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九年级语文第五课练习 人教实验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敬业与乐业 九年级语文第五课练习 人教实验版

ID:1152458

大小: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敬业与乐业九年级语文第五课练习维度A基础知识一、基础字词(一)重点字识记旁骛     佝  偻     承蜩     倘  若   亵  渎     骈  进   强聒不舍     (二)重点词语掌握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主眼:   理至易明:   征引:   一点不旁骛:   亵渎:   层累:   骈进:强聒不舍:二、文学及文体知识(一)文学知识本文作者是,他字,号,又号。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与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变法”。其著作编为。(二)文体知识演讲是以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2、思路清晰,。3、感情充沛,例证动人。4、语言准确,。三、课文掌握(一)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这一论点作者谈了几个问题,分别用文中提到的一个词语来概括。答:(二)怎样理解“业”的含义?答:(三)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答:(四)“合理的生活”指什么?答:(五)本文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答:四、背景介绍《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维度B能力提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①”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②”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1、 拓展填空本段中①②所引的话出自,具体而言,分别是其中的篇和篇。这是一部记录的体的书,是我国封建文化“四书五经”中的经典著作。四书是指、、以及后来补入的。五经是指、、、、。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孔子认为难以教诲的两种人的特点。第一种人:第二种人:(二)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的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乎这些道理。1、这段引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答: 2、曾文正的话在民间还有一句俗话也是表述的同一个意思,这句话是: 维度C探究应用梁氏“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观点,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中,还适用吗?人们在求学、选择职业上更多地考虑的是哪些因素,你想过自己的未来吗?客观地评价一下他的观点,再和自己做一次心灵的真实的对话,书写一笔未来。 维度A基础知识一、基础字词(一)重点字识记wù;gōu;lóu;tiáo;tǎng;xiè;dú;pián;guō(二)重点词语掌握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主要的着眼处;道理极容易明白;引用;意指专心致志,一点不分心;轻慢,不敬;重重叠叠的层次;一同前进;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 二、文学及文体知识(一)文学知识梁启超;卓如;任公;饮冰室主人;维新;学者;康有为;戊戌;《饮冰室合集》(二)文体知识口语表达;自己观点;阐明理论观点;针对性;节奏明快;形象生动三、课文掌握(一)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围绕这一论点,作者先后谈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二)“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三)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放弃官本位的文化,放弃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职业观。这里有梁氏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四)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五)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例子略四、背景介绍略维度B能力提高(一)1、拓展填空《论语》;《阳货》;《卫灵公》;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周易》;《乐》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孔子认为难以教诲的两种人的特点。第一种人:不思上进,只求温饱,懒惰的人第二种人:不讲道理,耍弄小聪明,不虚心的人(二)1、大量引用经典和格言,运用这些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本段中运到了《庄子》里的典故,庄子、孔子以及曾国藩的话来服务于作者观点的论述。2、这山望着那山高维度C探究应用梁氏“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观点,有他特有的时代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今天,我们从事职业的前提,还应该有对所有职业都尊重的看法,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必要条件。然而时代也已经不是梁氏所处的那个时代了,职业选择从求学时代就已经有了划分,专业性比过去得到突现。因而,兴趣和专长成了许多人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另外,谋生的难易也是人们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一个条件。社会地位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令人追逐,因而职业中有了“蓝领”、“粉领”、“白领”甚至是“金领”的区分,这些都诱惑着人们对于职业的选择。维度C探究应用(二)(13分)自信,在人的事业中具有怎样的力量呢?郭沫若说:“一个人总要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达尔文在童年曾发誓说:“我长大以后要搞清每一棵鹅卵石的来源不可。” 可他小时候成绩一般,他父亲认为他是个天资平庸的孩子,大了不会有多大出息;校长认为他不务正业,常常训斥他。但是,他很自信。经过几十年坚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成了进化论的奠基人。再如,斯蒂芬逊,因家境贫寒,十七岁还是个文盲,十八九岁开始与七岁的小孩在一起学习小学课程。尽管受到许多人嘲笑,但他却始终不气馁,发愤苦学,不也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了吗?