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我思故我在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案语文版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我思故我在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案语文版必修4

ID:1150906

大小:2.8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1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 《敬业与乐业》◎第3课 《荣誉与爱荣誉》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本课话题——友情一、从课本中积累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表达了恩格斯不忍说出马克思的去世却又不能不说出来的那种极其矛盾和万分痛苦的心情。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超越了一切古人,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二、从历史中积累春秋时代,有个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并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当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时,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三、从生活中积累12岁的毕明哲看到患先天性肌无力症的同学王理腿脚不方便,说:“以后我天天背你上下学。”为了这句承诺,毕明哲一背就是多年,他甚至放弃了读本科的机会,选择与王理同读专科……当所有人都感叹这个承诺背后的沉重,感叹“做一件好事易,做一辈子好事难”时,毕明哲却很淡然:“刚开始背王理,是同情,是承诺;到了高中就觉得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然后到了大学,觉得这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情。”毕明哲已背了王理多年,他还能背多久?毕明哲有些伤感,未来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他只有珍惜还能背王理的现在。四、从名言中积累1.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贾岛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2.朋友的深情,刀子砍不断。——维吾尔族谚语3.选择朋友要慢,改换朋友要更慢。——富兰克林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5.幸运时朋友认识我们,不幸时我们认识朋友。——培根6.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7.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林肯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9.像橡树般一寸寸成长起来的友情,要比像瓜蔓般突然蹿起来的友情更为可靠。——夏洛蒂·勃朗特10.友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的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席慕蓉一、作者简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恩格斯(1820-1895),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7年中学未毕业就被迫经商。1837年起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44年在巴黎与马克思相见。1846年与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共同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参加共产主义同盟。1889年领导建立了第二共产国际。1895年8月5日在伦敦逝世。作品:《共产党宣言》(同马克思共同起草)、《资本论》(同马克思合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德国农民战争》等。二、背景回放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当时参加葬礼的有:恩格斯,马克思早年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的两个老同志列斯纳和罗赫纳,从法国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还有两位著名的科学家——化学家肖莱马和生物学家雷伊·朗凯斯特等。马克思的朋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敬献了花圈后,恩格斯就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所做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三、相关知识悼 词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话或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文体。悼词一般有四部分:①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②介绍去世者的简历;③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④给去世者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对去世者家属表示慰问。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繁芜(wú)      (2)浅尝辄止(zhé)(3)卓有成效(zhuó)(4)忌恨(jì)(5)诬蔑(wūmiè)(6)诽谤(fěibànɡ)(7)诅咒(zǔ)(8)悼念(dào)(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    (2)(3)(4)2.语境辨析法(5)近日荷兰一房地产商宣布与丹麦一家建筑公司合作,打造一个能生产所需能源和食物的自给(jǐ)自足的生态村庄,这在如何使节能环保从部分的研发走向系统的规划方面给(gěi)了我们很好的借鉴。(6)法院勒(lè)令他一年之内偿还银行所有贷款,他只好勒(lēi)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二、写准字形(1)    (2)(3)(4)三、用准词语(一)明确词义(1)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2)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开朗,开阔明亮。由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也形容原来不明白,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3)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4)满腔热情: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5)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6)卓有成效:卓,卓越,突出。有突出的成绩、效果。(7)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辨析正误]做事要勇于探索,不能浅尝辄止,要善于在繁芜丛杂的问题中发现规律,取得卓有成效的好成绩。辨析:“卓有成效”一般指较大的贡献,一般成绩不能用。另外“卓有成效”与后面的“好成绩”有重复之处。(二)易混辨析1.摸索vs探索填一填  今天,随着“神舟”上天、“蛟龙”入海,这一科技梦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摸索,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中国在科技探索领域定会走得更高、更深。辨一辨  摸索: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意在强调寻求过程的无助性。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意在强调寻求过程的深刻性。2.停止vs停滞填一填  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迟迟未见出台,致使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很多代理商因此停止或减少进货。辨一辨  停止:表示动作形为不再进行。停滞:因为受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这篇悼词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在革命理论和斗争实践两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他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悼念。全文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阅读课文第1、2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开头第一句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要如此具体地写出时刻呢?答:  参考答案:①这是在葬礼上的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马克思逝世的准确时间。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③这个具体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2.“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文中的“停止思想”能否用“心脏停止跳动”代替?