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说课题目《归园田居其一》说课人天津市青光中学朱旭梅
1教材分析5教学方法2学情分析6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7板书设计4教学模式
宋词唐诗《归园田居》(其一)《短歌行》涉江采芙蓉诗三首魏晋诗歌南北朝诗歌先秦诗歌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必修二必修四必修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1教材分析题材地位
天津市青光中学题材地位内容结构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教材分析单元目标:反复吟咏,体会感情。唐诗宋词
天津市青光中学已有知识已有经验存在困难《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体会诗作精神以产生感情的共鸣2学情分析
天津市青光中学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反复吟咏,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感情。体会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3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学生特点
天津市青光中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归园田居其一体会诗人的田园情怀及其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正确认识归隐。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3教学目标诗美诗情情感熏陶价值观的构建从
七环节基本教学模式拓展提高开发资源天津市青光中学呈现目标明确任务情境导入引人入胜自主学习读思圈画合作交流互帮互助熟读课文任务导学课堂小结布置作业4教学模式
意境情文初读品读赏读4说模式“三读--四步”教学模式语文学科诗歌教学
天津市青光中学呈现目标明确任务情景导入引人入胜自主学习读思圈画合作交流互帮互助熟读课文任务导学拓展提高开发资源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初读赏读诵读涵泳●识诗文口诵心惟●解诗意存乎一心●入诗境品读4说模式愤悱启发●悟诗情
情景教学法提问点拨法天津市青光中学教法学法探究法讨论法诵读法5教学方法重点难点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天津市青光中学一、诵读涵泳●识诗文6教学设计初读呈现目标明确任务情景导入引人入胜12分钟诵读吟咏初始诗文背景介绍知人论世(2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教材、学情三读---四步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6教学设计情景导入引人入胜(2分钟)
天津市青光中学6教学设计(2分钟)情景导入引人入胜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感官。层层推进,逐步认识一个古代诗陶渊明。拓宽了知识视野,加深了文化积淀。走近作者
天津市青光中学6教学设计背景介绍知人论世(3分钟)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厚读”诗文、知人论世。更利于挖掘诗人的“诗心”之所在。
天津市青光中学设计意图: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呈现目标明确任务6教学设计(2分钟)
天津市青光中学诵读吟咏初识诗文6教学设计(5分钟)学生自读生生互读配乐朗读师生共读设计意图:通过吟咏诵读,初步感知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形成整体印象。有助于把握作者的情感。提高阅读和审美水平。
天津市青光中学二、口诵心惟●解诗意品读自主学习读思圈画(8分钟)6教学设计(8分钟)
归6说设计自主学习读思圈画诗言志
天津市青光中学6教学设计自主学习读思圈画爱丘山误入守拙归田园设计意图:通过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的讲解。于反复朗读中逐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以学生个体情感介入来体验陶渊明的思想情志。
天津市青光中学三、存乎一心●入诗境6教学设计赏读合作交流互帮互助熟读课文任务导学(4分钟)(8分钟)
天津市青光中学6教学设计合作交流互帮互助景物描写?
天津市青光中学6教学设计熟读课文任务导学探究自主合作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陶诗语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发展想象力、思维力、判断力和鉴赏能力。
天津市青光中学四、存乎一心●悟诗情拓展提高开发资源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赏读6教学设计(10分钟)(3分钟)
天津市青光中学6教学设计拓展提高开发资源意境情感
6教学设计拓展提高开发资源文学、文化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陶诗。并能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审视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倾向。题材创新作品风格精神人格
天津市青光中学6教学设计拓展提高开发资源设计意图:从历史发展角度,理解陶渊明作品的内容价值及深远影响。探索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6教学设计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天津市青光中学6教学设计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阅读《归园田居》组诗及几篇与陶渊明相关的文章。2、尝试抒写《我的园田居》,完成一篇随笔,抒发自己的人生追求,为自己的心灵找到安居的家园。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及巩固练习,使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升华。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设计6天津市青光中学升华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Production)总结普通人成为名人需要的努力和品质,激励学生为理想坚持奋斗,鼓励他们成长为“名人”。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升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陶渊明厌恋(黑暗、险恶)官场归田园(闲适、恬静)舍得世俗名利的束缚独立自由的人格真淳7板书设计设计意图:使学生更清晰的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理解陶渊明在恶浊的环境中“复真”“还淳”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辩证理解归隐思想。
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应以文本为载体,带领学生走向远方!
