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了解《诗经》和古诗鉴赏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诗中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三、德育 以四首诗为载体,了解作品所反映的人民生活形态,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社会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社会形态特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时光匆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遥远的过去,我们总有这样一种好奇心:想知道我们的祖先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劳作,战争来临时他们是如何面对,和平安适时又是如何把酒言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这四首诗,穿越遥远的时空,走近他们的身边,聆听他们的心声。(板书课题) 二、了解《诗经》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诗经》的了解,教师作补充总结。 (投影)并让学生勾画课本“相关链接”。 《诗经》,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家的民间歌谣。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事。 比:借物托情。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诗经》“六义”。 三、教学《氓》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2)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投影以下字,让学生注意其读音。 氓méng蚩chī愆qiān将qiāng垝guǐ垣yuán筮shì咎jiù陨yǔn徂cú汤shāng渐jiān罔wǎng靡mǐ夙sù咥xì隰xí泮pàn
3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如: 言: 言既遂矣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静言思之句中语气词,无实义。 通假字: 于通“吁”,于嗟,叹息。 泮通“畔”,边岸。 说通“脱”,摆脱。 4注意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如: 以我贿迁古义:财物,本文特指女子的嫁妆;今义:用财物买通他人。 三岁为妇古义:多年;今义:三年。 5整体把握课文。 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后,明确:《氓》全文共六章,是按“恋爱——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的。 板书: 恋爱(一、二章) 婚变(三、四、五章) 决绝(六章) 提问:作者运用第一人称顺着婚恋三部曲的顺序来写,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明确:回忆和对比。 6处理难点。 让学生分组分章节朗读,思考从不同的章节中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这一部分可以放开让学生边读边讨论) 明确:在第一章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表现了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 板书: 感情基调:热情、幸福 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比兴的艺术手法。 提问:比兴的艺术手法我们在初中就学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举一两例说说比兴手法的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第三章以比兴开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第四章紧承上节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提问:第三章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提问:结合文章的三、四、五章考虑,女主人公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明确(板书): 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 提问: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省,在第六章她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提问:这反映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板书): 清醒、刚烈 提问:同学们可议一议,想一想,这一章用的是什么样的写法? 明确(板书): 对比 提问:把什么同什么作了对比? 明确: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结局作对比。 关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在文中的其他章节还有多处,请同学们找一找,试举几例。 明确: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形成对比,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形成对比,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形成对比,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形成对比。 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们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的态度是急切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 7小结。 全诗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对比的手法,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于一炉,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韵律和谐,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做法则应遭到唾弃。 四、教学《无衣》 1朗读课文,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岂曰/无衣?”反问语气,升调。“与子/同袍”。肯定语气,降调。“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军情紧急,快连。感叹,降调。 2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提示: 衣:上衣。袍:长袍,相当现在的斗篷或披风。裳:下衣。 3明确内容:《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表现了士兵们同甘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 五、教学《伐檀》 1课文出处:《伐檀》出自“魏风”。“魏风”即魏国的诗。春秋时期的魏国,其地在今山西芮城东北一带。当时魏国是一个小国,土地贫瘠,加之君王昏庸,劳役很重,征税又多,奴隶们负担过重,难以为生。《淮南子·人间训》引魏文侯语:“民春以力耕,夏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无事,又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敝矣。” 2范读全诗,请学生注意字音及通假字。
