础上,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文章富有感召力。但是,由于逝者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的不同,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科学家,在对马克思极尽溢美与痛悼之时,在语言上用词准确严谨,在行文中注意了语言的过渡、衔接、关照、呼应,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而雨果作为一位作家、艺术大师,他的悼词的语言朴实而不单调,准确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于文学色彩,文采斐然,处处体现了语言大师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作比较阅读时,应注意体会两篇文章语言的异同之处。在这里,我们选取两篇文章中的几个片断来作一下比较阅读练习。无忧考网:https://www.51test.net/show/8843704.html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悼词的一般写法2.分析文章结构3.品味语言情感4.了解马克思巨大贡献及伟大人格2学情分析本文居于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四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演讲词,这个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抓住演讲词的特点和主旨,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看看它们是怎样将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起来的。另外,还要领悟、品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3版本那一套教材中的第一册的第三单元也收录了这一课,这一单元还有《我有一个梦想》,《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及《我的呼吁》。在讲这一单元时,学生学习热情不高.3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对课文结构的分析,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2.品味语言情感,感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难点】1.揣摩重要语句,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分析能力。2.体会演讲词语言感情强烈、高度概括的特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语大家认识这个人吗?(展示一张马克思的照片)(学生能说出马克思的名字)(板书:马克思)大家对于卡尔•马克思,这位享誉世界的伟人是认识的,但不一定了解。《马克思的自白》中有这样一句话“您喜爱的座右铭?”马克思的回答是“思考一切。”(板书此句)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 思考”。这种独立思考精神,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可贵品质。今天,我们就以独立思考的精神.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活动2【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展示学习目标(齐读)1.通过对课文结构的分析,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2.品味语言情感,感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解题,明确文体特征,划分文章层次(教师用饱含深情的凝重的语调叙述)同学们,1883年3月14日,是世界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因病逝世。三天之后,他简朴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多媒体展示葬礼图片)恩格斯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在马克思的墓前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板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这个标题中的“墓前”和“讲话”,我们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明确:1、“讲话”是演讲词的一种2、“墓前的讲话”可以看出这篇演讲词是悼词。所谓悼词,就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3、悼词的一般结构是怎样?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享年,身份和职务等有关情况;(述其哀)主体: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赞其功)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劝勉他的亲人或对在场的人们提出希望和号召。(颂其德)经常说的一句是---某某永垂不朽 4、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是否按这个思路行文的呢?(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1)文章的开头逝世情况------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情景。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悼念(2)文章的结尾永垂不朽板书:永垂不朽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悼念  (3)主体部分是评说马克思对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第二部分(2—8自然段):伟大贡献。梳理文章结构1.自主学习:下面请大家默读2--8段思考:(1)填出有关指代性词语其指代内容。指代性词语指代内容第4段.不仅如此第5段.能有这样两个发现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第8段.正因为这样(2)找出全篇行文的总括性段落,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2.学生明确。 (1)第4段“不仅如此”,“此”所指代的内容在第三段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5段“能有这样两个发现”指代的内容,第一个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二个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指代内容是“独到”“领域多”“不浅尝辄止(深入)”。板书:科学家第8段中“正因为这样”,“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判断学生所说内容。有学生认为指代第7段作为革命家受到忌恨和诬蔑,有学生认为指代3---7段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受到忌恨和诬蔑,都有道理,但后者理解更好。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剥去了资本家掩饰的外衣,所以受到忌恨和诬蔑。板书:革命家(2)找出全篇行文的总括性段落,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明确:第2段分析第2段: “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两个“对于”前者是革命实践的损失而言,后者是革命理论的损失而言,也就是从革命家和科学家说的。(3)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了,这些有指代词的标志性句子一直在提醒我们本文的思路,在结构上运用总分,分述部分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过渡自然,作者在行文中的逻辑性是很强的,可是本文的逻辑性真的严密吗?马克思说要“思考一切”,大家发现问题了吗?恩格斯在论述这个论点的两个方面时后面先后次序颠倒了,这是不是思维前后不一致而导致结构的不严密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我们完成下一个学习任务,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活动3【活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小组讨论:马克思作为科学家,革命家这两种身份,哪个做出的贡献更大?在文中找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提示:寻找关键词句,明确贡献意义。)(学生分为科学家队和革命家队)参考答案:观点一:作为科学家更重要依据:(1)关键词“繁芜丛杂”“历来”“掩盖”,第3段马克思以前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对人类历史的解释从来都是繁密、杂乱,”掩盖”了人类历史的”简单事实”,是马克思揭示了这个真理,这几个词语形象的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正像达尔文”句,把马克思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作类比,衬托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划时代的意义。