要想成才,自信是不可缺少的。1.本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应作“”“”应作“”2.选段的论点应该是()(3分)A.自信,在人的事业中具有怎样的力量。B.困境,能造就人自信的品格。C.人的自信品格是在困境中磨炼出来的。D.要想成才,自信是不可缺少的。3.为了证明论点,选段选取了几个论据,请简要的加以介绍。(3分)4.本文的论证方法是()(2分)A.摆事实B.讲道理C.既摆事实又讲道理5.划横线的句子是(),其作用是。(3分)A.设问句B.疑问句C.反问句D.祈使句(三)读书与做人(14分)(1)人生是这样丰富,人生是这样辉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仅有自己的一点经历是不够的要想充实大脑,就要靠读书了。(2)读书,谁都知道是好事儿,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儿。(3)我喜欢小说。小时候常读中国的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也爱读外国小说,比如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这些书对我人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4)读书最重要的是从中可以学到知识。现在的知识多极了,从计算机一直到航天科学,包括种地都属于知识的范围。记得30年代我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有一位教文学的叶教授,他就是什么书都读,那个时候就开始研究宇宙。我很诧异。叶教授说,一个搞文学的人需要具备广学的知识通过博览群书,就可以得到你生活之外的一大部分知识。(5)读书一方面要读得广,读得博,另一方面要敢于探险,人家没有看过的书我也要读,还要读得深。中国有种老的说法中“读书破万卷”。这本书你不仅读过了,而且从中还悟出了许多道理。所以,有些书必须细读,并不是要读成什么专家,而是要从中悟出道理,找到动力,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帮助,这可说是读书的要义。(6)人的灵魂本身不喜欢浅薄、庸俗、无聊,它永远在追求最高尚的东西。鲁迅先的在小说,你懂得当时旧的社会的残酷、黑暗、卑鄙,给你一种动力,鼓舞你向上,像阳光照进来一样,世界两亮了起来。碰到了就会得到一种力量。然而,好书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还需要用心去发现。(7)巴金说:读书就得有用。巴金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佩服的老师,我跟他认识了半个世纪以上。巴金从头到底一直都说真话,就是由卢梭的书引起的。《忏悔录》大家都读过,对有的人影响不大,巴金却得到了大益处,影响了他一辈子,这好比达到了一种境界。(8)我已经83岁了,现在回想起来,最懊悔的是,读书没有读专,读过之后真正用到的也不多。面对年轻的中学生朋友,我希望你们要从中学就开始想: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有怎样的益处。要读书,读好书。要在好书的引导下,做一个大写的人。“人”这个字,就这么一撇一捺,但要真正做一个大写的人却不容易。1.“读书破万卷”的意思是,这是杜甫的一句诗,其原诗的下一句是。2.“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而又复杂的事儿”,为什么说读书是一件“既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呢?” 3. 中谈到作者读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它们的作者分别是: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5.第(6)自然段举鲁迅小说的事例,是为了论证读书的一个作用是第(7)自然段举巴金读书的事例,是为了论证读书的另一个作用是6.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7.下面句子加点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通过博览群书,就可以得到你生活之外的一大部分知识。(二)1.“棵”应作“颗”“坚”应作“艰”2.D3.运用了三个论据:(1)引用郭沫若的话论证人要自信;(2)用达尔文成功的事例论证自信的重要;(3)用斯蒂芬逊的成功论证自信的力量;4.c5.C,加强语气,进一步表明斯蒂芬逊因为自信而努力,最终取得成功。(三)1.读书超过万卷,形容读书很多下笔如有神2.随便读书简单,选拔有益的,读后对人生有用的都是复杂的。3.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4.读书可以学到知识,理解人生,学会做人5.给人动力,给人力量读书有用,可以影响人6.道理论证、举例论证7.不可以,个人生活之外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读书得到的,但也有些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体现语言的严密性。文明无价去年春天,当我在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新闻时,还颇为吃惊:大连渔业集团花了三百多万元修建草坪,美化环境,总经理提前20分钟对员工上班进行观察,发现35位职工领着孩子踏草坪而过,只有两人带着孩子绕草坪而过。为了培养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这位经理当即决定,给两位没有踏草坪的职工每人奖励2万元。当时我想:这么大的投入和这样的奖励值么?当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大连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时,我才醒悟过来:值!因为文明无价。现在看来,那种认为搞城市美化、绿化和各种文明建设不如把钱用来建工厂和改善生活的想法是目光短浅了。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城市文明是最好的引资招商广告。市容环境优美了,市民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好转了,城市的吸引力就会大增,就会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事实正是这样。一位曾在中国生活过的日本商人想在中国上一个废铝再生产项目,他的儿子首选的城市是大连。可是这位商人直摇头,说:“大连我去过,那个城市太土气!”可是父子俩来到大连实地考察后,大连的变化使得老商人瞪圆了眼睛,一遍遍地问儿子:“这是大连吗?”当即拍板,在大连投资上千万元人民币搞项目。一位韩国客商本来准备向某一城市捐赠15万元人民币的人行道树坑保护罩,通过这一公益事业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宣传。可是,当这位客商途经大连,目睹了一尘不染的街道和彬彬有礼的市民时,连呼“发现了新大陆”,当即决定,将这笔钱移至大连。最新统计资料表明,1996年大连外商投资比上年同期合同额增长67.7%,协议外资额增长47%。仅就这些而言,你还能说文明建设不值吗?文明无价。谁不愿自己的城市变得花园般美丽、宁静和温馨呢?而这美丽、宁静和温馨和环境,又反过来陶冶我们的情操,促使我们变成一群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文明的环境住着一群文明人。这是一种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良性循环。让我们都来下大力气促进这种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良性循环吧。