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2.思维与审美:(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鉴赏本文的写作手法。激趣导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你削葱根样的美手却织不出属于你自己的幸福,你含朱丹样的口吐出的却是黄泉下相见的断肠言!在婚宴结束的黄昏,你坚强地与宿命相抗争。“举身赴清池”的那一瞬展现着凤凰涅槃式的悲壮,那清池中的圈圈涟漪是长夜里耀眼的火花。我们只能无奈地看着这美丽的爱情在残酷的现实中轻轻地、轻轻地碎了。千百年后,让我们穿越历史来感受这场爱的传奇……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句末语..气助词)。请概括层意:诗前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结局以及成诗的原因,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剧气氛,有统摄全篇的作用。(第一段)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流连往复)。..请概括层意:第一部分,托物起兴,引起下文,渲染气氛。(第二段)“十三能织素(白色的绢),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遵守府里的规则)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织成一匹)截下来]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不能胜任)驱使,徒(徒然,白白地)留无所施(用),便可白(告诉,禀告)....公姥(偏义复词,专指婆婆),及时相遣归。”..请概括层意:第二部分,故事的开端,写刘兰芝对焦仲卿的诉说,揭示了故事中刘兰芝与婆婆之间的矛盾。(第三段)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福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刚开始。尔,语气助词)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招致,...招来)不厚(厚待,这里是喜欢的意思)?”.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愚拙)!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自作主张。专,独断专行。.....
由,随意,任意)。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可....爱)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古代坐具)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当..然,必定)不相从许!”请概括段意:焦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第四段)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开口讲话)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赴府,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耐心受委屈),慎勿违吾语。”...请概括段意:焦仲卿屈从于母亲,劝慰妻子暂时回娘家。(第五段)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谢(辞别)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偏义复词,偏指“作”,这里指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苦辛。谓言(以为)无罪过,供养卒(尽,终)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繁盛的样子)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衣箱)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赠送,施与),于今无会因(会面的机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请概括段意:刘兰芝告别丈夫,赠送旧物。(第六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盛装,仔细地梳妆打扮)。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遍)。足下蹑[踩,这里指穿(鞋)]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耳坠)。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乡间),本自无教训,兼愧(对……....更感到惭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退出来).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请概括段意:刘兰芝梳妆打扮,与婆婆和小姑告别。(第七段)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模拟车声)何(何等)甸甸(模拟车声),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情意真挚)怀!君既若见录(记着我。“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录,记取),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偏义复词,这里指哥哥),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预料、想到将来)...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忧愁伤感的样子),二情同依依。..
请概括段意:焦仲卿为刘兰芝送行,两人途中盟誓。请概括层意:第三部分,故事的发展,写刘兰芝被遣回家,焦仲卿与刘兰芝依依不舍,发誓再接刘兰芝回来。(第八段)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脸面)。阿母大拊掌(拍手。这里表示惊异),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不...会有什么过失)。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悲..痛。摧,伤心、断肠)。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不宜)。..自可断(回绝)来信(使者,指媒人),徐徐更谓之(再谈它吧。之,它,指再嫁的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不堪(不能做)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娇美文雅)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请概括段意:刘兰芝回到娘家,县令、太守家纷纷托媒人来说亲,均被拒绝。(第九段)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谋划,打算)何不量(思量,考...虑)!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运气的好坏。否,坏运气。泰,好运气)如天地,足以..荣(使……荣)汝身。不嫁义(善,好)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处理)适(适合,依照)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立刻)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如此如此)。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翻看历书)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船),四角龙子幡(旗帜名),....婀娜(这里形容轻轻飘动的样子)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原意是徘徊不前,这里是缓慢地....走的意思)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赠送)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各色绸子)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请概括段意:太守选定良辰吉日,为婚事大肆铺张。请概括层意:第四部分,故事的再发展,写刘兰芝回到娘家后的遭遇。(第十段)阿母谓阿女:“适(刚才)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办...不起来)!”