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语文第2课离骚(节选)同步检测鲁人版必修5(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修姱(kuà) 鸷鸟(zhì) 兰皋(gāo)B.偭(miǎn)规矩侘傺(chàchì)谣诼(zhuó)C.芰荷(qì)蕙(huìxiāng)揽茝(chǎi)D.謇朝谇(jiǎnsuì)溘死(hè)延伫(zhù)解析 A“姱”为kuā;C“芰”为jì;D“溘”为kè。答案 B2.下列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掩涕 规矩 返顾 芳菲 B.浩荡 侘傺 杂揉 芰荷C.峨眉 鸷鸟 陆离 嗑死D.工巧 兰皋 芙蓉 太息解析 A反顾;B杂糅;C蛾眉,溘死。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聪明而有远见的人,指屈原自己。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喻指楚王周围众多的奸邪小人。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周容:逢迎苟合以取悦于人,以此达到固荣争宠的目的。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解:即肢解,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解析 A项,“灵修”的意思是神明而有远见的人,指楚王。答案 A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C.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D.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解析 B项中“错”通“措”;C项中“章”通“彰”;D项中“圜”通“圆”。
答案 A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A.长余佩之陆离B.佩缤纷其繁饰兮C.亦余心之所善兮D.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解析 A长:形容词作动词,使之长;B.缤纷:形容词作名词,缤纷的饰物;C.善:形容词作动词,向善、从善;D.悲:形容词作动词,悲吟。答案 B6.课文名句默写(8分)①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③________,________。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④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③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④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阅读与鉴赏阅读下文,完成7~10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蛾眉:漂亮。C.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改错:改正错误。D.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攘诟:清除污垢。解析 B“蛾眉”比喻高尚德行;C“改错”改变措施;D“攘诟”忍受侮辱。答案 A8.从内容上看,该部分主要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点(可借用诗中的字词)。(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自己从善爱美;②小人投机,追曲,诽谤;③君王不察。9.最能形象地表现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鸷鸟之不群兮;何方圜之能周兮10.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是作者“忧愁幽思”而作,该部分哪句诗最能表现“忧愁幽思”的感情?为什么?(4分)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伏清白以死直兮。原因:一个人不到万不得已,恐怕不会想到死,以死殉志,足见作者忧怨之深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6题。焚驴志王若虚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①。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②小数③,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之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篓,亦惟人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④,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⑤,师兴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⑥,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注】①无主赖:无所依恃。②厌禳:祈祷免除灾祸的巫术。③小数:小法术。④桑林之祷:商汤在桑林以身祈雨。⑤伐邢之役:邢国无道,卫国出兵攻邢以祈雨。⑥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鬼怪。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帅闻之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亟:赶快。B.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爱:吝惜。C.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委:交给。D.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谢:道谢。解析 谢:谢罪、道歉。答案 D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杀我而有利于人请诸帅,而释之B.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救旱之术多矣C.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D.劳辱以终,吾分然也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解析 结构助词,的。答案 B1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河朔地区的旱灾危及百姓的年成,镇阳帅用巫术祈雨,但一点效果都没有。B.一户人家产了一头白驴,主人认为旱灾是它造成的,很多人也都同意这种说法。C.镇阳帅听信谣言,下令焚烧白驴,白驴于是托梦给帅府的僚属诉说自己的冤情。D.白驴认为把它烧了无益于救灾,因为旱灾要么是人造成的要么是天造成的,与它无关。解析 “主人认为旱灾是它造成的”表述错,应是“有的人”认为,而不是“主人”认为。答案 B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答案 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何不从这些方法中找一个呢?(2)过了不久天就下雨了,雨下满了一个月却还不停,洪涝损害了农作物,最终(导致)没有收成。【参考译文】金章宗承安四年,河朔地区大旱,远近各地的禾稼都枯焦了,人民不知如何是好。地方的长官镇阳帅就非常关心农民,急着命令下属找人祈雨。厌禳巫术,试了好几次,竟然没有应验。很久一段时间,诡怪的说法就兴起了。有一民众家产了一头白驴,有的人就说:“旱灾的原因是这样的,云密集时,驴则抬头发出声音,云就飘散不留。如果白驴不死,旱灾是止不了的。”一个人臆测提倡,许多人就开始附和这个说法。镇阳帅听到了,就觉得事情是这样的,就立即命令把白驴抓回,将它烧死。白驴托梦于帅府的僚属某人,说:“焚烧我是冤枉的啊!天灾的流行,人民和自己受害其中,和
我有何相干呢?我生而不幸成为禽兽,又不幸堕落为人的牲畜。载运货物被人驾驶,都听人们的命令;驾驭斥责,听凭人们的处置。劳苦羞辱到死,这是我的本分。若是旱灾的事情,这样就可以知道是我引起,而要把我置于此酷刑之下吗?是谁诬赖我,而镇阳帅听从他的!祸害关乎天象,也关乎人类。人为而可以求人,而天象就可以弃之不顾,听其自然啊。商汤得天下时,大旱五年,汤以身祷于桑林(桑山之林)之中,天于是下雨。卫国大旱,卫人就攻伐无道的刑国。军队出发,天就降雨。汉武帝时天旱,卜式请求武帝烹弘羊。唐文宗时遭大旱,李中敏上书请求杀掉郑注。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何不从这些方法中找一个呢?求而得不到,就没有什么好追究的,则问题是在于天,去委托它而已。不求于人,不求于天,以没有根据的说法,来指责我的过失。唉,其实不是这样的!令巫师曝晒于太阳下请求旱神,已经很迂腐了,今日还要烧我,那岂不是更荒唐了吗?杀我如果有利于人类,我怎么会吝惜自己一死呢?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做这样的事来增加罪恶有什么好处?滥杀,是不仁的;轻言相信,是没有智慧的;不仁不智,镇阳帅为什么这样做?你啊,是他的属下,所以我冒昧私下向你倾诉。”梦到的属下谢罪之后立即清醒,请求镇阳帅将白驴释放。起初人们不能谅解也不高兴将白驴释放。过了不久就下起雨来,而满一个月不停,水灾损伤人们的农作物,庄稼最终也没有收成。人们不再讨论白驴的事情了。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6分)早 梅张 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诗歌赏析】《早梅》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