教师指导:第三段内容繁杂,却只是一句话,它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大家对于这样的句子应先找一下它的主干----“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主干后用插说成分对这一规律作补充,而冒号后的话,则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成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规律作具体解释,即:①物质决定精神,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必须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相反。作者用“首先必须……然后才能……所以……从而……而……”等一系列关联词来组织这个长句,体现了及其严密的推理过程,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主干前的状语,用类比法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起到了强调作用。依据:(2)“在黑暗中摸索”比喻马克思以外的各种学说都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他们在黑暗中转来转去,找不着门径,直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才由“在黑暗中摸索”到“豁然开朗”,由昏暗窄小而变为明亮宽敞;此段热情赞颂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伟大意义,这两个形象可感的词语,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依据(3)第5段其他发现,独到,领域多,深入,也可以证明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贡献之大。板书:理论观点二:作为革命家更重要 依据(1)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说明理论上的成就不是马克思身上主要的,这是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相比,马克思热爱科学,“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从事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科学的作用是推动革命。板书:实践依据(2)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真正使命:参加推翻(从推翻旧制度说的,)参加解放(是从建立新制度说的)“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革命业绩:办报宣传 创建组织 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2.恩格斯其实最想强调的是马克思的哪一种身份?明确:“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那么“然后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然后是科学家。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去理解,从事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3.补充:恩格斯这样安排,其实就是为了突出马克思勇于实践的精神。马克思是如此的看重实践的力量,他的墓志铭是--“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展示图片)4.解决遗留问题:恩格斯在论述这个论点的两个方面时后面先后次序颠倒了,这是不是思维前后不一致而导致结构的不严密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明确:第2段是总说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也是伟大功绩,所以要把最大的贡献放在前面说。后面行文中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那么前面对于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起到了衬托的作用。5.提出问题:(1)“不可估量的损失”换成“巨大的损失”行吗?明确:不好,“不可估量”是无法估算的,比“巨大的”损失程度要大,和“无价之宝”与“价值连城”道理一样。(2)分析“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中的“空白”,“不久”明确:“不久”是从时间上说马克思逝世损失大,“空白”就是从空间上说。突出了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活动4【作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激发对马克思崇高人格的敬仰。(2)、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逻辑性,体会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3)、悼词的文体特点,修辞、单句、复句等语法知识。教学重点:理清各段间的逻辑关系;分析马克思逝世情景及时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总论。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长句的作用与表达效果。教法设想:本着启发诱导的原则,以剖析结构、理清思路的方式,把握全文逻辑关系;以理解关键词、解剖长句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感情丰富、复杂、细腻。崇高卑劣、生老病死,激发了人类强烈的情感。同时,人们也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价值判断,悼词就是人们表达哀悼的方式之一,而对于一个时代巨人的离去,这种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二、简介背景,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这篇悼词是谁在何时何地发表的?(2)教师作完整介绍: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马克思在伦敦去世;3月17日,在伦敦海持公墓举行了葬仪,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悼词。 三、简介悼词的文体知识(出示投影)开头:介绍逝世时间、地点、情景等悼词(对逝者表示哀悼的话)主体:叙述逝者经历.产要成就、贡献 结尾:表达哀悼,对生者提出希望要求四、范读全文,理清全文各段逻辑关系(1)要求学生根据悼词的特点,找出本文结构的三个部分,概述大意。(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幸逝世(第1段);贡献地位(第2至8段);深远影响(第9段)(3)在(1)、(2)步的基础上,深入解析全文的逻辑关系:全文9段间的逻辑关系如下(以图示法标明)科学理论贡献总说分说总说:表达崇敬悼念革命实践贡献五、分析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本段;学生思考:这一段介绍些什么? (逝世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逝世地点------“安乐椅”;逝世情景------“睡着了”)(2)讨论以下问题,将分析导向深入:1、为何将时间交代得如此具体?(表明这一事件影响巨大,值得纪念。)2、地点的交代有无深意?(教师介绍相关背景材料)如有,是何深意?3、不就“死了”,而说“睡着了”,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其间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讳饰’的修辞方法;含蓄委婉,痛惜崇敬)(3)、小结该段:本段以记叙的方式,叙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情景,虽是悼词的通用开头,但文字简练、准确,蕴含着无限的哀悼和敬仰。第二段:(1)教师范读,注意突出“对于……对于……”、“损失”、“空白”这几个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1、指名缩句,找出主干。(逝世是损失)2、出示投投影,明确各具体成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3、抓住关键词,深入分析:1、“损失”、“空白”,说明马克思贡献巨大,无可企及;2、两个“对于……”,分列贡献的两个方面:革命实践、科学理论。(4)小结该段:这一段指出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损失,从侧面论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历史地位。这一段是全文总纲。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悼词的文体特点,初步理清了文章各段间的逻辑关系;在第一、二自然段的阅读中,我们通过对关键词语,修辞方法、长句的分析,详细了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情景,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的 总述。马克思那种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人格给我们树立了楷模;文中那哀悼痛惜,无限崇敬之情,也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七、布置作业(1)课内练习(出示投影)1、巩固训练:填空。2、延伸训练:习作片断练习,写一段话,学习本文第二段的格式,突出一个中心意思。(2)课外作业:1、预习下文,看第二部分的分说各说了哪些成就贡献?2、第三段是由一个长句子构成的,是单句还是复句?尝试分析。附:板书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值得纪念)不幸逝世地点:安乐椅(鞠躬尽瘁) 情景:睡着了(讳饰)(痛惜崇敬)损失革命实践贡献地位:(深远影响)空白科学理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