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昏暗)日欲暝(日暮),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摧折心肝,伤心)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一天比一天尊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愤恨到极点)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不好的打算,指自杀),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身子...骨硬朗)!”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就这样定下来)。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请概括段意:焦仲卿与母亲诀别,殉情的决心已定。(第十一段)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暗沉沉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请概括段意:写刘兰芝、焦仲卿双双殉情。请概括层意:第五部分,故事的高潮,写刘兰芝、焦仲卿以死抗争,双双殉情。(第十二段)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心里..很不安定)。多谢(告诉)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请概括层意:第六部分,全诗的尾声,描绘了刘兰芝、焦仲卿二人合葬化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对不幸夫妻的深切同情和美好祝愿。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把体现核心故事情节的四字短语填入图中空缺处。答案①焦母怒遣②两人誓约③阿兄逼婚④夫妻诀别⑤双双殉情
微任务活动一准确翻译重点句子1.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切行事都顺着婆婆的意思,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日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得分点:循,“公姥”偏义复词,进止、自专,“作息”偏义复词,伶俜、萦,句意对)2.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留着作个纪念吧,(我们)从此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得分点:遗施、会因,句意对)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人举手告别,忧伤不止,彼此依依不舍。(得分点:劳劳、依依,句意对)4.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气的好坏,相差像天上地下一样,若嫁给太守的公子足够使你荣耀的了。这样的好郎君都不嫁,往后(你)打算怎么样呢?(得分点:否泰,“荣”使动用法,义郎、其往、云,句意对)5.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吁短叹,(自杀的)主意就这样打定了。但是他转过头望望母亲住的房里,又渐渐地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得分点:乃尔、立,“见”表被动,句意对)6.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墓地的周围种上松柏和梧桐,枝枝互相覆盖,叶叶互相连接。(得分点:东西、左右、相,“交通”古今异义词,句意对)微任务活动二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1.诗歌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词为开篇,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刘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②证明焦母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③直接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2.刘兰芝为什么在离别前还要“严妆”一番呢?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表现了刘兰芝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她是“严妆”来的,因而也要“严妆”走,从
中可以看出她遇事沉着、冷静、镇定自若。(2)作用:离别前“严妆”这个细节精巧而别致,对于刻画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可以说有“一石三鸟”的作用:①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刘兰芝外貌的俊美;②刘兰芝梳妆打扮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充分展示了她蒙受委屈后保持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情操和柔中寓刚的性格特征;③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刘兰芝不愿离开焦家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痛苦和凄楚。3.体味焦仲卿与他母亲及刘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用有三:第一,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恩爱。第二,初次展示了焦仲卿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他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刘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第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4.写刘兰芝与婆婆、小姑告别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就要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至此,刘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焦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的表现。5.“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被逼迫的,为后面写两人的殉情奠定了基石。(2)在分别之时,刘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6.在封建社会中,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然而诗中是很有地位的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是侧面描写,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了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从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7.刘兰芝的形象有哪些动人之处?试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了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显出她的善良、懂礼。②刘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焦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焦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她以死捍卫了自己与焦仲卿的爱情。③刘兰芝身上还有很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从诗歌一开头刘兰芝向焦仲卿提出请求的话语来看,完全是她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口吻。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有不满,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后来焦母也对焦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刘兰芝的评价不免是偏颇之词,但也透露出刘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刘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向焦母辞别时没有流眼泪,而是不卑不亢地说了一番合乎事实且略带不满的话,面对小姑子才泪流涟涟,这表现出她的坚强与理智,同时让读者隐隐体会到刘兰芝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儿媳妇的形象。后来面对兄长的逼嫁,刘兰芝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征。8.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本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由封建家长制主宰的婚姻造成了刘兰芝命运的悲剧。尽管她才貌俱佳、忠于爱情,但幸福刚开了个头,就如泡影般散去。她被遣回家后又不得不答应太守公子的婚事。无奈的刘兰芝只好“举身赴清池”,以死来履行自己的誓言,了却心中的那份情。作者由此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微任务活动三品味手法,鉴赏评价1.本诗开头两句(第一段)从内容上看,游离于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删。这是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统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2.第二段从十三岁说到十七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烦琐。这是古诗中常用的“赋”的手法。(2)作用:①表明了刘兰芝的聪明伶俐、
