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示例六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一单元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示例六 教案

ID:1156494

大小: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示例六1.识记与积累(1)字音、字形自缢(yì)箜篌(kōnghóu)公姥(mǔ)薄(bó)禄槌(chuí)床哽咽(yè) 伶俜(pīng)绣腰襦(rú)葳蕤(wēiruí)遗(wèi)施玳瑁(dàimào)金镂(lòu)赍(jī)钱丝履(lǚ)踯躅(zhízhú)(2)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公姥:原指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昼夜勤作息,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只是工作的意思。我有亲父兄,父兄:原意是父亲和兄长,这里指同胞兄长。我有亲父母,父母:原指父亲和母亲,这里只指母亲。逼迫兼弟兄,弟兄:原指弟弟和哥哥,这里只指哥哥。(3)古今异义鸡鸣:古,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早1时至3时;今,鸡鸣叫。难为:古,难当,如“君家妇难为”;今,表示使别人为难,或客套话,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驱使:古,使唤,如“妾不堪驱使”;今,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区区:古,①愚掘,如“何奈太区区”;②真情挚意,如“感君区区怀”;今,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自由:古,自作主张,如“汝岂得自由”;今,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可怜:古,可爱,如“可怜体无比”;今,值得同情与怜悯。教训:古,教养,如“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今,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来信:古,来送信的使者,如“便可断来信”;今,寄来的书信。处分:古,处理安排,如“处分适兄意”; 今,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决定。便利:古,吉利,如“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今,方便。.明日:古,第二天,如“明日来迎汝”;今,未来的一天。交通:古,交互相通,如“叶叶相交通”;今,指往来通达。谢:古,忠告。如“多谢后来人,戒之慎勿忘”;今,感谢。(4)文言实词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课文“十六诵诗书”中的“诗书”泛指一般经书。便言:很会说话,如“便言多令才”。娇逸:娇美文雅,如“娇逸未有婚”。扶将:扶侍,如“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劳劳:忧愁伤感的样子,如“举手长劳劳”。悲摧:悲伤,如“阿母大悲摧”。(5)文言虚词乃:①副词,相当于“于是”,如“乃投水而死”。②副词,相当于“竟”,如“何乃太区区。”于: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如“亦自缢于庭树”。为:①做,如“十七为君妇”。②为了,如“慎勿为妇死”。③给,替,如“阿母为汝求”。④叫做,如“自名为鸳鸯”。故:①总是,老是,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②故意,如“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且:①暂且,如“吾今且报府”。②又,如“磐石方且厚”。卧:①机会,如“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②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6)文化知识十二时辰表十二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地支纪时子丑寅卵展巳 现代时23~ll~33~55~77~99~1l十二时辰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年来由酉戌亥现代时ll—1313~1515~1717~1919~2l21~233.谋篇立意全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族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展开情节,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歌颂了刘、焦爱情的忠贞和他们的反抗精神。4.结构图解起点:托物起兴别离:兰芝被谴 夫妻别誓孔雀东南飞(并序)       线索抗婚:兄长逼嫁兰芝抗婚殉情:兰芝投水仲卿自缢尾声:告诫后人5.写作特点(1)人物对话的个性化,对于塑造典型性格起着决定作用。(2)铺陈排比的手法,既有利于塑造典型形象,也为诗歌带来音韵和色彩之美。(3)起兴手法和尾声。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由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极富表现力。6.学习方法点拨(1)梳理故事情节。,刘兰芝与焦母的势不两立,焦仲卿消极抵抗,直到彼此殉情,梳理清楚本文的故事情节,是理解本诗的基础。(2)鉴赏人物的对话。本文人物对话具有个性化,刘兰芝忠贞坚强,焦仲卿消极抗争,焦母专横自私的性格特征,无不在对话中表现出来。(3)鉴赏托物起兴的开头和浪漫主义的结尾,是理解作者创作倾向的关键。7.本诗中“相”字的用法及解题方法相(xiāng)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等。如: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B.及时相遭归(代“我”) C.还必相迎取(代“你”)D.好自相扶将(代“她”)E.登即相许和(代“他”)相(xiāng)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A.相见常日稀B.久久莫相忘C.六舍正相应D.黄泉下相见相(xiàng)名词,相貌。如:儿已薄禄相。8.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三)一----艺术角度去欣赏(1)语言特点。诗的语言要求精炼、含蓄,同时又具有跳跃性。①精炼。即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内容,言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执手”一语准确;南形象地刻画出一对恋人分别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他们该有多少离别话要倾诉,但只能“泪眼”相对,因为那种依恋、愁苦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尽情表达的,因而只能是四手相执,泪眼相对,情满心中,却语哽咽喉,一个“竟”字准确,深刻地反映了这种心情。②含蓄.,诗的语言,不能像散文一样直露,它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但绝不是像朦胧诗一样,使人不知所云,颇费猜测,而是事清景明情真,只不过不是赤裸裸表白而已。如《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看字面,只是对桥边芍药发问:你年复一年为谁生长?为谁开放?但实际上是写金兵入侵的战火过后扬州的萧条冷落景象。古扬州人烟稠密,市面繁荣,是经济、文化的中心,且环境优关,河流纵横。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就写出了古扬州歌舞升平的案象。而今朝“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桥边芍药也无人欣赏,自生自灭。而这一切都是外族入侵造成的。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而且也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2)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抒情方式,二是表达方法。①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如《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接抒发了粮食来之不易,应珍惜的思想感情。