投影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并且勾画出本诗中的通假字: 河之干涟猗不稼不穑三百廛不狩不猎县貆河之漘三百囷县鹑不素飧 通假字: 寘通“置”县通“悬” 3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4齐读,读出节奏。 5提问:本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句式长短不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多种句式。这样的句式可以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 句式丰富 6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注解,两人一组将诗的意思译为现代汉语,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代檀》是一首伐木者之歌。一群伐木者在河边给奴隶主砍伐檀树造车,他们一边费力地砍啊砍,一边联想到奴隶主既不种地也不打猎,却占有大量的财富,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不由得非常气愤,于是唱出这支歌,对剥削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发泄了强烈的不满。 请一学生起来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7讲解本诗的艺术特点。 提问:同学们在朗读中发现这首诗除了句式丰富外,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全诗三章,各节之间句数相同,句式一致,相同位置的句子中绝大多数的词语也相同,只更换了几个关键词语。 (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找出来) “伐檀”“伐辐”“伐轮” “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 “县貆”“县特”“县鹑” 提问:这样更换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 明确:“伐檀”“伐辐”“伐轮”的更换反映了伐木者劳动的繁重与艰辛。(假如只有第一章,没有二、三章,只有“伐檀”,没有“伐辐”“伐轮”,则不能更好地突出这种繁重与艰辛。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伐完檀还要伐辐,伐完辐还要伐轮;他们干完了这个干那个,干完了那个干这个;干啊,干啊,他们总有干不完的活,流不完的汗,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罪,就这样含辛茹苦,日夜操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头来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样的日子,这样的生活,怎能不叫人度日如年?) “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的更换,有力地突出了统治者无偿占有劳动成果的数量之大。他们占有了三百廛,还不满足,又占有了三百亿;占有了三百亿,仍不满足,又占有了三百囷。什么叫贪得无厌?这就是。这样,诗歌就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统治者的贪婪的本性。 “县貆”“县特”“县鹑”的更换十分形象地突出了统治者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品种之多。他们拼命攫取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简直无所不包。 这种各节之间在句数上、句式上、字数上以及大部分词语的运用上都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几个关键词的手法,就叫作重章叠句、反复咏唱,这种手法是《诗经》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手法通过在反复中更换关键词语,大大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加大了诗歌的容量,从而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板书:
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此外,本诗还用了反问与反语来质问嘲讽剥削者。例如:“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请一学生来翻译这个句子。体会一下,如果换作陈述句会不会有这样强烈的效果。 板书: 反问与反语的运用 8小结。 《伐檀》是一首十分杰出的现实主义诗歌,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成为《诗经》的代表之作。《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很多,《伐檀》即是其中措辞尖锐、叙述直截了当的一篇。尽管他们还意识不到造成这种不合理的分配现象的社会根源何在,但他们凭对现实的直接感观,已经清楚地看到:社会上存在着两大阶级,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所有者,生产者不是所有者,所有者不是生产者。这就是《伐檀》一诗的思想高度之所在。 9布置思考题。 背诵这首诗,并思考课后第五题。 六、教学《鹿鸣》 1导入。 《诗经》中除了“风”这种体例的诗歌,还有“雅”和“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诗经》“小雅”中的作品《鹿鸣》。 有一个成语叫作“知书达礼”,意为熟悉诗书,懂得礼仪。这个成语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之一,自出现之日便沿用至今。那么,这里这个“礼”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借助书本与网络,回到古代,回到最讲究礼乐文明的时期——周代去看一看吧。 2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关于礼乐文化的资料。 (1)礼乐文化的渊源。 周代礼乐文化源于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图腾歌舞。(见李泽厚《美的历程》) (2)礼乐文化的发展阶段。 (3)礼乐文化的精神实质。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 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礼乐文明为标志的理性文明社会。先秦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外交政策等都受到这个大文化背景影响。 通过对礼乐文化的感性认识,使先秦文学的学习形成浓厚的文化和历史氛围。 3朗读《鹿鸣》。 (1)教师范读,注意字音及节奏。 (2)学生自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 (3)分章请几个学生朗读。 4四人一组,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注意以下词的意义: 将:送,献好我:喜欢示我:指示,教导德音孔昭:很视民不恌:轻佻,奸巧 归纳本诗中的通假字。 5体会内容。 第一章:写主人热情好客,谦和有礼,不仅琴瑟和鸣,营造出一个非常热烈、友好、欢快的气氛,还拿出满筐的礼物献给客人。而主人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虚心向嘉宾求教,请他们贡献有关治国之道的意见。 第二章,着重赞美嘉宾德行的卓越,主人敬以美酒,嘉宾兴致盎然,场面气氛颇为热烈。
第三章写宴饮气氛达到高潮,主人再次敬酒。经过反复渲染,宴饮气氛达到极致,使人不禁深受感染。 6请同学思考课后第三题。 明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是起兴的艺术手法,目的在于营造一种祥和、热烈、欢快的气氛,鹿鸣之声与琴瑟之音也形成了一种呼应。 7结合你所查找的资料,说说这首宴饮诗表现出怎样的礼乐文明。 明确:表现天子宴请群臣嘉宾的盛况,后来也用于贵族宴请宾客。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原则和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赞美春秋初期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脉脉温情。周代是以分封制为标志的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间的亲情是维系这种社会制度的纽带。 8齐读。 9布置作业。 同学们自行组合,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整理先秦反映礼乐文明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