心灵手巧。②刘兰芝有这样优秀的品德仍被驱遣,突出了刘兰芝的无辜与委屈。③照应了刘兰芝“三日断五匹”以及做嫁衣时“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情节,表现了刘兰芝的勤快、利落。3.诗歌大力铺陈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豪华排场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衬托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品质;②以太守家的喜庆和焦仲卿、刘兰芝的凄悲对照,强化了悲剧性;③反衬刘兰芝内心的痛苦和悲伤。4.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累赘。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5.《孔雀东南飞》本来是一场现实主义的悲剧,结尾却写他们夫妇合葬化鸟,成为比翼双飞的鸳鸯,有人认为这削弱了对封建家长制度的批判。你是否赞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赞同。①这一情节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鸳鸯和鸣,与开头孔雀美禽遥相呼应,象征着刘兰芝、焦仲卿爱情的不朽,又象征着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这与我国民间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传说一样,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自由幸福的婚姻的向往。②以鸳鸯照应开头的孔雀,以一鸟独飞开始,以双鸟和鸣结束,使首尾呼应,结构更加严谨,诗意更加浓郁。焦仲卿在焦母面前唯唯诺诺,不敢抗争,最后只能“自挂东南枝”,那么,在焦仲卿身上到底有没有反抗精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让刘兰芝暂时回娘家,对于焦仲卿来说,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他希望婆媳分开一段时间缓和一下矛盾,至于刘兰芝回家后被迫改嫁,那是封建势力进一步压迫的结果,实在不能由焦仲卿来负责任。可见,焦仲卿始终没有屈从母亲而休掉刘兰芝的想法,他让刘兰芝回家是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种斗争策略,而不是向封建势力屈服、投降。(观点二)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当他与刘兰芝团圆的希望完全破灭以后,“自挂东南枝”,以生命殉爱情,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压迫的无比悲愤和以死抗争的巨大勇气,是放射着灿烂光辉的反抗行动。虽然他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但他忍辱负重。他深爱刘兰芝,忠于爱情,最后自缢于庭树。跟刘兰芝一样,焦仲卿是充满反抗精神的。
助读材料1.作品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2.背景展示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七出”等清规戒律。本篇所涉及的问题很深、很广,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突出地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在本篇中,焦母、刘兄是封建礼教的体现者,直接制造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3.文体知识——乐府诗乐府诗是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并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被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杂曲歌辞、清商曲辞等12类。两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多收入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中,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多收入清商曲辞、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多收入梁鼓角横吹曲中,风格质朴刚健。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必备知识积累卡片一、字词句知识1.通假字
句子通假字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古义:可爱。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今义:值得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古义:无论如何。千万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今义:务必(表示恳切叮咛)。古义:来送信的使者,这里指媒人。来信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今义:寄信来或送信来;寄来或送来的信件。古义:安排,处理。处分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古义:自作主张。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古义:吉利。便利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古义:教养。教训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今义:教育训诫;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古义:迎接。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古义:在一起过日子。共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今义:在一起工作。古义:做官的人。宦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今义:太监。古义:多多劝告。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古义:麻烦。纷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今义:(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在一起。..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业。3.偏义复词词语例句解析公姥奉事循公姥偏指“姥”,婆婆..作息昼夜勤作息偏指“作”,工作..父兄我有亲父兄偏指“兄”,哥哥..父母我有亲父母偏指“母”,母亲..弟兄逼迫兼弟兄偏指“兄”,哥哥..牛马其日牛马嘶偏指“马”,因为牛不会嘶叫..4.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相见常日稀动词,见面.府吏见丁宁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即“丁宁见”.渐见愁煎迫介词,被.见项伯即入见沛公动词,拜见.汝真女子之见也名词,见解.风吹草低见牛羊通“现”,出现.适得府君书副词,刚才.处分适兄意动词,适合,依照.适始适还家门动词,出嫁.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副词,恰好.我自不驱卿副词,本来.葳蕤自生光自然.自自名秦罗敷代词,其.好自相扶将副词,亲自.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阿母谢媒人动词,谢绝.谢家来贵门动词,辞别.谢多谢后世人动词,告诉.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谢.
