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192-232),字子健,曹操第三子,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生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功立业之大志。从小跟随其父在军旅中长大,天资聪慧,深得曹操的赏识和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因受后来称帝的哥哥曹丕的陷害,忧愤而死。曹植的诗歌现存90多首,绝大多数是五言诗。风格清新、语言自然。作品内容以曹丕继位为界,明显分为前后期。前期主要表现执著追求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后期则更多表现其反抗迫害和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听泛读,明字音解决字词上的疑问齐读此诗
《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英勇无畏的游侠少年。具体谈谈这位游侠的形象特点。第一、二部分第三、四部分游侠身世豪侠英武勤练武艺武艺高超为国杀敌英雄业绩弃家保国视死如归名望高武艺高功劳高品德高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是写马吗?为什么?不是。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表面写马,实际写人,把游侠少年叱咤风云的英姿展现在读者眼前。“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设问。这一部分仅仅是作者客观的记述吗?为什么?不是。“扬声沙漠垂”还包括作者对少年的赞扬。
第二部分写少年武功高强,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既是“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半部分卫国杀敌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同学们齐读第二部分,品味一下这段动作描写的成功之处,并指出原因?1.用词准确,选了破、摧、接、散四个动词。2.从左右上下四个不同方向展现了少年武艺的高超。3.比喻恰当。既写出了比猴猿更敏捷的身手,又写出比豹螭更勇剽的气势。
诗中哪一句话最能表现少年在战场上的勇武?为什么?“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一个“蹈”字,一个“凌”字,写出长驱直入、锐不可挡、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
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现英雄弃家保国、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有何好处?1.铺陈手法,淋漓尽致,极写英雄精忠报国的英雄肝胆。2.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这种爱国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显示义无反顾的气概。这首诗仅仅是在描写一位少年英雄吗?为什么?不是。因为这首诗属于曹植的前期诗歌,当时他才华横溢,胸怀大志。这首诗实际上也抒发了曹植想要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
学了本文之后,你认为有什么可借鉴之处?1.少年的爱国精神,但是首先要有过人的本领,所以现在要好好学习。2.准确的用词,四个准确的动词。仔细阅读下面一篇短文《雨中护伞》,文中有些动词用得不够准确,请你改得更生动一些。
雨中护书放学已有十多分钟了,雨还在下着。“家中生病的母亲怎么样了?”“反正十分钟就能骑到家!”想到这里,他把书在怀里,出了教学楼。他在雨中半着身子,遮护着书包,快步跑向自己的自行车——这种半弯着腰,向前猛跑的形象,倒有几分战士在弹雨中冲锋的劲儿。冲到车前,出一只手,掏出钥匙,打开车锁,却发现上车变得困难。他先用左臂抱紧书包,右手去扶车把,右腿高高抬起也只能从大梁上跨过,右脚踩住了脚蹬,左脚一次一次向后面蹬地,车走了起来,于是用右手掌握着平衡和方向,左脚用力一跳,屁股向上一抬,终于坐在了座上骑动了——身子始终向前俯着,左手把书包紧在胸前——书包里的书总算是安全了。放跑立伸放抱冲俯腾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