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1.通揣摩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古典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2.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探究能力。教学步:一、入二、知回《桃花源》:岸数百步,中无,芳草美,落英。⋯⋯《五柳先生》:不慕荣利《酒》:在人境,而无喧,君何能?心地自偏。⋯⋯《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小陶渊明特点:志趣高尚官于三、研全(一)朗全,出情(全班、教范)(二)研歌,品味真情以“”字核心研全1、何而?性本丘山守拙园田2、从何而?(网、樊)3、向何?人笔下的田园光是怎的?第1页共3页
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要求:要素齐全,想象合理,描绘生动4、归去如何?鉴赏“复得返自然”,体会重回大自然的自在、自得、自乐之情。(三)小结诗歌,回味归情四、讨论我们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五、布置作业从《归园田居》五首和《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不少于1000字)六、结语: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反思《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名篇,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我在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展开,如为何归、从何归、归向何、归去何,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教学思路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流程也很顺畅。但这节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处理引发了我的一些反思,归纳如下:反思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立这节课的预设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二是探究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归园田居》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高一学生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统的诗歌鉴赏常识,所以高一诗歌教学不能像高二高三那样规范系统,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基于这些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就教学效果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对于学生今后规范地鉴赏诗歌架起了一座桥梁。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归园田居》其三等篇目,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第2页共3页
解,为了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设置了讨论环节,让他们就“陶渊明的归隐”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继续探究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反思二:关于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归园田居》上课时间为一课时,主要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知识回顾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回顾、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但课堂的重点在鉴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鉴赏诗句和描绘整体画面对学生来说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如学生不一定能鉴赏出田园风光的美,描绘画面可能顺序不当、想象不足或流于翻译诗句等,这些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的。教师虽然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但具体的点拨要很到位,这点,我在上课时的处理是有待提高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适当预设,及时点拨,注重教学的生成过程。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每一种不同的教法可能都有得有失,感谢这次能有这样的机会反复思考自己的教学,希望今后能不断探索各种教学问题。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