哙拜谢,立而饮之动词,道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谢罪.及花之既谢动词,凋谢.5.重点虚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相见常日稀副词,互相.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誓不相隔卿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你”.及时相遣归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我”.相好自相扶将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老人家”.还必相迎取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你”.蹑履相逢迎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他”.登即相许和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他”.不得便相许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你”.为仲卿母所遣介词,被.十七为君妇动词,做,作为,成为.为诗云尔动词,作,写.为君家妇难为动词,做.阿母为汝求介词,替,给.始尔未为久动词,算,算作.慎勿为妇死介词,为了.6.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东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手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日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槌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名词作动词,拍,敲击.宦仕宦于台阁名词作动词,做官.煎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全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便利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吉利..7.句式特点句式例句解析判断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为”表判断为仲卿母所遣“为……所”表被动被动句渐见愁煎迫“见”是被动句的标志何言复来还!宾语“何”置于动词“言”前宾语前置句誓天不相负!宾语“相”置于动词“负”前状语后置句仕宦于台阁状语“于台阁”置于动词“仕宦”后省略句窈窕艳城郭“城郭”前省略了介词“于”二、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2)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3)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4)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5)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6)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2.课外名句——描写爱情的古诗词(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三、文化常识1.涉及称谓(1)贱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的自称。(2)贫贱:古代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母亲的自称。(3)下官: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文中是郡丞的自称。
(4)结发:对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古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表示成年,可以结婚了。文中指仲卿20岁。2.涉及官职(1)府吏: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文中指庐江府小吏焦仲卿。(2)县令:一个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3)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4)主簿:太守的属官。3.涉及历法(1)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2)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用针作各种游戏)。(3)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4)六合: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这叫“六合”。4.涉及时间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或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汉武帝时又以十二地支与之相配。每个时段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假如我是刘兰芝世间本有一种记忆叫刻骨铭心,世人流恋于人生,牵挂二字而已。——题记古琴悠悠,渗透在揉碎了的音韵里。我想你青骢漫步间,那一种吟鞭东指的豪迈。琴弦只能随心一起颤抖,这一夜,这一树的苍老,彻底地成为了一个包蕴着裂痕的梦。琴音似浅,泪却如决堤的山洪。记忆仿佛只剩一座空楼,掀开第一块砖瓦时,就注定了它撕心裂肺的疼痛。马声哀鸣,渐渐清晰的轮廓抖落下一地的心酸。急旋的音符戛然而止,你带着也许是一份,也许是我一辈子也无法数清的哀怨驾于马上,当跨过的马蹄夹杂着横柯的葱郁时,我,躺进了记忆的冢墓。“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一句言语,一眼的绝望,我的指尖终于触不到往日的温度。然而我选择面对,你为何只恋于黄泉的一路荆棘!“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往日的醉里吴音,消散于你冰冷的眉宇之间。心如止水,我捧一壶烈酒与你同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徘徊于生死之
