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实录
加入VIP免费下载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实录

ID:1160108

大小:44.5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实录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实录  《少无适俗韵》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一)  教室内,坐得满满的连前面上课学生的两侧,也都坐满了来听课的老师  可是八年级的学生,居然也有这样童真可爱的时候当干老师请女同学把《》背出来的时候,班里很多的男生居然也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样“背呀,背呀”地催促挑衅起来女生先是一阵哄笑,随后开始背诵,背得很正确,可是也只能说是在背诵而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背就会把诗意失去,请男同学打开书,读《爱莲说》”看来干老师注重的是学生对于诗的意境的理解表达   “爱――莲――说,周――敦――颐――”,声音开始有些拖沓,再加上一个迟到的男孩子拿着书匆匆进来,一下子吸引了一些同学的注意,过一会儿声音才整齐而响亮起来,然后更紧凑了,越读越快,但是跟散文本身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关联照着书读,男生惟一的变化就是读得更熟练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篇散文诗跟今天要学的诗之间的关系?”干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  学生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候,又从外面传来了眼保健操的音乐声,于是,学生们有的低头去看书,有的看着老师,但没有人举手  干老师随手请他面前的一个男生回答,其他学生莫名地发出了笑声这个男孩子其实很大方,站起来说:“这两篇散文诗和今天学的这首诗讲的都是植物”   “讲的都是植物”老师重复了一下学生的回答,其他的学生又忍不住发出了笑声可是当老师问“你为什么笑”“你认为是什么关系”的时候,教室里静下来,老师连问了几声“谁来?”,却依然没有人举手  后面一个短发、瘦瘦的女孩子站起来,她认为“这几篇文章都是以景生情,以物托志”  老师将她的观点又做了梳理,“你认为这几篇文章都是以风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表面在写风景,其实写的都是自己一切景语皆情语你看出了他们写作方法上的相同之处很好”  “还有吗?”“还有吗?”干老师又面向全班问了几次,回答他的依然是又埋头在书页上黑黑的小脑袋  《陋室铭》和《爱莲说》就是八年级学生本册课文学习,仅仅是“读字”,而不是“读诗”,中学和小学的问题一样存在啊   于是,干老师在这里明确地告诉学生他让学生串联的意图:“这种串联的能力就看出你们的思维水平如果你没有发现,我就要提醒你,要告诉你,你们学过了前面两篇,要把三首诗之间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关系就是陶渊明的诗是这两篇文章的祖师爷他们是追慕陶渊明,仰慕陶渊明,才写出《陋室铭》,才写出《爱莲说》他们是陶渊明的学生、弟子,也就是说,陶渊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隐逸者,隐士,而后面的很多学者受他的影响,写出了和他风格相近的诗文像《爱莲说》,尤其是《陋室铭》,这就是他们精神上的关系”  在老师讲的时候,从课前到现在一直有些躁动的课堂慢慢安静下来,学生开始显出专注的神情,对于老师讲述完后的反问“你不觉得他们有精神上的关系吗”,几个同学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了  老师还想尝试让学生继续串联:“在《爱莲说》中,作者对于陶渊明好像提出了一点点批评,你认为是什么?”  学生依然没有发言  老师提醒道:“作者推崇的是什么?”  “莲”学生回答  “莲指什么?”老师追问  “花之君子者也”学生又一起说了出来  “君子是怎样的?”