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一、积累应用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悼词(dào) 估量(ɡǔ) 繁芜(wú)B.豁然(huò)肤浅(fū)卓越(zhuó)C.撰稿(zuàn)嫉恨(jí)诬蔑(miè)D.诅咒(zhòu)诽谤(fēi)给予(jǐ)【解析】 A项“估”应读ɡū;C项“撰”应读zhuàn;D项“诽”应读fěi。【答案】 B2.指出下列破折号的用法。(1)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2)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3)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答案】 (1)表示转折;(2)进一步解释说明,相当于括号;(3)解释说明。3.依次填入下面画线处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A.如果 则 何况 即使 以至B.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C.倘若 便 然而 并且 甚至D.因为 就 甚至 以至 何况【解析】 根据句间关系和关联词搭配习惯选用。【答案】 B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B.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C.正像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达尔文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规律。D.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做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解析】 A项“资产阶级”应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C项语序不当;D项缺主语。【答案】 B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5.用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与马克思的发现作类比,用意是什么?你能否举出一个运用类比手法的例子,并作一解说。(可选择任何一问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生生写的“尼采……发了疯”,运用类比手法,形象地揭露了“送去主义”者的狂妄和无知。可作如下推理: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中国自吹丰富。尼采只是给与;中国只是送出去。尼采不想取得;中国不去拿来。尼采发了疯,中国如果这样下去将会亡国灭种。【答案】 意在强调马克思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一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举列: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鲁迅《拿来主义》)6.这段话是一个单句还是一个复句?如果是单句,请指出其主语、谓语和宾语;如果是复句,请指出其第一层关系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是单句。主语:马克思;谓语:发现;宾语:规律;事实:人们首先……做得相反。7.“一个简单事实”中的“简单”意在强调什么?你认为这一简单事实却“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简单”意在强调真理是颠扑不破,朴实无华的。原因是剥削阶级惧怕人民了解真理、掌握真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8.揣摩上面这段文字中的第一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办报纸,创国际工人协会,与资产阶级作斗争,所以敌人忌恨、诬蔑他。B.马克思有来自多方面的攻击,腹背受敌,处境十分艰辛,斗争格外艰难。C.马克思潜心研究革命理论,尚未注意来自各方面的敌人,因此腹背受敌。D.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所以敌人拼命反对他,这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的伟大。【解析】 根据句子含义辨析。【答案】 D9.“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句的含义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的气概。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0.文中“尊敬、爱戴和悼念”,其中“悼念”一词能否调到前面?为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可以调换,但不好。因为从全文的思想感情看,作者是按照三种感情产生的先后进行抒情的。B.可以调换,但不好。因为“尊敬”是“爱戴”的基础,因为“尊敬,爱戴”才有“悼念”这一行为的发生。C.不能调换。因为前二者之感情是悼念之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前二者就没有后二者。D.不能调换。因为“尊敬、爱戴”之情,是就马克思伟大的革命一生而言的,而“悼念”之情是就马克思逝世而言的。【解析】 词语运用与事理有必然联系。【答案】 D11.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12.最后一句:“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马克思的敌人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大敌。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美好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重大。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着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残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减轻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之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13.玛丽•居里是伟大的科学家,文章对玛丽•居里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从文中可看出玛丽•居里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可选择任何一问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集中在道德品质、伟大人格、科学功绩方面。具有坚强的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不阿的品格。14.作者认为玛丽•居里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靠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大胆的直觉,对工作超出想像的热忱和顽强。15.写出你对“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开放性题目)示例1:作者在赞扬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的同时,委婉地对当时欧洲部分知识分子提出批评。示例2:作者希望更多的知识分子具有像居里夫人一样的品德和热忱。四、走近高考16.参照下面的句子仿写,要求结合你的生活感悟,阐发某种生活道理。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些芝麻小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我们可以拥有一大群朋友,却拥有不了真诚的友谊,使我们孤独的常是精神的空虚。17.为了援助下岗、重病、残疾的困难群众,杭州市从2000年起开展了“春风行动”,6年间共筹集资金1.54亿元,使4.58万户困难家庭得到帮扶救助。今年杭州市又开展了大规模的“春风行动”——捐助冬衣被。这次捐助的冬衣被除支援宁夏固原市和本市低保等困难群众外,还要捐助在杭外来务工人员,即“新杭州人”。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要求:有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不多于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春风吹走寒冷,温暖融入千家。18.下面一则报道,在标点、词语和语法等方面有一些毛病,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2月18日,123岁的杭州电信迎来了它的又一个里程碑——杭州电信大厦正式起用,它也是杭州最高的大楼。大楼连接着一张通向世界的全智能电信网,将成为浙江乃至杭州的通信枢纽控制中心。这是浙江省电信行业建设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高、通信功能最齐全的工程。杭州电信还在大楼内布置了名为《百年没有距离,世界触手可及》的大型展览,第一次展示3G、数字家庭、多媒体网络视讯等最前沿的通信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起用”改作“启用”;“浙江乃至杭州”改为“杭州乃至浙江”,书名号改作双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