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政论文,特别是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语言富于逻辑性。为了做到条理严密,气势畅达,描述复杂的事物,表达精密的思想和阐明深奥的道理,有时用到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句中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较多。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种句子的思想内容,我们必须对它的语言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样才可能做到政治思想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相结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么一句:“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教学中,我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的语言形式来理解它的思想内容的:(一)去枝叶,找主干。启发学生用简缩的方法,去枝叶,找主干。这个句子的主干:“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其余都是依附于这个主干的枝叶,起修饰和说明的作用。找到了主干,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即这个复杂长句)在全文的地位和作用。全文中心是赞颂马克思一生的伟绩丰功,文中具体论述了马克思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和实践上的光辉业绩。理论上写了三个方面的“发现”,这个长句则是理论上的第一个发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抓主干,理枝叶。启发学生弄清:“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一类比是修饰主干中“发现”一词的状语,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历史意义。状语的提前,则对意义的伟大更进一步起了强调作用。“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插说部分,对上文“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作补充说明。而冒号以后的文字,则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成分,突出了对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内容上的具体阐述。(三)通过准确、鲜明、生动的关键词语挖掘思想内容。在插说中,恩格斯用“繁芜丛杂”“掩盖”等词语,深刻地揭露了唯心主义史观的反动本质。“经济发展阶段”之前,一连贯之以“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三个定语,限制非常严密,语言非常准确。这明确地阐述了“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经济发展阶段”这一关系。(四)通过分析关联词语看逻辑推理过程。这句话冒号以后的内容,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使用了“首先必须……然后才能”所构成的条件关系复句来表达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观点。第二层,使用了“从而”来揭示“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因果关系。第三层,则用“……而……”这一表示对比的联合复句来阐述如何解释上层建筑的变化。上述三层意思之间也有个严密的推理过程。这三层意思不是平列的。
抓住上述的关联词语,讲清它们的语法作用,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冒号以后这个四重复句内部复杂严谨的推理过程,从而正确理解恩格斯在这一句话里所表达的精密的思想,深奥的道理,掌握这里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