巅,那方日暮下的孤楼还在等哪一人的痴情埋于尘世!夜间的露珠,渐渐在你孤独的脸颊留下淡淡的湿润,醉于心中的那份记忆,愿君保留一生一世。你看到我的背影,却看不懂我的心。蒲苇纫一时,却也留下了如昙花般绚烂的一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在记忆的废墟之下等你,等你明白我选择存于此生的意义。我不与你黄泉相约,和你刻骨铭心地相遇,我将带进明天的弦音之中。我与你的鸳鸯相配,是否让你明白了我一夕如一世的幽怨与牵挂?一袭红嫁衣,注定我与你终将天涯相隔。鸳鸯的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梧桐。东南枝自挂,你用瞬间埋葬我们的记忆,一世煎熬,我用今生告诉你我的决心。一辈子的消磨我只想见证曾经的那一次相遇。错不在今朝,错在第一次的相遇,第一次的分别。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穿一袭红嫁衣,我吟你的思念:此时的你,在黄土间的哪一方看我?“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删改)赏析初读这篇文章,类似于一首朦胧诗,只感到字句的新颖与华丽,引用的诗词彰显了作者的文采,似乎华而不实。再读这篇文章,发现其中有一股刚毅之气,执着于爱情的刘兰芝竟然忍心于痴情的仲卿之死,而自己却“一袭红嫁衣”,似乎薄情而不合情理。反复品读,才感到作者运思的巧妙、思想的深刻:那凄凉的琴声写满了相思,忍心于人世,是为了以生的方式纪念死的苦痛,以自己的哀痛显示人间并没有“枝枝相覆盖”的梧桐,化鸟的“鸳鸯”也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附丽;更有那穿插其中的陆游与唐琬的诗词,分明是后人踏着前人的足迹,悲剧在重复,在演绎。二、遥想刘兰芝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东南庭树下,刘兰芝,那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含泪回首。你依然放不下谁吗?是那临别与你殷殷重寄意的仲卿吗?
兰芝,你遥遥地望向红尘深处那一座座富贵苍凉的朱门庭院,想你的仲卿将如何为你而伤心哭泣,想他将如何携一身风尘来追随你——那是你最奢华的梦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也曾苦苦地奔波于这滚滚红尘,只为寻求你生命中的真爱。总是曹衣似水,吴带当风,美丽的女子总知道如何以哀伤的姿势倚栏。日日里你织素颂书,然而并不以为尺幅鲛绡之中竟会藏有你的痴憎怨苦,人生于你,不过是一段既无需取亦不可不舍的虚影浮云。然后,你遇见了他——焦仲卿。你所有十七岁少女的愁苦,因了仲卿——这个你心中眼中唯一的少年——而美丽起来。你的生命,如一枝春天的花,不可遏制地绽放了。是这般温润如玉的少年啊,才会令你感知这红尘万丈的媚惑,你愿意以陶醉的姿态沉沦……如同站在悬崖边,兰芝,你的脸上滑落了两行绝望的泪。那仿若渐去渐渺的庭院,藏着你与仲卿的故事,藏着你一生之中唯一的日子,藏着你曾坐愁红颜老的长干行。你终于决定离去了,离去——离去这风尘人间。可是,可是然后,你突然怔住了,于是,你凄婉的容颜遽然璀璨,然而你竟是无法言语的,你能拿甚么来担当呢,除了你孤注一掷的爱与美?仲卿——这个人海之中左右难立的男子,以他最后的坚决勇敢,最初的美丽情感,那般欣喜焦急地向你奔来……千百年后,我来赶赴这场历史的传奇,禁不住为他们的莫失莫忘落泪,谨以此致世间所有不离不弃的爱。(有删改)赏析本文采用第二人称的口吻,以如诗如画的语言,写了刘兰芝的凄婉哀怨,表达了对刘兰芝坚守爱情的赞美与同情,亲切感人。这两篇文章在“读刘兰芝”的叙述方式上有何不同?各自有何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假如我是刘兰芝》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遥想刘兰芝》则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原文间的距离。你对刘兰芝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请写出你的想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刘兰芝、焦仲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守护两人的爱情,有价值吗?应该认
识到,刘兰芝、焦仲卿为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而死,实质上是他们为追求生命自由、维护生命尊严而死。如果仲卿、兰芝屈从于焦母、刘兄的安排,就等于屈从于强权的支配,结果就不只是放弃了婚姻爱情的自由、人生的美好感情,而同时也放弃了生活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即使活着,即使各自再嫁再娶,也是生命在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的状态下活着。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前夕高喊:“不自由,毋宁死!”誓死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奴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由的认识和追求,足以说明焦仲卿、刘兰芝为婚姻爱情自由而死的本质意义及其价值。素材点击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刘兰芝既是淑女、贤妻,又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她勇敢,坚强,富有反抗精神。焦仲卿从软弱逐渐转变为坚强。他开始对母亲抱有幻想,当幻想被残酷的现实摧毁后,他坚决向母亲表明了以死殉情的决心,用“自挂东南枝”表明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他的变化,深化了对封建社会的控诉。焦母的专横暴戾,刘兄的冷酷自私、贪财慕势,也很突出。运用角度精彩运用“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当柔弱的刘兰芝向焦仲卿许下这样的誓言时,也就注定了她要与宿命抗争。当她被蛮横无情的焦母驱遣出门时,她从容地打扮,礼貌地辞别婆婆,深情地泪别小姑,即使离别也给焦家留下一个倔强而优雅的背影。她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对爱的执着从来没有如此强烈。为爱情,为自由,她倔强地反抗,然而在那个女子没有社会地位的时代,她的反抗又是何其无力!无情的偏见蛮横地剥夺了一个柔弱女子爱与被爱的权利。呼号百转无人听,泪眼问天天不语。她“举身赴清池”,在清池的涟漪上写下了六个字:不自由,毋宁死!