老师再追问  学生声音很响亮地齐答:“品德高尚的人”  “用书中的话来说”老师依然一追到底   学生翻书,但是只听到“哗哗”翻动书页的声音,并没有人说出来老师再次提示,他用缓慢的语调说:“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学生马上齐声跟了上来  “(花之君子)是这样的人认为陶渊明只是一个花中的隐逸者也我认为,这是诗人周敦颐没有读明白陶渊明,他误读了陶渊明”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师的速度放慢,尤其“没有读明白”“误读”这些词老师说得很慢很重,学生很注意地听老师继续说下去  “陶渊明不是那样的人,那么陶渊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今天通过学一首诗,来走近陶渊明”  (二)  很多同学现在的眼光一直在盯着老师了,尤其是刚才那个回答问题的瘦瘦的女生一直在很注意地听着,神态明显和周围的同学不一样  “我本来要考考大家关于陶渊明知道多少,现在我不考了,因为刚才那个班的同学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陶渊明的知识,我想他们知道的你们肯定也知道所以有关陶渊明的知识我们就不考了,我们直接走进他的诗”“今天要学的诗是《归园田居》,”与此同时,大屏幕上“陶渊明”三个大字的背景消失,“归园田居”四个宋体字显现出来老师指了一下大屏幕,对学生说:“这个题目有两种读法,你觉得是哪两种?”   学生小声在试念老师请了后面一个男生来读,他的意见是:一种是“归——园田居”,一种是“归园——田居”  “两种读法的差别在哪呢?”老师又问  “一种是园田,表示他在……嗯,就是乡村里生活那种……一种是到大自然里去生活”这个男生这样解释其他的同学一直在听他们的对话  “哦,这位同学很聪明,了不起一种是‘归园——田居’,一种是‘归——园田居’”老师特地又强调了一下题目的两种读法,他接着说道:“怎么说呢,一种解释是说,回到家园,自己的田地去居住而一种呢,则是回到自己的故乡,过一种怎样的生活?田园的生活种田的生活你们准备学哪一种?”  有男生马上低声回应:“种田”也有同学说“回到田园”  老师再一次明确问大家:“是‘归——园田居’,还是‘归园——田居?’我们把题目读一下”  学生选择的是“归园——田居”齐读题目   老师站在讲台前,面向着全体学生说:““《归园田居》有五首非常精彩的诗,今天我们学的是第三首”顿了顿,他又说:“但是同学们,只读第三首是读不懂《归园田居》的,可以说一点都读不懂,为什么,我们来看第一首”与此同时,大屏幕上出现了《归园田居》的第一首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老师说:“大家一起来把第一首的部分诗句读一下”  学生齐读,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学生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意思懂吗”,又是齐刷刷地回答“不懂”,只有那个瘦瘦的女孩在连连点头,老师又问“哪里不懂”,学生不齐答了,课堂响起了纷乱的回应,听到了一个男生在说“哪儿都不懂”  老师又询问了一下“哪个不懂?谁来为我们简单解释一下这首诗?”但无人应  “好的,那我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和学生一起看着大屏幕上的诗句,老师说:“小的时候就没有那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的心情,本性是喜欢大自然,喜欢丘山的,喜欢山林,可是,错误地进入到了尘世的网络中,进入到了牢笼中,这一去啊,就是多少年?(学生回答十三年)”   老师回转身,面向大家,又说:“十三年啊,天天做着那些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什么事情?”这时除了那个瘦瘦的女生之外,没有人举手,神情上看像是在头脑总搜索答案,也在等待老师继续往下说“——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很自然地,老师提示一个头后便全班跟着一齐说了出来  “还要去拜见长官,还要和长官一起喝酒,所以我这一只被羁绊起来的鸟,思念我的旧日树林啊,我这一条,放在小池塘里的鱼,想念我的故乡的那深渊啊”随着老师的讲述,学生一直盯着大屏幕上的文字,“我在这个樊笼中已经很久了,现在终于能够回到大自然了”老师以一种喜悦的语气结束了讲述,再问同学们:“现在知道意思了吧,我们再来读一遍”  学生又读了一遍,不过感情不能像刚才老师讲的那样,能打动人  老师问:“这几句诗写了题目中的一个字,哪个字?”  “归”学生回答得很整齐  “因为这组诗里有两组词,大家看,”老师请学生看大屏幕,在刚才诗句的下方,分别出现了两组词,一组是“俗韵、尘网、羁鸟、池鱼、樊笼”,一组是“园田、丘山、旧林、故渊、自然”,中间用一个大大的写着“归”的箭头相连老师接着讲道:“‘俗韵尘网羁鸟池鱼 樊笼’,这些都是作者不喜欢的,不希望的,可是他在这里生活了十三年而另一组词是‘园田丘山旧林故渊自然’(学生跟着一起念出),现在作者终于能够脱离那些,归来了!”  大屏幕上,又换上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老师以非常愉快的语气读了这句话后,又反问了学生一句:“为什么胡不归呢?