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靠垫》教学设计一、课前系统部分(一)教学背景本课属于第二学段(3-4年级)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二)教材分析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依据课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设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美术是为了最终美化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美化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上除了有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同时兼顾了学生个性的体现。作业中除了以对称纹样的设计为主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扩大了学生的创作的思路,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让不同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三)学情分析1.本次教学参与的年级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为中年级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能达到一定水平的,想像力、创造力以及对于事物的表现欲和探索欲望也是比较强,而且学生的个性突出,又能够与其他人协调合作,这些都是这节课所需要学生必备的条件。2.四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过靠垫,感受过靠垫带给人的舒适、实用、美观的特性。关于靠垫的形状和纹样装饰有一定基础,学生在二年级的学习中接触过团花的制作,他们已有学习的经验和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简单的造型完成靠垫的外形设计。2.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和讨论,掌握自由纹样和对称纹样的知识。3.学生能用自由纹样或对称纹样设计和制作出一个靠垫套。4.学生能尝试用大家总结的评价来评述作品,也能关注生活与节约环保。(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图案纹样的设计并在作业中体现。2.教学难点:用对称的知识表达纹样的设计感。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谈话法。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创设“设计大赛”的情境并揭题。【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预设比赛的情境,形成本课“设计”这一主线,并顺利揭示题目,为后面的环节铺垫。多媒体的应用能在新课伊始抓住学生的眼球,将注意力完全集中,绚丽的文字对于学生的美术欣赏有一定的借鉴。版块一(学习和制作,目标一)1.一一欣赏多幅图片后提问:优秀的设计该是怎样的?(同学们自己来归纳优秀设计作品的要求)教师根据答案小结优秀设计的标准。【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观察思考来自己小结出优秀作品的要求,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靠垫的设计要求,美术教学以形象直观见长,而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能真实地多角度地表现美术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网络查找下载后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掌握更多的知识。2.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靠垫造型呢?(请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说一说靠垫的外形设计,明确大致的方向,为本节课的作业形式进行铺垫。
3.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是不是给你些什么启发?【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出示其他班级同学的实物作品,给以一定的外形提示,同时也能增强完成优秀作品的信心,将以前同学的作品拍照保存作为教学的资料,或者放在班级的博客里,也是非常好的作品展示形式。4.教师在实物投影机上示范制作靠垫套的造型,学生第一次作业(要求用最快的时间来剪制外形)(示范对称的外形)【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外形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对称折剪和纸张的大小利用,信息化多媒体的这些优势恰是现代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并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促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版块二(纹样的学习,目标二)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比较找规律后了解不同,教师小结出自由纹样和对称纹样的定义。【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确2种不同纹样的区别,并依据教师的讲解理解其含义。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网络上的资源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声、像、形、色于一体的功能,对学生展开立体的教育活动。
1.(同桌讨论)再通过2张图片的比较,学习后了解轴对称纹样和中心对称纹样。【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还是通过比较得出对称中的2种不同对称,为纹样的学习铺垫。将精美的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强过狭小的实物图片的震撼力。2.用“考考你”的方法检测是否掌握新知识点。【设计意图】本环节可以帮助老师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优化美术教学可起到促进作用。它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版块三(欣赏和作业,目标三)1.教师引导复习并示范怎样剪出一个中心对称纹样。(示范添加纹样)【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能使得学生明确制作步骤,了解对称和中心对称纹样的剪制过程,也能依据提示明确图案和靠垫套的色彩搭配。将以前的旧知识(团花的制作过程)通过多媒体快速展示,能很好的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也比教师口头描述更直观。2.欣赏同龄人作品,提示纹样设计、添加和整体布局。【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欣赏学生作品,帮助更好得提示纹样设计、添加和整体布局,降低作业和学习难度,增加作业信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实用
性很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等特点,老师不必准备很多的学生作品来展示,轻轻一点,清晰的作品就能呈现。1.出示比赛设计方案(外形、纹样和色彩),并提示制作步骤,提醒整体的搭配。【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进一步明确作业要求,重复强调上课初的要求,加深学生的印象,深刻优秀的标准。通过大量、快捷的互联网优势,向学生展示美术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在轻松输快的环境中学习美术。2.学生尝试在靠垫套上装饰纹样。(播放轻音乐)【设计意图】学生的制作练习是为了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师生共同欣赏美妙的钢琴曲,艺术的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版块四(评价和延伸,目标四)1.出示设计大赛奖项的评选条件(评价标准)。【设计意图】进行了一定的美术实践后,进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而评价最好借助媒体评价、展示、竞赛等形式。本环节设计主要是提供给学生评价要求,将设计比赛贯穿在整个课堂中。2.将所有作品集中先小组互相评价,选出每组的最佳作品呈现。【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希望通过学生的小组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来参加全班的评比,学生能依据本课的评价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小组代表,训练美术欣赏的眼力。3.每组的评价员对照评价点评。【设计意图】本环节