再如《观麦》:“一…从不事农桑,例禄三百担,岁岁有余粮,念此私自愧……”直接抒发了作者白居易对不劳而食者包括作者的责挞和自己的愧疚心情。抒情手法还有间接抒情。有的是借景抒情,也可叫托物言志,如杜甫的“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77_E船”。全诗写景,描绘了山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有的是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字字溢情。还有的是寓情于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貌似叙事,可实则抒发了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② 表现手法。欣赏诗歌,还要看作者是具体运用何种手法来表达的,此类手法常有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及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象征,衬托等。[考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远岫刺绣衣袖秀外慧中乳臭未干B.老妪曲直祛除趋炎附势屈打成招c.涕泪抽屉警惕风流倜傥替罪羔羊D.露脸简陋痔瘘漏网之鱼镂骨铭心               (2004·重庆高考)[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辨析近音字的读音能力。A项全读xiù;B项“老妪”读yù,其余读qū;C项全读tì;D项全读lòu。[答案]B[考题2】选出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我有亲父兄,逼迫兼弟兄。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解析]古汉语中有一种语言现象是偏叉复词。并列式的两个词,意思相近或相反;结合语境时.有一个词失去意义而偏指另一个词的意义。如A项中“公姥”.本义为公公和婆婆,但在此句只指“姥”一个意思。同样“作息”只指“作”、“弟兄”只指“兄”。主要根据故事情境去判断。而D项“否泰”两词意思均有,是说运气的好坏,相差得如天上和地下。所以“否泰”不是偏义复词。[答案]D[考题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项是()。A.自可断来信 B.叶叶相交通 C.府吏见丁宁D.感君区区怀E.可怜体无比[解析】选c项。此题考查古今词义的不同。A项中“来信”是报信的人,B项中“交通”是交错相通。D项“区区”是情感真挚,E项中“可怜”是可爱,均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只有C项中“丁宁”即“叮咛”,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答案】c[考题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释义。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通释义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通释义c.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通释义D.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通释义[解析]通假的基本规律是同音代替,有时字形也相近A项中“取"通“娶",娶亲;B项中“帘”通“奁",箱子;C项中“纫”通“韧”,柔软而结实;D项中“藏"通“脏”。[考题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以为雍州长史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可欺B.户口逃亡且尽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乃谮元忠与戬私议云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D.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004·湖北高考)[解析]A以之为:把他任命做;认为。B将:副词;尚且,连词。C连词,于是。D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C[考题6]序里称呼女主角为“焦仲卿妻刘氏”,在焦家或路上称“新妇”,绝不称“刘兰芝”。只有回到娘家面对母亲、哥哥自称兰芝,出了门见仲卿或在改嫁过程巾又称“新妇”,这是为什么?[解析】封建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没有独立人格,因而一般妇女没有正式名字。她的官称就是“焦仲卿妻刘氏”、“焦仲卿妻”、“焦刘氏”、“刘氏”。小名是“兰芝”,在娘家才能使用。可见封建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多数人是没有名字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刘兰芝婚姻悲剧的社会原因。[考题7]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内容的能力。诗歌最后一段,写“两家求合葬”,使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松柏和梧桐相连和双飞鸟,并交待写作意图。诗人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突出地表现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好愿望。正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中,双双化蝶双飞,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考题8】本诗开头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解析]在《诗经》里我们学习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是铺陈其事,此处交代刘兰芝从十三岁到十七岁的主要事件。当属铺陈其事。运用了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强调了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作了铺垫。在古诗中对某一事物(件)作浓墨色彩的叙写就成了“铺陈”手法,目的在于渲染和强调。[考题9]“相”的含义大致有:(一)帮助盲人走路的人;(二)帮助、辅佐;(三)丞相,国相;(四)互相;(五)相貌;(六)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那个动词处簧的对象.用作代词,可根据语境译为“你”、“我”、“他”;(匕)察看、鉴别等。试写出下列各句中“相”的含义。①相见常日稀。 ②不得便相许。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④伯乐学相马。⑤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⑥儿已薄禄相。⑦及时相遣归。⑧好自相扶将。⑨使子婴为相。⑩未得与沛公相见。⑥悔相道之不察兮。[解析]此题考查对已学过的知识的横向综合及结合语境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①互相②你③帮助④察看、鉴别⑤帮助盲人走路的人⑥相貌⑦我⑧她⑨丞相⑩互相⑩察看、选择[考题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两题。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注】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湖南省洞庭湖中。(1)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两相和”中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映,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的“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邀游于洞庭之上。(2)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色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解析]第(I)题考查时两首唐诗的比较鉴赏能力。B项说雍诗也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属于无中生有。答案为B。第(2)题主要考查对两首诗的综合鉴赏能力。D项有拔高之嫌。答案为D。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