所以,刚才的这几句诗仅仅讲了一个字——归”  大屏幕上又出现了长长的文字,老师说:“《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其实很长,中间还有一部分,我们把它黄色字的一部分读一下好不好?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学生依然很整齐地把这些诗句读完了不过把“嗳嗳”读成了“暖暖”了   老师笑着提醒大家说:“有一个地方读错了是哪里知不知道?”面对学生迷惑的表情,他又提示到:“是‘暖暖远人村’吗?”  “不是,是嗳”学生睁大眼睛,辨别后说  “嗳组什么词啊?”老师又问  “暧昧”这个词几乎是同时说了出来  “什么叫暧昧?”老师的追问马上又过来了  “不知道”八年级的孩子也有好玩的一面,一面书说“不知道”一面却都在捂着嘴窃笑还有一个学生在说“男女之情的”他的话又引来一阵笑声老师对“嗳”字进行了分析:“嗳是什么旁,日字旁,所以暧、昧就表示太阳朦胧不明因此,嗳嗳,不是说男女之爱,而是太阳光,或者风景看不清楚的样子远处人的村落是嗳嗳的,跟后面的依依是一样的,这就写出了一种朦胧的美啊”  学生一直听得很专心  “好,这里写出了题目中的哪个字?”老师又问  ——园  “这就是诗人想要归去的那个园啊还剩下哪几个字?”  ——田居   “田居这里有没有写?”老师问  学生赶紧再睁大眼睛看大屏幕,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这时候,那个瘦瘦的女生用很清晰响亮的声音说:“有”  老师请她说,她站起来,看着大屏幕一字一字地念出:“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这是园,还是田居?”老师再问其他学生眼睛都看着屏幕,可能心里也都在思索吧  “有田‘方宅十余亩’”那个女生又强调了一遍  “哦,‘方宅十余亩’这个宅是田吗?十余亩是他家旁边的地方,古时候人烟稀少,但是土地空旷,所以一间草屋,就有很大的地方但是这是不是他的田啊?”老师讲解后再问  “不是”全班学生一起应答  “他的田在哪里呢?”老师继续问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学生引用诗句回答  “他在哪里开荒啊?”老师问到底   “南野际”学生的回答也达到了最准确  “所以这里只用了一句诗来写田居,写得不明白而其三,《归园田居》的第三首就是写出了——”  “田居”学生一起应和道  “对了”老师非常欣慰,接着说道,“现在读诗的步骤就有了先请大家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这首诗读一遍”  (三)  大屏幕上也已经换上了《归园田居》(其三)全诗诗句,学生自由朗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谁愿意来给我们读一读啊?”依然没有人主动举手,倒是有同学在出主意,让老师随便点一个   老师就随便找了个男同学,这是第三排一个胖乎乎的男生,橘红色的T恤显得很精神老师也说了找他的理由,因为是全班都要求读的,所以都必须准确地读出来  男生开始读了,开头还读得比较流畅,第二句时就出了错误,把“荒秽”读成了“荒岁”,“荷锄”读成了“荷(二声)锄”,班里响起了笑声  “很好,整首诗只错了两个字”老师把“只”字咬得特别重大家又发出一阵哄笑男生自己也笑了  “谁能够一字不错地读一读?”老师又随意挑了一个坐在前面的女生来读”你能一个不错地读一读吗?来,试一试”这个戴眼镜的小姑娘虽然声音比较轻柔,但都读对了  老师再次问刚才读错的男生知道自己哪两个字错了?男生说知道了老师又说:“诗虽然读对了,但是不能这样读要把诗的味道读出来但是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不对,你把诗要读出来,这首诗到底要怎么读?好不好?”  学生再次自由练读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如果你的声音不去控制它,让它散散的,那么他就读不好的你要调整好两样东西,第一是你的心,你要静下心,沉浸到陶渊明的诗里去第二就是你的声音要控制一下”老师对朗读进行了指导,然后让同学推荐班里读得最好的一个同学,学生嘻笑起来,齐声报出一个名字,好像就是那个瘦瘦的女孩子,老师说:“又是她,我们换一个好不好?”  学生又笑,不约而同地,又报出一个名字,孙某某原来是中间一个戴眼镜的男孩子,老师走到他面前,其他同学还在笑,老师说:“不要笑,我们来注意听,看他读得到底好在哪里,我们向他学习”  “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其他同学又发出了笑声,自老师请学生朗读开始,班里就充满着这种笑声这个男生声音比较低沉,读得也平淡在读“夕露沾我衣”的时候,他读错又改了过来,但是依然听到了其他同学的笑声,尤其前排一个女同学,自始至终都在笑着,还向同桌小声嘀咕着什么  “这位同学读得不优美,但是读得很好,为什么?