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基础积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其精湛的技艺令人 。缂丝工艺极为复杂,图案极为优美,可谓 。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一度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缂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宋徽宗为缂丝名家朱克柔的作品所题的这首诗,道出了缂丝千百年来深受上层人物喜爱的原因。缂丝作品立体感强,所选的题材又都是人们 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媲美。缂丝是个慢功夫,“通经断纬”的制作方法,从开始到结束,要经过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等16道工序,仅一厘米见方的布面上,就要穿插过24根经线,可即便是 的老手,一天也只能织出一两寸素地缂丝,遇到图案繁复、花色细腻的画稿,可能一天仅能织几厘米。今天,( ),这门古老的技艺正被国人重新认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拍案叫绝 鬼斧神工 司空见惯 驾轻就熟B.叹为观止 巧夺天工 喜闻乐见 驾轻就熟C.拍案叫绝 巧夺天工 喜闻乐见 熟能生巧D.叹为观止 鬼斧神工 司空见惯 熟能生巧【答案】B(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结合“其精湛的技艺令人”分析,选用“叹为观止”。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结合“缂丝工艺极为复杂,图案极为优美”分析,选用“巧夺天工”。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结合“所选的题材又都是人们”分析,选用“喜闻乐见”。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务。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结合“16道工序,仅一厘米见方的布面上,就要穿插过24根经线”“老手”等内容分析,选用“驾轻就熟”)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B.曾用于制作“龙袍”的缂丝工艺,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C.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D.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答案】D(画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缂丝工艺”与“织中圣品”搭配不当,排除A、B;二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语序不当,排除C。故选D)-6-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服装中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B.现代服装中正在巧妙地运用缂丝这一技法C.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中D.巧妙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运用到现代服装中【答案】C(此段文字的核心内容是讲“缂丝”,结合后面内容“这门古老的技艺正被国人重新认识”分析可知,C项更符合语境)二、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4~7题。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4.开头说“正因为这样”,其中“这样”具体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具体指代马克思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5.对于敌人的诬蔑和诽谤,马克思“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表现了什么?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马克思的伟大气魄及对敌人的极端蔑视。B.表现了马克思有极高的道德修养,极能忍耐。C.表现了马克思专心于革命事业,无暇顾及这些琐事。D.说明了马克思对敌人的反击不费吹灰之力。【答案】A6.对“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一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了马克思的敌人,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大敌。B.说明马克思是整个无产阶级的代表。C.说明马克思是全心全意地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斗争的。D.说明了马克思的伟大业绩和对全世界人民的巨大影响。【答案】D7.这两段文字典型地体现出这篇悼词的写作特色。①从结构看,为使上下文相互关联照应,用的承递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6-
②从论证方法看,主要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③从表达方式看,体现了以议论为主,议论与记叙、抒情相结合的特点。第一段记叙了_______________的事实,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感情,最后议论,展现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境界。【答案】①正因为这样 ②对比论证 ③马克思遭敌人忌恨和诬蔑、受无产者尊敬和爱戴 对马克思无限敬仰和深切悼念 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8~10题。悼夏丏尊先生丰子恺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因为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喑呜叱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6-
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1946年5月1日于重庆客寓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丏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夏先生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6-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答案】D(A.文中所叙述的并非都是夏先生教授作者时的事情。B.写夏先生告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是为了突出夏先生对国运的担忧而非消极悲观。C.两处错误,一是“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二是“如果学生的请愿合乎情理,夏先生就当作自己的请愿”,并非“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9.文中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对国家的热爱。当时国运衰微,战乱频仍,他心系国运,愤然悲叹。②对学生的关爱。像父母一样,叮嘱学生不要喝酒,少花钱等。③对众生的大爱。他痛感众生疾苦,为人世而忧伤。10.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喜欢李先生的教育方式。①李先生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动、诚服。他上课必先到教室,板书写好,端坐讲台等学生到齐。②他性格沉静,寡言少语,说话和颜悦色,学生对他畏惧又敬爱。学生还琴,若弹得不好,他不言辞责备,只说“下次再还”。③“爸爸的教育”主要是重身教,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示例二)喜欢夏先生的教育方式。①夏先生对学生的教育具体琐碎,无微不至。看见年纪小学生弄狗他也要管。②夏先生有话直说,使学生容易亲近,感激而敬爱。如放假时反复嘱咐学生“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少花钱”。③“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率直开导,谆谆教导,更易被学生接受。(示例三)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喜欢。(理由可参考示例一、示例二,言之成理即可)四、语言运用11.课文多处运用比喻手法来表现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贡献,形象而生动。下面三个句子也运用了比喻手法,请你观察句子的句式特点,将其补充完整。(1)生命像花朵。乐观者____________________,悲观者担心它会消尽短暂的香。(2)青春如火焰。进取者为它加油,让它愈烧愈旺;退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年华似流水。勤奋者____________________;懒惰者随波逐流,终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答案】(1)预祝它将留下甘甜的果(2)给它泼水,使它渐熄渐灭(3)乘风破浪,勇做大有可为的弄潮儿-6-
12.下面是关于文化作用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案】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潜移默化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对社会经济、政治领域产生影响,进而增强综合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