答:  参考答案: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极度悲痛的心情。文章中不用“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头脑。3.如何理解“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句话?答:   参考答案:“空白”和“不久”这两个词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所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从而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4.第2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答: 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 参考答案:第2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先说马克思的逝世,并总领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颂,概括地揭示了马克思生前的伟大贡献,突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沉痛和悲哀的感情。二、阅读课文第6~8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5.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其中“主要的”指什么?答:  参考答案:“主要的”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也就是说,对比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他有着更为光辉的革命实践。“主要的”再次把马克思的功绩的表述推到一个新的高度。6.第7段第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答:  参考答案:第7段中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承接上文说马克思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追求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科学的“实际应用”,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是指导革命实践。引出下文他光辉的革命实践的事实,更印证了他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和执着的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7.“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其中“这样”指什么?具体包含哪些意思?(请分条概括)马克思对此抱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答:  参考答案:(1)“这样”指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2)具体来说有:①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争取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②使现代无产阶级第一次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③写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文章;④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开展工人运动;⑤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3)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拂去”。(4)表明了马克思对敌人极端蔑视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高度的革命坚定性。1.思想感情深沉含蓄这在第1段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但是,叙述的口吻又如此平静。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的巨大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完全带进悼词,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人物不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评述他的思想和事业,以便教育和鼓舞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这便决定了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2.语言准确生动第3段阐述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用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中的“繁芜丛杂”。“繁芜丛杂”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繁芜丛杂”极为贴切、准确,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3.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第一部分的第一层,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第二层用议论的方式阐述了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第二层的议论是在第一层叙述、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的。叙述、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使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悲痛之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多用叙述形式;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采用议论形式;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或修辞方法,抒发了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的真挚感情。叙述可以记清事实,议论可以阐明观点,抒情可以抒发情怀,三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演讲词的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如何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1.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如:记得上小学时,我看见姥爷和爸爸下象棋,觉得很好玩。于是我便缠着姥爷教我下棋。姥爷告诉我:“马走日,象飞田,炮打一溜烟,车四处奔驰,小卒一去不回还。”我就按着姥爷教的规则,学着下棋。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虽然我学下棋时间不长,但通过下棋我感悟出一些道理:下棋是两军对垒,双方斗智斗勇。下棋要统观全局,周密运筹,稳扎稳打,才能克敌制胜。棋盘不仅是战场,而且又像是人生舞台。颗颗棋子站的位置不同,履行的职责也不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人也应该如此。我非常赞赏小卒,他们虽然地位很低,但踏踏实实,只前进不后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遇到困难不退缩。我们不是正需要这种精神吗?文章先详细记叙自己怎样和姥爷学下象棋,在此基础上,小作者阐发议论——“通过下棋我感悟出一些道理……棋盘不仅是战场,而且又像是人生舞台……我们不是正需要这种精神吗?”这样,文章的立意就显得十分深刻,耐人寻味。2.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每当放学后,经过老师的窗前总会看到老师们在电灯的陪伴下认真地批改作业、备课。有时,为了使我们可以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扎实,老师甚至不惜花费很长时间去做模型。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对勾以及每一个红叉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他们呕心沥血,他们甘为人梯,他们清贫一生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给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老师们是一支不起眼的蜡烛,默默燃烧的蜡烛,他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材。老师是无私的,他们配受一切赞美。3.在记叙中,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不管是记叙中的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记叙为基础、依据,以便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朝阳初升,一抹金色的阳光普照竹梢,高高矮矮的春笋挺着笔直的腰杆,笋尖的嫩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雾气在竹林里慢慢浮动,像轻轻飘动的羽纱……这竹林晨景,使我沉醉,使我留恋!夏日晚上,我总喜欢约几个小伙伴搬上竹椅,坐在竹林中,听爷爷讲当年新四军以竹林为掩护打鬼子的故事。这时,月色溶溶,竹影婆娑,凉风徐来,沁人心脾。爷爷的烟袋头上时隐时现的一星光亮,更是给幽深的竹林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有人说竹子是“钢骨虚心”。我想,用这四个字来赞誉家乡的翠竹,歌颂家乡的人民,是再恰当不过了。