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共10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共10页)

ID:1159888

大小:21.7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王雷   小学高级教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昆明市罗蓉名师工作室成员,经开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兼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   秉持"潜研笃行、德业双修"的信条,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寻求突破。多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示范课,并受邀到云南省各地州开展专题性讲座。多次在省、市、区级教学竞赛中取得一等奖。另外还曾获云南省"一师一优课名师"、昆明市"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工作者""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经开区"优秀人才""杰出园丁""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教育格言:浅研笃行,德业双修,诗意地化匠成师!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此教学设计曾代表罗蓉名师工作室在"昆明市诗词教学小初衔接研究活动"中进行展示并获得好评   【设计理念】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本次活动主题是"中小衔接",主要目的是使小学与中学加强联系,彼此了解。"中小衔接",就小学教师而言,应该切实立足于"小",放眼于"中":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课堂难度,进行教学设计,而不能过度拔高,不能越俎代庖地用初中的高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要撕开一个小口子,引领学生管中窥豹,从而激发学生对初中生活的向往,留下强烈的学习期待!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过渡,尽量使小与中做到无缝连接。   《课标》要求小学高段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对初中学段做出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的要求。本教学设计更强调对古诗的诵读指导,通过不同层次的诵读感受陶渊明归隐躬耕时的恬淡与悠闲的生活状态、满足与豁达的心理世界;适当增多了对个别词语的注解,从而在"扫清阅读障碍"上加大了帮扶力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更便捷地进行感悟和欣赏。   【教学目标】   1.保护诗的整体诗性,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的意韵;   2.填补诗的合理空白,使学生在大量的举像中感知诗的意象;   3.走进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在高度的共感中领悟诗的意境。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举像、造境,使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田园生活"有更加丰富、立体的认识。通过适度拓展,使学生走进陶渊明的时代,了解陶渊明的境遇,感受陶渊明的内心,领悟田园诗带来的独特意境。   【教学过程】   一、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一)设疑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   (二)揭示课题   介绍"园田居",引出课题"归园田居".   (三)朗读指导   1.一读,意在正音   (1)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或许,从他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拿出课文纸,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二读,重在节奏   (1)诗是有韵律的,首先要注意断句。来,自己划一划。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指名读,相机指导。   (3)除了停顿要恰当以外,要读出韵律,还有个诀窍,就是"声断气不断,音断意相连"(ppt出示)。   3.三读,旨在读懂   (1)陶渊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试着找找答案?   (2)在这首诗中,你发现陶渊明是一个干什么的人?(种田的农夫)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种豆南山下"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他是一个怎样的农夫?说说你的理由?   ①勤奋的农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②不善农活的农夫:"草盛豆苗稀"   ③豁达(洒脱)的农夫:"衣沾不足惜"   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了。   4.四读,贵在兴致   (1)不过,要想更好地了解他,不仅要关注人本身,还要关注诗中的"景物".那么,在这首诗中,发挥想象,你又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2)交流:   ①"南山":你能用上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南山吗?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②"月":这是一轮怎样的月亮?   月亮仅仅只是照亮了陶渊明回家的路吗?还照亮了哪里?   ③"道":长满野草的"羊肠小道"   ④"夕露":晚上的露水晶莹的露水   南山如画,明月皎洁,羊肠小道,草木茂盛,夕露晶莹,假如你能看得见,皎洁的月光下,陶渊明的脸上洋溢着怎样的表情?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首诗。   二、展开想象,读出诗情   (一)聚焦"园田居",体会满足之感   1.听着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个农夫正悠闲、惬意地走在田间小道上。他要去哪儿?(回家)他家在哪儿?(园田居)(板书:身归园田居)   读——"身归园田居"   (二)五读,借助吟诵,强化情感   1.走在回家(回园田居)的小路上,陶渊明悠哉悠哉,心情愉悦。老师有个疑问,当你感到快乐,感到满足的时候,你会干什么?(唱歌)在古代那不叫唱歌,确切的说,那叫"吟诵",想听吗?(教师吟诵)   2.有趣吗?咱们合作一下,老师吟诵一句,你们朗诵一句好吗?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三、互文印证,读透诗心   (一)设疑,指向"愿"字   1.同学们,听了这么多遍,你的心中是否泛起一个疑问呢?   2."愿"是什么意思?(板书:心愿)   (二)拓展   其实,陶渊明在他的第一首《归园田居》中就已经做了解答。   陶渊明啊,出生在东晋末年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从小就崇尚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成年后,他希望做一个贤臣,造福一方百姓。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当时东晋王朝官场上乌烟瘴气。他的理想根本就无法实现。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他越发渴望做回自己,重获自由。   "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41岁那年,陶渊明当上了彭泽县的县令。一天郡里的太守派督邮来视察工作。当时的督邮虽然官品不高,但却常常假借太守的势力,作威作福,耀武扬威。这个督邮,更是如此!他一到彭泽县的驿馆,就差人叫陶渊明来拜见他。陶渊明虽然平时就不肯趋炎附势,对这个狐假虎威的督邮更是看不惯,但又不得不见。正当他刚出门的时候,手下急忙喝止:"大人,且慢……".陶渊明早就受够了官场上的这一套,于是愤慨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便交出官印,辞去了仅仅做了80天的县令,回到了他的园田居。   现在他终于重返自然,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回到农村后,陶渊明首先要做的就是——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其实跟我们今天学习的"其三"非常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对于陶渊明来说,田园生活虽然辛苦,却是惬意自在的,他这样描绘道: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田园生活轻松自在,陶渊明乐享其中,所以,即使是"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他也会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三)交流   陶渊明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相机板书"有田园"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四)深入引导   1.陶渊明仅仅只是从南山的豆地里回到园田居吗?   2.告别官场,陶渊明来舍弃了什么?回归田园,他又得到了什么?   3.远离官场,回归田园,值不值得?   ppt倒着出示《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并引读。   这所有所有的"不足惜",都是因为此时此他愿望终于——实现了!"南山如画来相伴,明月有情照我还。万般烦恼不足惜,只因已了田园愿。"   4.来,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首诗。   四、聚焦影响,传承经典   1.此时此刻,在你的心目中,陶渊明还仅仅只是一个在南山下种豆的农夫吗?   2.文如其人,陶渊明的诗跟他的人一样,质朴简单,崇尚自然。他开创了新的诗歌流派——田园诗派。   3.千百前来,他的田园、他的诗歌,连同他的品格,为我们构建出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净土和精神家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00多年后的唐代:   引读王维的《山居秋暝》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那一轮照亮了陶渊明心境的明月,也照亮了"诗仙"李白的品格: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思想,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是一脉相承的。   引读张志和的《渔歌子》。   500多年后的宋代:   苏轼称赞道:"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更是写下了109首和陶诗。来表达对陶渊明的赞赏之情。   引读《清平乐村居》   1400年后的近代:   著名作家林语堂这样称赞道:"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   1600多年后:   就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也走进了陶渊明,深深地体会到他因为(指板书)"心有田园愿",所以,"身归园田居".   引背:种豆南山下——   4.穿越历史,一唱千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第10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而更多更多的经典在这儿,在你们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等着大家去欣赏,等着大家去传承!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   心有田园愿   身归园田居   第10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