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1分钟7分钟23分钟4分钟10分钟师生互动、交流情境导入提供文本,提出要求略读,查读学生自主剖析课文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合作意识总结反思学习效果反馈总结归纳,解决疑难点拨升华提供检测题激发兴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组内交流5.教学设计与方法
表达技巧感悟意象探究情感了解诗歌体裁的形式特点个性化解读天津市青光中学
六说:教学设计(环节五)激趣入境导入新课(5分钟)读前准备扫清障碍(4分钟)设置任务合作探究(16分钟)巩固练习知识输出(8分钟)课外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自学指导初读再读三读扫清字词障碍读出作者情感二、诵读课文疏通文意三步读法把握课文大意通过反复诵读,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把握作者的情感。长期有效的阅读指导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说教材1:(一)说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学习目标是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可说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辞,迎新我的颂歌。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依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特点,我作以下安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能力目标:学习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情感。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正确看待归隐。
【教学重点】:学习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正确看待归隐。【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是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我所任教的班是普通班,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教学上我采取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说教学过程本课计划一课时完成,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播放羽泉《归园田居》,学生立即对悦耳的歌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跟着音乐的弦律而调动他们的感官,引起视觉听觉的兴奋,这时让学生找出歌中所写到的景物,找到一个古代诗人,引出诗人陶渊明。
【步骤二】讲评尝试练习,进一步认识陶渊明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演练,老师检查,课堂学生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老师再补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
【步骤三】诵读诗歌,感悟诗歌之美诗歌学习重在诵读,此环节设计首先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诵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老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再经过师生共同欣赏配乐朗诵《归园田居(其一)》,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诗歌感染和打动,再以配乐的形式让学生集体朗诵,加深理解。
【步骤四】师生课堂互动,分析诗歌内容,突破重难点学生上一环节通过充分感受诗歌,已经有较深印象。本环节主要用讨论法,点拨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手法。我教本文的总的方法是:学生先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之后,可由学生相互提出问题,互相解答。老师作最后的补充小结。这样由师问生及生问生,形成生与师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所以,我打算从下面三步着手讲解:
第一步:分析诗歌思路,理清诗歌结构此环节主要让学生找到关键字眼,抓住提纲挈领的字,条分缕析地理解诗歌思路,理清诗歌结构。为此,我设计的问题是:诗的题目犹如人的眉和目,所谓“眉目传情”,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能作为题眼?(学生回答:归。)从这个字你可以看出文章分哪四部分呢?即文章回答了四个问题:为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请同学们围绕这四个问题划分文章层次。
第二步:揣摩艺术手法,感悟思想感情《归园田居》(其一)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通过朴素的语言,比喻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学生能容易地看出诗歌的艺术手法,而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则需要学生讨论分析,然后老师进行点拨,最后归纳总结。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朗读“归向何处”一层,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副怎样的画面?3、“归去如何”一层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第三步:总结全文特点,探究讨论归隐诗人描绘的是常景,抒发的是真情,阐释的是至理,挑选的是“易”字。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陶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这些艺术风格学生不易看出,老师一边展示板书一边与学生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真”,突出陶渊明直率朴素的艺术风格。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而对于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则需要辩证地看待,需要老师指导点拨。为此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谈谈你所感受到的陶诗的艺术风格。2、陶渊明的这种隐居思想对我们有何启发?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
【步骤五】布置巩固练习1、阅读迁移2、背诵课文
钻研课标网络资源研读教参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优化教材视频资料学案编写附:课程资源开发
谢谢欣赏
必修四宋词必修三唐诗必修二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诗经》二首《离骚》《诗三首》《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按照文体特征编排古文阅读的初始基础阶段由外而内由浅入深1教材分析
成果展示、归纳总结评价反馈、提升拓展合作学习、汇报交流自主探究、操练内化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材分析教师学生活动交融进行,教师作为主导,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师生共同行动起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思考,通过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以达到学习语言知识,增长语言技能,生成语言能力的能力;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生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达成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