在战火纷飞的年月,赣中人民利用竹林和敌人周旋,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诗篇!赣中人民可谓“钢骨”矣!现在,家乡的人民正对江州的竹器加以改进和创新,使它能进一步打进国际市场,家乡的人民,更是虚心进取的人民。作者在文中既有记叙又有描写、抒情、议论,歌颂了竹子“钢骨虚心”的品格,赞美家乡人民的创造精神,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挥墨自如。请以“秋”为题写一个片段,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200字左右。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答: 示例:秋朋友,到农家的菜园里来吧,这里是秋季里最热闹的地方。鼓鼓胀胀的豆角一串串挂在架上。苞米顶着几只“金钗”,头昂得高高的,绿色的“衣带”在风中飘呀飘,浆多粒大的苞米娃娃被紧裹在小被里,只露出帽子上的红丝线。西红柿更不逊色,撑得圆滚滚的,水灵灵地反射出光泽,红的娇艳,黄的热烈。它们像爱美的小姑娘,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把一夏天积攒的颜色都拿了出来。乍一看,还以为开了满株小花朵呢。看到这繁盛的景象,又有谁会把它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联系起来?又有谁会想到从前这里的荒凉萧瑟?从前这里没有这么多人居住,有的只是无尽的荒草甸。每到秋季,天地一片干黄,没有了蝴蝶的舞姿,没有了蚂蚱的欢跳,只有成群的蚊蝇在空中聚散,没有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秋天会如此生机盎然。创造这奇迹的正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们,他们从山上取来沙土,垫平了草甸,又开辟了田园,建起了房屋。养育人们的是自然,而改造自然、装点自然的是人们。考点对接理解文中重要句段的作用这篇演讲词中使用了很多过渡句和过渡段,这些句段在文中承上启下,把马克思一生的各个阶段突出的贡献连缀在一起,使整篇文章水到渠成,浑然一体。如何把握和理解这些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也是高考设置考题的角度之一。理解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就是从文章整体出发,把握一些重要的句子在内容表达及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把握一些段落在表达中心、安排结构、抒发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正确地理解句段作用,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可以提高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这里所说的句段是指出现在文章中的重要句子、段落或出现在文章开头及结尾的句段等。分析这些句段,一般从内容上、结构上和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四堡雕版冯骥才  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⑫那么,谁救四堡呢?(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注] 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答:   解析:本题考查散文中某一段的作用。文章开篇写作者原有的对四堡雕版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第②段介绍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让人们对此有所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介绍了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发展与传承,表达了作者对建安雕版文化的喜爱和敬意,这也是四堡雕版的文化背景。答案:①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②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解答句段在文中的作用类题目的3个思考角度1.从内容上分析在不同的文体中,对句段的作用理解应各有侧重。在记叙文中,主要表现为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常表现为揭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在说明文中,大多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2.从结构上分析句段在文章的不同位置,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文章开头的,有起总领作用;在文章中间的,有承上启下、标志思路的作用;在文章结尾的,有总结作用。3.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在某些文学色彩浓厚的文章中,有些句段还有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要想充分理解句段的作用,还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种句子的分析。一是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二是中心句和点睛句。三是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四是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五是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六是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朋友们: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连结在一起了。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佳作赏析] 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于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她的一生表现出了极其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主要追述了燕妮·马克思艰难的一生和欧洲革命发展的历程。燕妮·马克思与她的丈夫始终站在一起,为欧洲工人阶级运动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恩格斯对这位杰出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弗·恩格斯发表于1881年12月5日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时间:40分钟 满分:40分)一、语言表达专练(28分)1.下列句子横线处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________。(2)世界金融危机使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陷入困顿,________不前。(3)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________和最受诬蔑的人。A.探索 停止 忌恨B.摸索停滞忌恨C.探索停滞记恨D.摸索停止记恨解析:选B “探索”和“摸索”都有多方寻求的意思,对象都可以是道理、真理、规律、方法等。但“摸索”着重指方向不明、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试探着一点一点地寻找,对象往往是方向、方法、技术、经验等;“探索”着重指为解决疑难问题而多方寻求答案,试图发现或求得隐藏的事物,比“摸索”更自觉,更进一步,对象往往是奥秘、原因、实质、本质等。“停止”指动作行为不再进行;“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记恨”指把对别人的怨恨记在心里;“忌恨”指因忌妒而怨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村居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贴近群众的一线,要在繁芜丛杂中找到符合大多数群众利益的需求。②这种思维训练能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视野,使他们时时有豁然开朗之感。③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膳食要荤素搭配,营养平衡,对大鱼大肉只能浅尝辄止。④运河文化孕育出来的人物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比较典型的有武训、张自忠、范筑先等。⑤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崭露头角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⑥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为世人展现出了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A.①②④       B.①④⑥C.②③⑤D.④⑤⑥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解析:选A ①繁芜丛杂: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此处使用正确。②豁然开朗:由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此处使用正确。③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此处望文生义。④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此处使用正确。⑤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此处不合语境。