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要的语句,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体会本文语言感情强烈、高度概括的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高尚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崇敬伟人马克思,他用自己的天才和勤奋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要向伟人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为祖国、为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难点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要的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诠释文中一些名词术语。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打印好的“补充材料”、马克思遗像、马克思各个时期活动的相关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用饱含深情的凝重的语调叙述)同学们,1883年3月17日,是世界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多媒体出示马克思的遗像)。马克思的生前好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之后,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板书文题)(多媒体显示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活动图片)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1.自读方法指导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荷塘月色》《拿来主义》两篇课文,初步掌握了在一定语境中揣摩语言,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的技能。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悼词,要求大家在初步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伟大贡献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揣摩其深层含义及表达作用,进而理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沉含蓄的感情。2.分发“补充材料”(每生1份)(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里。青年的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二人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马克思长期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当,有时竟然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他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给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在事业上更是如此。他们同住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一连几个钟头,讨论各种问题;分开后,几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们之间的关怀还表现在时时刻刻给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建立起了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的:“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各样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后来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友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2)与课文有关的内容马克思临逝世前的一段时间内几乎一直处于病危状态,已经丧失了工作能力。3月14日中午,恩格斯来的时候……马克思正似睡非睡,两分钟后,他就坐在安乐椅上长眠不醒了。马克思逝世的第二天,恩格斯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医术或许还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去给医学争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这段话生动地体现了恩格斯的革命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他对自己亲密战友马克思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活着就要工作和战斗,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这种极其宝贵的性格,所以,在马克思逝世前的这段时间里,恩格斯每天都“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去探望他。虽然马克思的逝世对生者来说是可怕的不幸,但为死者着想,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安祥地死要比无能为力地活着好得多。1883年3月17日,卡尔•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与燕妮•冯•威斯特伦合葬在一起。3.了解语境。教师明确:悼词特定的环境:庄严的葬礼。特定的场合:马克思墓前。作者身在公墓,直面战友的墓穴,亲临庄严的葬礼,以特殊的身份发表讲话,因而字字句句都饱含了对马克思特殊的感情三、整体感知课文1.听配有哀乐的课文录音,学生循声低和。要求:(1)总体把握内容①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②找出本文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理清本文思路,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2)画出文中表达作者沉痛悼念、热烈赞颂之情的关键词语,并揣摩其深沉含义、感情色彩。2.教师出示投影,抽查词语积累情况四、师生共同活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整体内容把握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生前伟大贡献的高度评价。了解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就必须细读第2段,它是全篇行文的总纲。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也概括揭示了马克思生前两方面的伟大贡献,即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创建。出示投影,要求学生看图填充。明确:①巨大损失,两个“对于”②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③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④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⑤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2.揣摩语言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设想学生可能涉及的词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后,明确:详细交代时间,一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二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永远难忘的时刻;三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之情,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不用“去世了”“走了”“与世长辞”,而说“停止思想”“永远睡着了”,那是因为马克思是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较准确,而“去世”“走了”显得太一般化,“与世长辞”不合具有演说性的悼词的语体色彩。恩格斯用“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与世长辞从容、安详的情景,修辞上叫“讳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明确:“繁芜丛杂”的本文是杂草杂树生长茂盛,这里指马克思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这些无稽之谈“掩盖”了人类历史的“简单事实”,是马克思划时代地揭示了这个真理。这个问题“历来”都被“掩盖”,而只有到了马克思手中,才变得“简单”起来,四个词语具体形象地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明确:这些加点的词语的顺序是不能随便调换的。“满腔热情”表现了马克思对革命事业的爱;“坚韧不拔”表现了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的光辉品质,不屈服,不放弃,是爱的升华和深化;“卓有成效”表现了马克思辉煌的革命成果。这三个词语由表达热情到表达行为再到表达结果,层层递进,不可颠倒。“尊敬、爱戴和悼念”就更不能调序了。反复咀嚼,作者真挚而丰富的感情溢于言表。要求学生自己完成(8)(9)句。五、提问通过阅读本文,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明确: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给人以激励、鼓舞。教师引申:恩格斯发表演讲的主要目的是评述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以便教育和鼓舞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所以对马克思的热烈赞颂才是整个悼词的主要内容。六、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本文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七、课堂小结这篇演讲辞篇幅短小,内容高度概括。语言凝炼准确,字斟句酌;悲痛而不形于外,颂扬而不借助于藻丽;以婉曲之意倾吐悼念之情。凝重悲壮,深沉感人,处处闪耀着演讲者思想的光辉,充分显示出庄严凝重的深沉型演讲风格,不愧为悼念型演讲的典范。八、课堂练习(投影显示)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放在甲、乙两种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变换。选两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甲:固然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但还需有刻苦学习的精神。乙:固然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但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堂练习,要求学生明确语序对语意表达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调序法”这一揣摩语言比较重要的方法的运用。九、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
2.如有亲友去世的同学,可以写一篇回忆文章,或者写一篇感谢父母的文章,注意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