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全套教材表现人物造型系列课程中的一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发学生联想,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夸张的表现方法,发挥想象力,快乐的创作出一幅大小比例悬殊的生动画面。二、教学目标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运用大小对比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2.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学习利用大小对比表现故事内容。(二)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过渡语:你读过《格列佛历险记》这本书吗?你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有哪些奇遇吗?教师总结:(1)格列佛刚来到小人国的时候,小人国的人们害怕他,有的人还向他的身上射箭。(2)但是格列佛却宽厚地原谅了他们,小人国的人们对他的做法非常感激。(3)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2.过渡语:假如你是巨人来到小人国,你打算做点什么呢?出示课题:假如我是巨人(二)讲授新课1.比较表现法(1)过渡语:你能想象格列佛有多高吗?
看!有个小人在格列佛手上玩呢,我猜想格列佛有10个小人那么高。(2)过渡语:你能猜出这个人是大人还是小人?教师总结:这个人能躺在吃饭的小叉子上可以看出是小人国的人了。这个人把蒲公英的杆当梯子,她可真小呀!(3)过渡语: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小人国,老师今天也请来了一些小人国的朋友,让他们与你桌上的用具比一比大小!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看出小人国的人很小呢?教师总结:看,这些小人儿在字典上翻跟斗,在铅笔上滑滑梯,可见通过对比的方法,就能让小人国的人显得更小了。2.放大局部表现法过渡语:这两张图片,是通过什么方法使人物显得很小的?教师总结:把我们的手和脚画的大一些,这种放大局部的画法能使对比更悬殊,使人物显得更小。3.启发创作(1)过渡语:格列佛来到小人国后遇到了许多事,他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帮小人国维护了和平。你认为格列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过渡语:是个热爱和平,善良的人。(2)过渡语:你现在已经是巨人了,想想我们和小人国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过渡语:小人儿到达森林中去游玩,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险境?你打算怎样帮他们?教师总结:小人儿迷路了,我们可以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如果遇到猛兽了,我们可以替他们抵挡。教师总结:小人国的桥坏了,我们可以把他们送到对岸。我们还可以帮小人国盖楼房、把小人运到山顶、阻止敌人攻击等。4.教师示范(1)过渡语:我想表现假如我是巨人,和小人一起堆雪人的情景。
(2)先画出我在堆雪人,再用对比法画出和我一起玩的小人儿,最后用鲜艳的色彩涂色。5.欣赏学生作品过渡语:说说巨人和小人之间的故事。(1)帮小人国的人民海底寻宝、和他们在游乐场里痛快的玩耍。(2)一起庆祝快乐的节日,一起在月亮上玩耍。(三)艺术实践(1)内容:请你发挥想象,画画假如你是巨人,你会和小人国发生怎样的故事。(2)要求:表现出大小对比关系,故事情节有创意。(四)课堂总结1.展示评价2.知识拓展(1)寻找身边的巨人过渡语: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巨人,边防的哨兵日夜保护着我们的安全,是我们最敬爱的人,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巨人,使我们体会到知识的宝贵,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巨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画画心中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