铺陈手法的运用课文借鉴铺陈手法就是叙述一件事之前,先把环境、事件发生的条件、人物等按一定逻辑都说出来,最后很顺利地把事件引出来并交代清楚。它是一种修辞手法。《孔雀东南飞》中多处运用铺陈手法。如诗歌开头刘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意地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儿媳妇的无理。运用点拨汉儒云:“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直书其事,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却反复去说。其极致是竟发展成了一种文体,富丽堂皇,犹如暴发户的家中摆设。铺陈有散布式、段落式、递进式、并列式四种铺陈方法。所谓散布式的铺陈方法是指把同一内容的诗句或诗节,散布在整篇作品中。段落式的铺陈方法是指作品中用一个诗段或自然段落描绘某一个主题。递进式的铺陈方法是指整篇作品或整个段落在铺陈时,采取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描述方法,具有纵向性。并列式的铺陈方法是指全篇作品或整个段落从各个不同的方位、方面进行描绘的方法,使描绘的对象具有横向性。铺陈这种重叠复沓、一唱三叹所形成的抒情性描写,形式上是铺张扬厉的,内容上又是具体可感的。它创造出了细致的形象,更将创作者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情抒发的力度。一方面听众通过作者细腻的铺排而将听觉形象幻化成了视觉形象;另一方面,听众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憎情绪的感染,从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即时训练请采用铺陈直叙的手法,写一个事物或一个场面,力求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或某种气氛与情绪。20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流水总是这样的,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满山奔走。流水的步态闪烁妩媚,流水的表情清亮秀美,流水的腰肢柔弱坚韧。流水像一个亦歌亦舞的诗人,以青山为题,以音乐为伴,写一首一泻千里的长诗。两岸是危崖峭壁,崖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云诡雾谲,灿烂的花朵儿孙满堂。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徴羽,一段一段地道白,一程一程地数板,把两岸景物唱得斑斓绚丽,一派温情。花鼓戏的韵律、黄梅戏的节奏、河南梆子的念词,都如飞流直泻的秦腔秦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
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C.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D.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答案D解析A项“取”通“娶”,娶妻。B项“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C项“傍”通“旁”,旁边。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D.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答案C解析A项古义:在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D项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相见.常日稀A.儿童相见.不相识始适.还家门B.源殊派异,无所适.从谢.家来贵门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叶叶相.交通D.洛阳亲友如相.问答案A
解析A项均为动词,见面。B项动词,出嫁/动词,往,到。C项动词,辞别/动词,谢罪。D项副词,互相/副词,偏指一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偏义复词。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B.手巾掩口啼....C.足以荣汝身D.卿当日胜贵..答案C解析C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向东南;用手巾;一天天地。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为仲卿母所遣A.自缢于庭树B.渐见愁煎迫C.何言复来还D.老姥岂敢言答案B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一般陈述句。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之意,后者应理解为“情意真挚”。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答案A解析“最长的抒情诗”错,应是“最长的叙事诗”。8.翻译下列句子。(1)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走后,)你要殷勤地奉养老人家,好好地服侍老人家。每年的七月初七和每月十九的欢聚时节,游戏时可不要忘了我啊。(2)感谢你忠诚专一的情意!你既然如此记着我,我希望不久能看到你来。(3)刚才得到太守的来信,明天就来迎娶你。你为什么还不快做嫁衣?别让婚事办得不像样!9.某校将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部分节目单:(1)《孔雀东南飞》演出:高一(2)班(2)《氓》演出:高一(5)班请在《孔雀东南飞》与《氓》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衔接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9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的结局只能如此。但爱情的悲剧千差万别,即使没有专横家长的干涉,也仍有爱情的悲剧上演。