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并积累所引用的经典、格言,体会演讲词语言的特点。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观点和材料。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来阐明观点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以读促思。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运用事例和道理来证明观点的。2.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所提出的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之间的关系。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3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思考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导语:在一次奥运会中,马拉松比赛庆祝胜利的典礼早已结束,坦桑尼亚的选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进了已经几乎空无一人的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他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周,跑到了终点。著名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这个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敬业和责任的深刻内涵,同时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敬业与乐业》就是宣讲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篇文章,这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职业学校对在校的学生所作的演讲词。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展示课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图片素材。【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1.作者所认为的“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样的生活?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3.划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间起过渡联结作用的语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全文思路。(三)深入探究,领悟品味教师出示问题,引导进行品味。3
1.作者在论证“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这些观点的时候列举了哪些例子?讲了哪些道理?2.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格言,找出并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这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3.品味本文演讲和口语特色。(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时,怎样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的?还有哪些语句如话家常?(2)作为一篇演讲稿,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很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设计意图】1.通过分析作者证明观点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理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联,从而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2.通过品味语言,了解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四)质疑问难,思辩拓展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文中作者在谈到“要乐业”这个观点的时候写到“‘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我们的身边也常常听到同学抱怨“学习好苦啊”,如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劝导他要乐学。2.文中作者认为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是同一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不同意见的小组拟定一个简单辩论提纲,展开辩论。3.小组内交流:你未来的理想职业是什么?你将怎样对待这份职业?【设计意图】1.通过解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2.让学生能尽情地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在思辩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五)布置作业对家人或熟悉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自己职业或学习的态度,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将责任和趣味统一起来的人。【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人的职业观,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