通过学生有依据有主题的点评,训练美术语言的积累。评价点在屏幕上出示,既能让学生了解美术语言,也能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有一部分的思考后填空。4.靠垫套里面用什么填充,引出节约环保。(教师示范用剪纸后的边角料填充靠垫套)【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在注意教室卫生的同时,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倡导节约环保。课后延伸:1.安排学生考虑“你还可以把自己设计的纹样用在哪些地方?”【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拓展生活中事物,扩大生活与美术的联系。板书设计:多姿多彩的靠垫造型图案自由纹样对称纹样(轴对称纹样、中心对称纹样)整体三、课后系统部分——课后反思探寻课堂评价的秘密——记人美版美术第7册《多姿多彩的靠垫》教学的两次重构新的美术课标以标准的形式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学业目标,并以此引导和规范着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它意味着学校课堂教学真正要从关注教的行为转向关注学生学习后的变化,意味着教学评价要从关注结果转向促进后续学习。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多姿多彩的靠垫》中,用两次不同的教学重构来不断深化自己对评价信息获取的认识,利用好课堂中反馈的评价信息,发挥出课堂评价的作用,将着力点放在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探索上,并希望通过评价来引领我的课堂教学。一.设置任务,初识评价
在选定课题《多姿多彩的靠垫》之后,我开始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并着手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评价,我设计了四个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设计了六个评价设计,并展开相应的教学,如表: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过程简录1、学生能够用简单的造型完成靠垫的外形设计。1.学生观察图片在思考后说出靠垫的造型和图案。2.学生能尝试做出一个有造型的靠垫套。学习和制作2、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和讨论,掌握自由纹样和对称纹样的知识。3.在检测中抽查一部分同学,这些学生能说出自由纹样和对称纹样中的两种纹样。纹样的学习3、学生能用自由纹样或对称纹样设计和制作出一个靠垫套,也能关注生活与节约环保。4.能保存彩纸碎屑,懂得合理利用边角料。5.学生能在装饰过程中中体现新学的知识。欣赏和制作4、学生能尝试用老师提供的评价来评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6.在评价中使用造型奖、图案奖和色彩奖的评选条件来点评。评价和延伸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我首次尝试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评价,虽然始终提醒自己将评价放在重要的地位,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第一个目标中,评价的意味完全没有凸显出来,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替学中简单了解了靠垫的外形和色彩。而且只在整个课堂的结尾时突出了评价,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不多,只是在学习到最后点评的环节来讲解和分析作业,那时才知道很多学生的作业没能利用轴对称纹样和中心对称纹样来进行装饰,只是用最简单的自由纹样来装饰,等到总评时老师发现已经为时晚矣。使得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没有能够完全达成。需要在第二课时来补充和完善。课堂上出现学生犯错的信息,无论是结果性的错误,还是过程性的错误,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在那些错误的学习信息中一般都包含着深刻的教学契机,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敏锐地发现这些信息、专业地利用这些信息。一.捕捉信息,前置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它不是简单地对学习结果进行评定或比较,而是在发现学生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反馈信息以促进后续学习,其价值指向不仅是“对学习的评价”,更是“为了学习的评价”。
我在首次教学中发现并捕捉到了部分评价信息,正是带着这些遗憾和评价设计的不合理,我在另一个班级展开了第二次的课堂教学重构。在教学前进行了课前的深入思考,主要是考虑将评价设计提前出示,并把它放在了课堂中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用不断出示的分评价点来累计,始终将评价任务贯穿在整个课堂中,于是将第一个目标对应的评价设计定为:1.教师提问后,学生能说出优秀靠垫的要求是、色彩丰富和整体美观等方面。2.学生能尝试做出一个形状有造型的靠垫套。教学环节也改为:1.欣赏图片后提问:优秀的设计该是怎样的?(同学们自己来归纳优秀设计作品的要求)教师归优秀设计的标准写在黑板上。2.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靠垫造型呢?(学生说一说)3.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是不是给你些什么启发?4.教师示范制作靠垫套的造型,学生第一次作业。第二次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学生说出了优秀作品的要求也就是本课的重点,那么这些重点就能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影响他们,并持续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记忆,使得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这个自己归纳出来的重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围绕这些重点来展开的。从学生的作业效果来看,他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点,并且能不时修改更新现有作业,有遗憾及时弥补、有错误赶紧更正。最后,就是学生能毫不费力的用这些评价要求来点评彼此的作品。一.策略调整,重组评价有时候,教师可能会发现所收集的评价信息中蕴含着的新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重组教学内容可以顺着备课的预设思路使学习更加有深度,可以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在评价信息之后,我将获得的信息与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比照。虽然假设课前设计的学习目标是“合理”、“合情”的,但事实上,在课堂的现场中,却又经常会发现预设目标还要经受实地的考量,在从评价信息的分析中得到反馈之后,发现目标没有问题,但通过目标的教学过程发生了问题,这就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在第二次的重构中,我又发现和捕获到了新的评价信息。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在剪制靠垫的外形时,有的同学毫不考虑就剪出了一个喜欢的外形,例如有个女同学在对折的彩纸上剪出两个连着的小兔子造型,打开一看,成为了类似螃蟹的外形,使得作品的设计完全背离这个女同学自己原来的想法。我及时处理了这个信息,请大家都来看这个“与众不同”的造型,并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而不是视而不见,让这个同学放弃这个造型,另起炉灶,导致后面的纹样装饰环节不能跟上全班的节奏。
在课后,我想,虽然及时抓住了这个信息并全班展示之后,但是深究这个信息背后,是不是因为我的学习目标有误呢。于是,基于对新的评价信息的利用和获取,我展开了第三次的教学再构。对应的评价任务有了变化。完全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设计。那么就能避免学生的迷茫,也能够突出全班重难点的解决。也能适时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记忆,达到深层的美的教学。如果说对评价信息的认识是对大海的航行探索,我才刚刚启程,才捕捉到了那么一点碎片而已,探寻评价的秘密,我们才刚刚起步。也许最终到达的站点并不是理想的境地,但我们探索前行的路径定是一路花香,由无数碎片组成一个美丽的拼图,收获也定是满满的。苏州吴江汾湖实验小学徐兰联系邮箱:wj_xu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