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诗经》二首
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3、共305篇。4、又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5、《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课文所选的三首诗作均出自“风”;“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文学常识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风雅颂赋比兴”称《诗经》“六义”。“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文学常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听朗诵卫风·氓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参考译文(1)有个青年笑嘻嘻,抱着布匹来买丝。其实他不是来买丝,而是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到达顿丘。不是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发怒,就把秋天定为婚期吧。(2)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远望青年所住的复关。看不见青年的到来,惹得我眼泪涟涟。见到了青年的到来,喜得我有说有笑。你用车子来接我,我把嫁妆搬男家。
(3)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润泽。唉呀斑鸠呀,不要贪吃桑椹。唉呀姑娘呀,不要对男子迷恋。男子迷恋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迷恋爱情,是不可以解脱的。(4)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二心。男子的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二意。
(5)我多年来做媳妇,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当。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我施以虐待。兄弟不知道我的处境,见我回来都在讥笑。我静心想一想,自身感到很悲伤。(6)本想与你百年偕老,但如今这样的心愿却使我怨恨。淇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少年时代多欢乐,有说有笑真和悦。当年誓言多诚恳,不想现在变了心。违反誓言不念情,就让这场爱情了结了吧。
◆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一男子求婚,女子许婚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二男女恋人相思、结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四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绝婚变恋爱
◆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恋爱婚变决绝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强◆诗歌意象理解:《氓》诗中三处写淇水有何意味?送子过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沉醉爱河心如帷湿回头是岸
内容总结《卫风.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悔恨感情,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女主人公婚前:生活幸福婚后:受尽屈辱氓婚“氓之蚩蚩”前“信誓旦旦”婚“二三其德”后“至于暴矣”热情、温柔、纯真。刚烈,认识清醒用情不专、暴虐没有责任心写作手法——对比:男女主人公婚前后的对比。心情急切、热烈
◆涵咏诗句:诗中如何描写热恋中的男女的表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第一章(男):方式含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第二章(女):感情外露写作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
写作手法——比、兴比:“以彼物喻此物”,即打比方。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女子因经历苦难、悲惨的生活而失去了青春的光华及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应如何看待诗中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学习本文之后,谈谈你对爱情婚姻的看法.自由讨论
讨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参考意见: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1“士”变心说:“不见复关”“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2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古今爱情观差异。3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穷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经济之上。4年老色衰说:“三岁为妇,糜室劳矣;夙兴夜寐,糜有朝矣”
◆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对对方的责任。◆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时间在流动,那生活也是流动的,生活需要创新。时刻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乐趣,摄取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在许多雷同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新意,那样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厌倦,才不会对身边的人厌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正如太阳,每天清晨它都从东边升起,但每个日出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拓展阅读阅读舒婷的诗《致橡树》,把握其中的女性形象,体会它的主题思想。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只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致橡树
《致橡树》赏析《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