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众望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提纲2018年9月18日编制人:李成华课时:2课时(总第25-26课时)审核:课题:6.敬业与乐业班级:九()班姓名: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演讲词口语化的特点;2、积累经典语句和格言。【重难点】1、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理解“敬业”和“乐业”的含义。2、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求知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一、新课导入古今中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无限热爱的人。比如,白求恩,他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职业精益求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诺贝尔,他全心研究炸药,自己多次在实验中死里逃生,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不放弃,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炸药。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今天这篇文章《敬业与乐业》将会告诉我们答案。二、基础知识1、作者及作品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世称二人为“康梁”。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有删改。本文是梁启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3、初读课文,标注生字,通过查找工具书认准读音和字形:承蜩()佝偻()()亵渎()()骈进()层累()赦免()解剖()教诲()罪孽()拣择()旁骛()强聒不舍()百丈禅师()4、词语解释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
言行相顾:心无旁骛:强聒不舍:主一无适:专注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3、这三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有业”是前提,“敬业”是根本,“乐业”是境界。4、根据以上问题,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一(1):揭示全篇的论述中心。二(2-8):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三(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2、理解“敬业”和“乐业”的含义。3、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求知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合作探究】1、文章开头引用《礼记》里的“敬业乐群”和《老子》里的“安其居乐其业”有什么作用?明确:揭示题目来源,进而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2、第3段中引用孔子的话属于什么论证,有什么作用?明确:道理论证。通过引用孔子的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无业的危害,并从反面论证了“有业之必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第4段列举百丈禅师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百丈禅师的例子,并引用其言论,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人应该有职业并要不断劳作,再次证明了“有业”的必要性。4、第三、四段整体来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对比论证。第三段从反面论述“无业”的害处,第四段从正面论述“有业”的重要性。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有业之必要”的观点。5、第5段中两个“简直”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连用两个“简直”强化语气,强调了他对“没有职业的懒人”的鄙视和厌恶程度之深。6、第6段中“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句话有何用意?明确:“没有不是”表示双重否定,鲜明而肯定地陈述作者对职业的观点。7、第6段中说“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举例论证。举当大总统、拉黄包车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8、第7段中作者引用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名言属于什么论证?其作用是什么?明确: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的名言,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从而增强了论据的权威性。9、第7段中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具体分析参见练习册答案第37页)10、阅读第8段,并为本段中心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明确:(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放弃,并乐在其中。11、阅读最后一段,谈谈该怎样理解“人类合理的生活”?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第二、对于所做的事情应该心生敬意,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积极投入地去做好它;第三、学会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一味地叫苦,要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课题:敬业与乐业(堂测堂练)班级:九()班姓名:_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1、本文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请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参见练习册第19页2、现在有些学生总说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埋怨学习太苦太累。针对这种现象,请你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写几句话规劝他们。明确:参见练习册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