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 答3、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一论证方法和哪些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2×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你们学校有很多人喜欢攀枝摘花、践踏草坪,你作为学校的环保员,要你写一块标语牌阻止他们,你应该怎样写他们最容易接受。请你写出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智者的四句箴言》,回答下面的问题(8)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样跟他们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就会变得平和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一会儿,说:“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着:“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默默思索着,回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你留着以后慢慢品味吧!”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话:“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后来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年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摘自《200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1、如果你是这位少年,你如何理解“智者”的第二句话,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答:                                                                                               2、作为小说,在情节上应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读过本篇小说后,你认为有高潮吗?请简述。(1)答:                                                                                                       3、年长智者、少年后来也成了智者,他的“智”在哪里?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 答:                                                                  4、读这篇小说,总觉得有不少的名人名言在脑海萦绕,你是否也有此感觉?如果有,请写出一句名言来。(要符合小说中的情节)(1) 答:                                 5、少年问“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他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还叫“简单”吗?谈谈你的理解。(2) 答:                                                                                                  (二)阅读《孝心无价》,回答下面的问题(22)①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好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的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有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②我也不喜欢父母卧病在床而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③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④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的深深的挂念。⑤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情。我们就永远无以言孝。⑥有一些事情,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也无法弥补。⑦“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⑧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块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只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⑨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⑩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1、作者在第一段中对“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中的“学子”持怎样的看法?(2)答:                             2、第二段中,作者认为“对生命的大不敬”,具体指的是什么?(2)答:                             3、第六段中,作者说“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答:                             4、请仿照“‘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这样的句子另两个句子(喻体不能与文章中的句子重复。)(2×3)答:①                             ②                           5、第九段“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一句中,“它们”具体指哪一段所写的内容?为什么说他们等值?你认为还可以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孝心?(3×2)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 所用的论证方法有:       、      、       。(3×1)维度C(10)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后面的问题。(10)责任①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②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肩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和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③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④偿还的代价是三十九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⑤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泣,因为这是他的责任。