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构思陶渊明的诗文在高中绝对可以称得上经典,但说实话,一直未有真止读懂。前几年读《归去来兮辞》,略有感触,特喜欢其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妥”两句,而且简略为“倚窗寄傲,容膝易安”以自勉。但他的诗歌,包括《饮酒》《归园田居》等等都未理解,更说不上喜欢,多少年來只好照本宣科(虽然自己的照木宣科中的“木”已经不局限于教学参考书,但在教学中依然缺少自己思想,缺少对陶渊明的理解和深度认同)。这次教学,对其诗似乎多了一些理解,然而依然停留在表面Z上,我所能做的只是在教学陶作品之后的晩上再读有关于他的一些作品,以求深入陶渊明的诗歌和内心世界。一•走近诗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因为学生初屮课本中出现过《归园田居(其三)》,所以提前把这首诗抄写在了黑板上,上课吋学生首先齐读,然后赏析其中最喜欢的诗句。有学生提到“但使愿无违”,我点评道平常我们常说事与愿违,所以最大的期望就是事无违愿。有学生提到“戴月荷锄归”,我说这是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是写意,而非写实。最后我拈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在“种豆南山下”的劳作中,虽然“草盛豆苗稀”,诗人依然不改其志,“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也就是说,相对于真正的农夫,诗人并不斤斤计较“草盛豆苗稀”的结果,也不在乎“夕露沾我衣”的辛劳,而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的心愿,是对自己心灵世界
以及生活方式的捍卫。因此,朴素平淡的叙述中,分明又有着一份坚韧执着。“一个计较于豆苗稀稠的农夫,其实也是生活于樊笼中的农夫。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理想信念,只问耕耘,不汲汲于收获。想想看,无论是面对教育教学,还是面对自己的一生,是否应该有这样一份态度?一方面“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另一方面,乂何必在意豆苗的多少呢?”(以上摘自“新教育”铁皮鼓)其实"草盛豆苗稀”的现实恰是学生的困惑,他们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现实中需要的恰恰是“种豆南山下”的不舍与执着。就在这样慢慢的浸润中,学生对诗人有了感性的认识。关于对作者的介绍,现在最怕上课伊始,教师就连篇累牍的宣读作者的伟绩,但学生实际上对作者非常漠然,只知道他伟大,但怎样伟大,如何伟大,伟大在何处却一无所知。其实又何尝只是中学生如此,看看那些大学生们也是作者作品满口飞,但真正阅读过的又有几本?与其给学生宣读文学史上条条框框,甚至不如从作家的一两句话,一个故事入手,让学牛对作家有感性而深刻的认知。二.解读诗歌《归园田居》诗歌较长,教学最忌一句句翻译讲解。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对整篇课文了然于胸。然后对教材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比如这篇《归园田居(其一)》可以分成两大块,一是白描铺叙“园田”生活的诗句,这是诗歌的主体部分;二是作者“从何而归”“为何而归”的抒怀。当然教学时可以从任意一点切入,比如“我们
先来看作者笔下的田园生活到底怎样”,然后把纯净的田园生活与樊笼样的官场生活相对比。当然也可以直接切入题目,“归园田居”,作者为何要归,从何而归。先说从何而归。诗人从官场而归,对官场,作者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尘网,二是樊笼。“尘网”中的“网”字特别有味,有学生解读为“欲脱而不得”。再说“三十年”,当然有很多理解,但诗人之所以把十三年写成三十年,可以理解为其感觉时间之漫长。“樊笼”其实樊即笼,在这里可谓双重强调。无论是网还是笼,都是人的不自由的状态。讲到此处时,顺手给学生读了在《收获》(0906期)上读到莫言长篇小说《蛙》中的一段话:那时人人都被关在笼中,没有关在笼中的,脖子上也有绳子带着。鸟关在笼里极不自由,而人关在笼里则成T“囚”字。再说为何而归。除了牢笼里不自由而外,还有作者自己的木性。比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木性,正如作者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再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里可结合作者的“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来解读。再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屮的“尘杂”实指官场的繁杂琐事,可以结合刘禹锡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来理解。这里的“闲”字并非单独的闲暇之意,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悠闲与闲适。三.体味田园文章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陶渊明之称为田园诗人的缘由,则是接下來这些诗句的铺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几
句诗写的真的很平常,甚至有些淡而无味。先说前四句,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画栋之堂臬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这是近景。其实陶的住房也没有如此之诗意,那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五柳先生传》)之所。这时恰可引入元好问对陶诗语言的评价: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对这两句诗的赏析,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引导他们去体验。特别是在乡村的初中读书时,黄昏放学,远远的看到薄暮下模糊朦胧的村庄,像一幅古典的山水画。再看那袅袅炊烟,一下子让人想起了家,想起了母亲在灶头忙碌的身影,想起了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几个学生起来谈到了自己那种亲切熟悉的体验,黄杨则说到口己看到路边口己婶家的炊烟时的一种安全的心理感觉。我从自己的经历谈起,飘泊在外的时候,每每傍晚走到家乡的庄头时就会有那种家的温暖的感觉。有时薄暮时分,依然在路上,当车了从公路两旁的村庄疾速的穿过,即使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名字的村庄,都会有那种温暖的感觉洋溢在心头。其实不止是炊烟,包括那点点昏黄的灯光,也会给人温暖的感觉。正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所写的那样: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再说“狗吠深巷屮,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屮”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这里鸡犬之声,突出的一种安宁、祥和。一是用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作映衬,可见鸡鸣之声多么的祥和。二是《桃花源记》屮所提到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还有老子《道德经》屮所写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田园生活。U!最后是如何评价陶渊明,以及把诗人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链接的问题。叶嘉莹先生说: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劳苦饥寒的代价。是的,为了自由,陶渊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兮辞并序》在精神自由与丰厚物质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左拉在《猫的天堂》里说:真正的幸福,天堂,就是关在一间有肉吃的房间里挨打。而陶潜则说:饥冻虽切,违几交病。更为重要的是陶渊明在现实的田园生活中找到了他的所想要的生活,找到了他的“天堂”。对我们来说,如何在现实世界里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最后给学生板书的是德国诗人哲学家荷尔德林的一句名言:世界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