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第四册二年级下册第17课认识身边的树表格式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课本的第一幅画,选用了法国画家莫奈的《白杨树》组画中的一幅,其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这幅绘画及白杨树的特点,渗透任何一幅成功之作,都需要画家进行深入的观察,付出巨大的努力。第35页选用了四幅学生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绘画内容可以是一种树,也可以是几种不同的树;可以用一种颜色的线来表现,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来表现;对树冠和树皮上的花纹,可以用写实的表现方法,也可以采用概括、夸张的方法来表现。课后还可以开展以《保护环境,走进绿色》为主题的活动,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讲讲自己的创作过程,以及自己了解的有关树木方面的知识和如何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校园里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应会: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五)学习材料图片、课件、油画棒、颜料、彩笔等。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意图教师学生1.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到操场。分组站好。准备上课。教学活动教学意图教师学生
2.观察写生由远及近地观察校园里的树。不仅看,还可以动手摸一摸。提示:(1)观察顺序由整体到局部,先概括再具体。(2)对于两种不同的树木,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找出其不同的特点。(3)就是同一棵树,因各自观察角度不同,其姿态也不一样。(4)在观察的同时学生之间可展开讨论。学生写生。3.交流(回到教室)(1)展示交流。(2)学生互评。认真地按老师的提示去观察树的不同特点及枝干、叶子的生长规律。通过观察,分析树干上纹理的规律,体会其有秩序的美感。欣赏树木特有的魅力,感受不同种类的树,并谈体会。学生写生。提示:(1)用画笔快速地描画出一棵或几棵树。(2)也可以画出树身某一部分的特写。(3)同时注明自己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疑问。互相学习借鉴,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通过观察,使学生对将要表现的物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提高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明确:要注意表现出其特点来。进一步提高对树的认识,树立自信。指出其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解决绘画中的主要问,进一步深化理解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附送: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第四册二年级下册第18课绘画中的节日表格式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为两页。第一页主要展现了不同民族庆祝节日的照片,及绘画作品《枣园来了秧歌队》,第二页则为五幅表现不同节日的儿童画。主要的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分析中学习其他小朋友在绘画中运用的方法,以及如何欣赏一幅作品的方法。(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应会: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家,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2)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3)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难点:(1)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2)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五)学习材料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绘画作品。二、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分析讲评作品总结(1)《吃饺子》与《火狗舞》(2)《龙舟》(3)《印尼朋友来中国》在这幅画中鲜艳的色彩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你想一想,你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又有多少有趣的事情要与我们分享呢?(课件中“画一画”的环节)谁来说一说,如果你来画节日中的活动,你会画什么呢?提出要求:用色彩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讲评学生作品:主要从色彩、表现形式上评价。小结:绘画是一个窗口,通过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幅作品又可以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此说,绘画是看得见的形象,是记录历史、传递历史的桥梁。用这种构图方法表现节日的祥和气氛。在绘画形式上主要用剪贴的形式。这位同学在选择纸材时非常注意色彩搭配的问题。众多的人物动态表现出节日中的热闹气氛。利用油画棒的特殊效果使画面有了一种动感。表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很有地域特色请两三名同学简单地说一说节日活动,启发其他同学。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作画。同学之间启发想法,开拓思路。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导入课题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课件)首先,请你们观看电视屏幕,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课件中猜一猜环节)(教师点击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课件中的看一看)(1)《火狗舞》:画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2)《腰鼓》:画面中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相比,哪个更夸张?画面中的色彩与生活中色彩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表现?(3)《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这是哪儿的农民吗?这些节日不但吸引了画家的画笔,而且还吸引了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的目光。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同学的作品吧。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泼水节。学生边说边用动作表现画面中人物的一些动作,让大家体会画面中人物的不同姿态,以及生活中的人物与绘画中的人物的区别,并回答相关问题。色彩的神秘感,火光映在人身上金灿灿的感觉。在画人物时的特殊表现形式。色彩上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人物的动势以及人物动作夸张的表现形式。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节日的喜庆祥和的气氛。毛主席和几个农民在画面的中间位置,醒目、显眼,所以成为画面的中心点。指明本次课的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辅垫。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学会怎样欣赏作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