⑦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⑧愿我们所有的人们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1、 文题“责任”是本文所论述的范围,你能看出作者的主张是什么吗?(1)2、第①段去掉行不行?为什么?(1)3、概括出③④段所写的内容。(2)4、选文中③④段与⑤段有怎样的关系?(2)5、⑤段中直线的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极富哲理,请你也围绕“责任”这一话题,运用对比写出几句话来。(2)6、在第⑥段中另加一两个事例以证明文章论点。四、阅读《文明无价》,回答后面的问题(10)1、文明无价(2)2、通过举事实,即一个相关报道引出作者对文明无价的判断(2)3、事实论证,论据包括报纸上的新闻,一对日本投资商父子的投资过程,大连城市投资率的发展变化这些事实论据(2×1)4、让我们都来下大力气促进这种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良性循环吧(2) 5、把美丽留在校园吧,我们每一个人才能更长久地拥有它们。(2)五、作文略维度B(30)(一)阅读《智者的四句箴言》,回答下面的问题(8)1、“这样是不是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2)2、有。这个高潮就是两人的第四句对话,特别是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1)3、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2)4、如:“留住快乐,忘记烦愁,这就是我们找到快乐生活的秘诀之一”-罗兰 “与别人分担忧愁,忧愁就减轻了一半,同别人分享快乐,快乐就增添了一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1)5、要求:符合小说中的情节,言之成理即可。略。(2)(二)阅读《孝心无价》,回答下面的问题(22)1、作者认为那样的学子是一个自私的人。(2)2、是在老人行将就木时,将他对人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就是对生命的大不敬。(2)3、含义:有些东西是可以失而复得的,而有些东西(如生命)却是一去不复返、无法挽回的。(2)4、略(2×3)5、①“它们”具体指第八段的内容;②等值是因为它们都是孝心的体现;③列举孝心的方式略。(3×2)6、中心论点是:孝心无价。(1)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3×1)维度C(10)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后面的问题。(10)1、责任是每个人都必须背负的,愿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1)2、不行,它事实是在用名人的话来为我们解释什么是责任,同时,在结构上也起到了开头破题的作用,因此不能去掉。(1)3、通过一个破产银行家的故事,告诉我们责任的伟大与艰辛,责任确实如岩石般冷峻。(2)4、通过三、四段讲述的这个故事得出五段提出的结论,责任是一种考验,通过考验的人,可以在历史上永远留下他的名字,而逃匿的人终不会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2)5、责任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笔财富。拥有责任的人,不论他劳碌终日还是悠闲而忙,他拥有他每天所必须要做的事。没有责任的人,却永远无法体会到充实的快感,他享受在生活里,却没有为之而付出,体会不到收获的乐趣,这种享受的快感是空虚。没有责任感的人,是生活得没有目标和意义的人。(2)6、我们也知道那个在烈火中被烧死却不能吭一声、动一下的年轻人,因为他知道,匍匐在那里进行埋伏是他的责任,他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宁愿被这意外的烈火烧死,也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只求自保。花瓶与木桶⑴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⑵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⑶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⑷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 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⑸这位极善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⑹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⑺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的身边淘气地溜走时,我们拥抱过它吗?⑻没有!就因为迟钝!⑼如此看来,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⑽有位奥地利医生叫奥斯布鲁格,他父亲是个卖酒的,为了判明高大的酒桶里还有没有酒,这位父亲经常用手在桶外头敲敲,然后由声音判定桶里还有多少酒,是满桶还是空桶。父亲的这一做法启发了他,他便由此推论,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医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听,不就可以由声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吗?于是细细钻研,认真总结,终于发明了著名的诊病方法———叩诊。⑾有人更聪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怪不得人们常常大声疾呼要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原来其意盖出于此。⑿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瓶里有,桶里也有。13、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答:。14、第⑼段“如此看来”中的“此”指代什么?答:。第⑾段“原来其意盖出于此”中的“此”指代什么?答:。15、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答:。16、“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对待学习工作应采取什么态度?答:。17、第⑼段“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暗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答:。13、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要做生活的有心人。14、花瓶碎了木桶理论15、比喻论证16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17、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从中吸取教训,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