下面请看高一(5)班的同学为我们表演的《氓》。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雀东南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告别时忧愁伤感的样子。(2)《孔雀东南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脚到头,从装束、服饰上作横的铺陈,表现刘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答案(1)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2)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Ⅱ关键能力突破训练——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追源课本《孔雀东南飞》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为我们刻画了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母、刘兄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是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和诗歌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对接高考对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考查,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设题方式有:
(1)诗中“×××”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2)这首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3)这首诗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解答这类题,须注意以下两方面:(一)鉴赏人物形象的4大思考角度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具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有暗示性。如《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要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形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3.抓描写,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一个神态描写,很明显,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4.析典故,分析形象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特别提示:要适当地想象补充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二)鉴赏人物形象“3步骤”
即时对练1.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简要概述焦母和刘兄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横暴专行,冷酷无情,为了遣回刘兰芝,不惜对儿子软硬兼施,以达到维护家长权威的目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是她和刘兰芝的哥哥一手造成的。(2)刘兄这个反面人物虽然出场不多,但他的专横跋扈、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市侩作风已暴露无遗。他与焦母一起成为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3.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诗人性格,并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晚起白居易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华簪①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闲上篮舆②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明朝更濯③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注①华簪:华贵的冠簪。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鬈或冠的长针。②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类似后世的轿子。③濯:洗。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晚起”是本诗的描写中心,作品自始至终,都是围绕“晚起”这一中心进行的。B.首联紧扣诗题,描写听到“冬冬衙鼓声”后方才起床,由于迟起睡足而心情很好。C.颔联写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致力政事,堆放案头的文卷一丝不苟地审核清楚。D.尾联描写了诗人的一段心迹:听说松江的水最清澈,改日到那里去洗濯一下冠缨。答案A解析本诗后两联没有围绕“晚起”进行描写。5.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官吏身份。他宿在衙内,早晨能听到“冬冬衙鼓声”。②人至迟暮。他头发已白,早上迟起。③明辨曲直。面对成堆的案卷,他一一审查明辨。④及时行乐。他闲时坐着篮舆乘兴而出,酒酣时乘着装饰华美的游船顺风而行。⑤情操高洁。他向往去清澈的松江去洗濯尘缨。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注意从诗中的细节入手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如从“卧听冬冬衙鼓声”可知其官吏身份;“头虽白”可知其人至迟暮;通过“眼校明”可知其明辨曲直;通过“乘兴出”和“醉回”可知其及时行乐;通过“濯尘缨”可知其情操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