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诗歌的韵味。2、品读: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3、感悟:感受诗人的特殊心境,领悟诗人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品读: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2、感悟:感受诗人的特殊心境,领悟诗人的情感。三、教学重点:感悟:感受诗人的特殊心境,领悟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伴随着这首非常优美、欢快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们开始了今天的语文学习。在上这节课前,老师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摆在你们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是做官,名利双收;二是做农民,平平淡淡。你们会怎样选择?(找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点评)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无论我们选择什么,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与得。舍和得充满了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在这二者之间做过选择,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做农民。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来体会陶渊明的舍与得。1、解题: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明确: 标题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归”字是题眼。 2、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1)提问: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小组之间讨论)讨论、明确: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2)初读整首诗,结合你对陶渊明的了解,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引入背景)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明确:官场 官场腐败黑暗、尔虞我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田园
他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子呢?(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的田园生活,感悟诗人的心情。明确: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1、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读这首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2)找同学范读,要读出韵味,其他同学点评。(3)全班同学齐读。5、思维拓展: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6、课堂小结:同学们,陶渊明生活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选择归隐,他成为文学史上最闪烁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新社会,国家给我们提供了成才的机会,十年寒窗苦读,希望大家将来都能够先走出农村,不是不爱,因为爱我们还会再回来建设我们和谐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