因为他读的有陶渊明那种淡淡的闲散的味道,陶渊明如果坐在我们中间,肯定不会绘声绘色优美的读,而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老师以一种亲切的语言,但是严肃的态度对刚才学生的朗读做了评价,同时自己进行了范读,他的范读非常朴素,但是却自然有一种穿透在里头,“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刚才不停在笑的学生不觉收起了笑容,以一种应有的态度来对待这首诗的学习“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按照老师要求,他们接着把这首诗读了下去,这一遍读,和前几次有些不一样了  学生读完后,老师说:“真要读好,我们还要再过一会儿我现在来考考你,现在再看一下,你能把这首诗都掌握住,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说出来吗?”学生低头看书,又有一个声音习惯地发出来:“不能……”“现在要每个人自己说,假如要你解释这首诗的,等一会儿就这样说下去,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可以举手开始”老师再次面向全班申明要求  学生七嘴八舌,开始说起来基本上都是一句一句连起来说诗意的  等学生自然停下后,老师问:“有问题的举手”  一个学生问“夕露”什么意思?另一个女生举手回答说是“傍晚的露水”  “是傍晚的露水吗?”老师追问  “不是”很多学生说,“晚上的”  “是傍晚的还是晚上的?”老师再次强调  “晚上的”学生这次统一了意见  “为什么是晚上的?哪里看出是晚上的?”老师继续追问   “戴月”学生也从书上找出了自己的依据  “戴月荷锄归,披星戴月,戴月什么意思?”老师继续追问,让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诗人在月光的照耀下,扛着锄头回来了所以是晚上  然后,老师又简单讲了“夕”字的字源,他介绍道:“现在我们说夕阳西下,夕在古代其实是月亮的样子夕其实是月亮的象形字,所以,在陶渊明的时候,夕是晚上的意思,”说着,老师用手指在空中比画了一个象形的“夕”字“夕露是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老师讲的时候,学生听得都很专心  “还有问题吗?”老师又问大家,没有人再问问题了“如果没有了我要请一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老师挑了后面一个瘦高的男生起来解释,他有些不情愿,摇晃着身子站起来  老师说:“记住,这是所有的同学都要完成的,所以不是说,我叫到一个好同学,他完成就可以了这是你必须完成的作业,请开始”  这位同学低头看着桌面上的书,左手托着右手的手肘,说:“在南山下种豆……”便说不出来什么了  “不要那么优美,只要准确就行”老师提示他   他把书从课桌上拿起来,低头又看着,然后说:“草很茂盛,豆是稀的”  “好,行啦,前面一位同学来解释”老师让他停止,又换了他前面一个学生来继续解释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意思是:每天早上,到田里去锄野草,到晚上才在月光的照耀下扛着锄头回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意思是,狭窄的山路草木丛生,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意思是衣服沾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这个男生很流畅地把诗的字面意思说完了“‘晨兴’的‘兴’字什么意思?大家回答”老师提出了书中的几个字,进行检查  “起来”学生说  “‘理’什么意思?”  “清除”  “‘荒秽’什么意思?”  “杂草”  “好,就是‘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芜’‘但使愿无违’的‘但’什么意思?”   “只要”学生都很准确地应答了  “好,现在每位同学都会理解整首诗了,对不对?”老师再次向全班学生反馈信息,他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应“对”  “好,现在大家再把诗读一遍,把解释忘掉好不好?”没想到老师会这么说,学生有些困惑,老师又说了一遍“把解释忘掉,再读读诗”  学生又一起把全诗读了一遍  (四)  “你的解释忘记了吗?”听完后老师问  学生说:“忘记了”  老师又说:“诗已经懂了吗?诗懂了就把解释忘记,解释是拐杖你以后再读陶渊明这首诗的时候不要用解释来说,要直接用他的诗句来说”学生更专心地听老师来解释为什么要“把解释忘掉”  “但是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感情还没出来,为什么呢?是不是还不够理解呢?我这里有一组思考题”老师让学生看大屏幕,出现的第一个题目是:诗人“晨兴夕归”的理想及目的是不是为了“草稀豆苗盛”?   “不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你认为不是,那么他的‘愿’是什么呢?”老师问  “他是为了能在大自然里生活,过一种悠闲的生活”一个学生这样回答“好的第二个问题是:这首诗是否刻画了一个辛勤农夫的形象?”  学生又纷纷摇头说“不是”,“那是什么呢?”老师再追问  学生又陷入思考,有一个学生把手举起来,老师请她说,她认为“刻画了一个想回到大自然的官员的形象”  “官员?应该说还是不是官员了?他已经归来了,就不是官员了其他学生也应和着,赞同老师的说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在古代的时候叫做‘士’,‘士大夫’的‘士’有学问的读书人叫作‘士’”  “好,他刻画的不是一个农夫的形象,因此这首诗能不能理解为辛勤劳动啊?”  “不能”学生回答   “其实,核心问题就是这一问,‘但使愿无违’中的‘愿’,你认为是什么‘愿’?”老师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学生开始投入思考  后面一个女生要发言,老师走过去,她说:“不愿在浑浊的世界里失去自我”  “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追问  “因为我感觉他想回到大自然,有好好的官可以做,为什么要回到大自然去种田啊,我从这里面来感觉的”  “这首诗里有没有?”老师又问  女生又拿起书来看,其他的学生也都在书中的语句中寻找着  “其实啊,在我们刚才读过的第一首里对不对?也就是说,如果不和第一首串联起来的话,我们就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愿’就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脱离“尘网”、“樊笼”,回归“园田”(旧林、故渊、丘山、自然),使本性不再受到损害与摧残”大屏幕上又清晰地显出了对“愿”字的分析理解  学生拿出笔,在书上做着笔记   老师又说:“哦,原来不是一个农夫,而是一个诗人,一个士大夫,一个知识分子,他已经讨厌了这个世界的喧嚣,想要回到山林,回到大自然中去同学们,你们可以不做笔记”老师看到了学生正都埋头在书上记着,于是这样说道  “其实这堂课大家可以把书都合起来,现在把书合起来”他索性让学生把书都合上了学生有些困惑,但还是把书都合上了,重新整理身体坐好,眼光又聚焦到大屏幕和老师身上  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字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中,“愿”字用黄色的字体明显地标出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衣沾犹可,衣服沾也就沾了,但是‘心’可不可‘沾’啊?”学生齐声说:“不可以”  “‘愿’可不可‘违’啊?”  “不可以”“所以这个爱丘山的人,本性不可违,心不可沾,怎么办?”  “归隐田园”学生纷纷说  “对啊,归园田居为了使‘愿’不违,他的方法就是归园‘田居’,远离喧嚣、功利、世俗,亦耕亦读,自食其力,亲近自然与诗歌”   这些字同样清晰地在大屏幕上显现出来,学生对照着文字,倾听老师的讲解,很专心  “但是同学们,你是否欣赏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老师把“你是否欣赏”又重说了一遍,充满征询的味道  学生陷入思考,没有人说话  “现在我们做个调查,”稍等片刻,老师说,“欣赏这种人生态度的请举手”左右看着伙伴们,有的毫不犹豫就把手举了起来,有的犹豫着把手探出,有的则依然在做着选择统计了一下,班里有十几个学生举了手,表示赞同  “你不赞同这种人生态度的举手”依然是观望不作表态的同学比较多,也有几个同学举了手  “没举手的举手”全班一下子发出了笑声  “这是比较严肃的,没举手的请举手”老师重申,这回,刚才没举手的同学有很多把手举了起来,老师走向一位举手的同学,问他:“你为什么不举手呢?”   这个男生也戴着一副眼镜,他站起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说:“我也不知道我该不该欣赏”  “哦,也就是说,你等待着老师的命令,命令你欣赏或者不欣赏,对吧?”那个男生又不好意思地笑了“很好”,老师接着说,“我等一会儿命令你,现在你就要——坐下”其他同学又都会意地笑起来  “刚才有谁不欣赏的,现在举一下手”后排一个男生举手了,老师请他介绍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他说:“我觉得他如果对当时的所作所为不赞成的话,他应该是整顿他们,而不应该是走开”  “哦,你如果认为他们是错的,你就应该挺身而出,与他们抗争,而不应该归隐山林,这是不负责任的”老师把这个男生的意思又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说得好还有呢?”