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教学设计(杜村中学 闫慧英)一.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2.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3. 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4. 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5.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三.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2. 教学录音及设备。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四. 教学安排: 四课时五. 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2. 品悟法。六.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二课时】复习上节课的字词导入。(一) 提问:本文从文体上看,既是一篇演讲辞,更是一篇议论性较强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那么什么叫“论点”?什么叫“论据”?什么又叫“论证”呢? 举例引导:(举班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做例子)小丘同学学习怎么样? ----------讨论的问题↓↓小丘同学学习认真,成绩好! ----------你的看法,观点↑↑小丘同学上次月考成绩总分760分,排名第一。------依据,事实(二) 像上例中,你对某一个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或观点,在议论文中,就叫做“论点”。用来证明你的观点的材料和依据,就叫做“论据”。而运用那些材料和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过程和方法,就叫做“论证”。(板书议论文三要素)(三) 文章标题为“敬业与乐业”,那么,它是讨论关于什么问题的呢? 试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对职业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课文第5段: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要敬业与乐业。)(四) 认真朗读课文,思考:1. 文中除了谈论“敬业”与“乐业”外,还谈论了什么问题呢?(有业)(课文第3段: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2. 根据作者先后所谈论的问题,将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第一层(1--5)有业; 第二层(6--7)敬业;第三层(8)乐业。(五) 赏析第一层:仔细朗读(1—5段)1.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找了哪些材料依据?(1) 孔子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2) 百丈禅师的故事:“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2. 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3. 请你再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1) 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2)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 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4) 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六) 课时小结1. 本节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2. 领会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导论证“有业之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