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

ID:1160063

大小:14.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2、品味文章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方法:诵读法、想象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到诗,自然就想到唐诗,在唐朝诗歌的百花园中,山水田园诗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诗风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果把田园诗向上追溯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的田园始祖——我国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板书)二、解题《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归隐后的第二年,今天学习的是第三首。“归”是回归、回到的意思。“园田居”是陶渊明在柴桑的旧宅,这是诗人辞别官场、归隐田园的生活写照。三、作者介绍 陶渊明幼年家境贫寒、家世衰落。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始终未得重用,曾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和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县令上退隐,这一年他41岁,知道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其实在他辞去彭泽县令之前,他一直是一个在官场和田园间游走举棋不定的人。一、初读诗歌,自由朗诵1、自由读请大家放声去读一读,看看诗人归隐生活。2、示范读请一位同学示范读,其他同学正音。3、全班齐读二、小组讨论,疏通诗意1、借助课文下的注释以及工具书理解下边的词语。晨兴:早起。理:治理。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2、请同学们静下心,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想一想。发挥想象,把诗歌改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要求:①使用第一人称②有景物和心理描写③时间为5分钟(1)学生自由写作(2)课堂展示学生作品。 一、再读诗歌,把握情感1、齐读前四局,思考:诗人“晨兴夕归”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草盛豆苗稀”?你认为他是为了什么?——为了能够在大自然悠闲的生活。2、“带月荷锄归”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还,一个“带”字突出了人物的主体性,“一切景语皆情语”流露出诗人对周围景物的喜爱和劳动后的愉悦心情。真是平淡的言辞,诗意的躬耕。比较阅读:出示《五柳先生传》节选,这是陶渊明先生的自传,他隐居后的生活如此贫困,简陋的居室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3、齐读后四句,思考:诗歌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愿”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上“为五斗米折腰”强。4、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再读诗歌,仔细品味作者心境。——田园生活虽然辛苦,但平静、充实、质朴、自然、和谐,整首诗都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闲适、怡然自得地心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摒弃世俗,对官场的厌恶。5、你是否欣赏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学生自由发言,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一、课堂小结在你的人生道路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你的本性就是要守着这南山下的草木和一亩方田。它使我们的灵魂获得提高,当我们疲惫时,就打开《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就打开《饮酒》《归去来兮》,回到我们永恒的家乡,呼吸那清新的氧气,大家再齐读一遍品悟诗歌。八、布置作业用文字或绘画把你对诗歌的阅读感受记录下来。板书设计:(首联)种豆草稀——不擅农活↘归园田居(颔联)晨兴夕归——辛苦劳作→归隐田园(颈联)道狭衣湿——辛苦劳作→怡然自得(尾联)意愿无违——自得惬意↗教学反思:本节课对诗歌的品味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反复的读让学生进入情境,通过小组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个性化阅读。但对学生作品展示不够,时间安排前松后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