⑥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适用对象不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与西方经济学比较显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更合理、研究方法更科学、研究目的更崇高,我们更加有理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充满自信。B.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不寻常的友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关于友谊的故事,而马、恩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C.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和贫困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大家从骨子里挖掉了“穷根”,让井冈山率先脱贫。D.解决民生困难、聚焦发展重点,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光时刻”,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关注,牵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解析:选B A项,成分赘余,删去“根据”和“显示”;C项,介词残缺,在“广大党员干部”后面加“以”;D项,搭配不当,把“关注”改为“目光”。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买票进入海格特墓园,沿主干道往东走几分钟,马克思墓地就赫然呈现于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马克思夫人燕妮、马克思本人、马克思外孙哈里·朗吉特、马克思家的佣人海伦·德穆特和马克思的女儿艾琳娜·马克思。①其上镶嵌着白色大理石墓碑②白色大理石墓碑镶嵌于基座正面中央位置③青铜铸造的马克思头像放置于墓碑之上④墓碑中间部分雕刻着合葬于此的五个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日⑤这个墓地有着比普通人高一大截的花岗岩基座⑥他们按逝世的先后顺序由上到下排列A.③①④②⑤⑥B.⑤①⑥③②④C.⑤①③②④⑥D.③①⑤⑥②④解析:选C 通读语段发现,⑥句与横线后的句子衔接最紧密,排除B、D两项;再观察其他几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①句中的“其”指的就是基座,承接⑤句而来,可以排除A项,所以选择C。5.下列关于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A.“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一词用来比喻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表明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B.“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该比喻旨在赞颂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C.“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热烈赞扬马克思的伟大发现。D.“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把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者的“诽谤”“诅咒”比喻成“蛛丝”,以此表现敌人的无能和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解析:选B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不是比喻,而是类比。6.用“马克思”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答:   参考答案:马克思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天才,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他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7.古今中外,有很多伟人对我们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请同学们仿照例句的形式再写两个句子。(4分)例句:马克思的影响,不只在于他那深刻的思想,还在于他那最美好的梦想。答:    参考答案:①屈原的影响,不只在于他那浪漫的文学情怀,还在于他那深沉的爱国情怀。②鲁迅的影响,不只在于他那犀利的文笔,还在于他那伟岸的人格。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所有人还是喜欢听好话。打开微信,点赞比比皆是。朋友圈、微信运动、公号爆款文章是点赞“高发区”。微信用户除了给家人、好友、同事、领导的个人动态主动点赞,也经常被动“点赞”,比如碍于情面,给朋友孩子的比赛拉票而点赞……其中,被所谓的“好友”求赞最常见。可见在当下社会,微信点赞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必备手段,也是延续多年人情世故的有效方式。既然这样,那么当别人需要微信点赞时就应点赞。①并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听好话。②  。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③  。解析:当下社会,“微信点赞”确实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个人交往必须具备的手段,离开了它,人际交往也能进行。语段的推断过于武断。当别人需要点赞时,只要是合法正当的健康的内容,微信点赞是可以的;反之就不能轻易点赞。语段的推断不够科学。参考答案:②微信点赞不一定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必备手段 ③当别人需要微信点赞时不一定就应点赞二、阅读理解专练(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2分)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朋友们: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出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连在一起了。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的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的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之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于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她的一生表现出了极其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而感到遗憾。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马克思被政党反对而在敌人面前陷于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时,燕妮和马克思两人用蔑视来对付敌人,这样才减轻了他们内心的痛苦。B.燕妮承受的苦难有:流亡的苦难,痛失孩子的苦难,遭受诬蔑、孤立无援的苦难,遭受监禁的苦难。C.燕妮生前承受了苦难,但去世后得到了“补偿”: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和美洲。D.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最先参加了斗争,开始补偿燕妮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解析:选B A项,“才减轻了他们内心的痛苦”错,原文说“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C项,“去世后得到了‘补偿’”错,原文说“她生前终于看到……一个又一个国家”;D项,“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错,原文说“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对燕妮·马克思这位杰出的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B.恩格斯定义燕妮·马克思是位“品德崇高”的女性,是因为燕妮·马克思“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C.马克思在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后,与燕妮结婚,不久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从此两人患难与共,共同抗争。D.本文将议论、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且以议论为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2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学案E.本文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悼念和惋惜之情,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沉痛压抑。解析:选AB C项,“与燕妮结婚,不久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错,他们是在《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后结婚的;D项,“以议论为主”错,本文“以记叙为主”;E项,“沉痛压抑”不准确,应是“沉痛却不压抑,有激励作用”。11.燕妮·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体现在什么地方?(4分)答:   参考答案:①与马克思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②有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21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