老师又面向全体,期待听到更多表明自己看法的意见学生没有再发表意见的,但都注视着老师,等待他怎样继续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你会为五斗米折腰吗?”  教室里又安静下来,学生开始思考   “所以这个问题,陶渊明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学陶渊明,我们从陶渊明到底能学到什么?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问题就大了估计就像这个同学一样,他只能等待,等待着老师告诉我们,欣赏陶渊明吧,或者说,拒绝陶渊明吧现在我们就从这里开始,继续再往前走一走”  (五)  这时候,大屏幕上除了刚才那个让学生深思的问题“你是否欣赏诗人的人生态度?你是否愿意这样生活?”外,还出现了一个中国传统的太极图案,所不同的是,在太极图黑鱼里,并列着四个词:自然、本性、隐逸、自由;白鱼里同样也并列着四个词:功名、进取、高官、厚禄“功名、进取、高官、厚禄”老师一个词一个词重重念来  “自然、本性、隐逸、自由”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读出  “你会追求哪一种?”老师再一次让大家选择  “白”“黑”“黑”“白”各不相同  “黑还是白?”老师再问  同样,“黑”“白”的声音再次响起来  “有黑有白你今天坐在教室里,是黑还是白?”老师继续问   “白”异口同声后,学生自己也笑了  “如果我们坐在教室里是‘白’的话,那么也就有了两种态度:有的同学是坚定地坐在教室里,有的则是牢骚满腹地坐在教室里,对不对?”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他们应和着“对”  “而陶渊明是否采取了一种措施,就是排斥了‘功名、进取、高官、厚禄’,而追求一种‘自然、本性、隐逸、自由’?”  学生的眼光一直追随着老师,“你现在做好选择了吗?”老师走到刚才那个说我不知道的学生身边,问他,其他学生都笑了  “做好了”这个学生的话又带来了一阵笑音,他接着说,“我欣赏”  “欣赏”老师重复了一遍,又问,“欣赏谁?”  “陶渊明”接着他又说了什么,听不太清楚,只听老师说:“哦,你欣赏啊,但你不会像他那样做,为什么?”  “因为他……”这个学生的话依然听不太清楚   “你不知道我告诉你,陶渊明自己会怎么做陶渊明会像这位同学和那位同学一样做”说着,老师顺手指了指这节课上听讲和发言最积极认真的那两个女生,接着说,“陶渊明自己也不会在你们这个年纪离开课堂,为什么?因为陶渊明也是勤奋学习然后谋取功名,然后去奋斗去拼搏去努力,对不对?然后在努力了十三年之后他才发现这一切对于我的本性是不符的,你现在知道你的本性了吗?”  学生纷纷摇头:“不知道”  老师说:“你根本还不知道呢!就去学陶渊明了这问题就不对了”学生又发出一阵笑声  大屏幕上又出现了“陶渊明荷锄道行”的背景画面,这个古代智慧的人,好像也在问着屏幕上的问题:你认为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态度、人生哲学对今天的世界、社会是否有益?为什么?  学生再一次陷入了思索“认为他有益的举手?”老师又让大家做出选择举手者寥寥  “认为他无益的举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把手举了起来  “大家坚定地举起了手,(陶渊明)这种思想有害我们今天的社会今天的生活,绝对有害,为什么教材还要编进这首诗?我们拿起剪刀把这首诗剪掉”学生都笑了,摇着头说:“不行”  “为什么不行?”   那个瘦瘦的女生再次站了起来说:“这个社会固然很现实,名利虽然很重要,好好学习,能找到一份工作,也是父母让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她把“职责”二字特别强调地说出来,又重又响其他同学不由跟着点头,表示认可  “可是常常会……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我们常常会失去自我然后也会……”她摸着短短的头发,在寻找合适的能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然后也会被世俗污染,使得心灵不是那么的纯洁”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笑声,她自己也笑了,接着说:“我觉得陶渊明这种淡薄名利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是好的”  “是好的同学们,”听了这个女生的发言,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在今天,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上的黑白太极图内的字又发生了改变,此时黑色的图案中是“诗意、和谐、柔弱、个体、乡村……”,而白色的图案中则是“科学、发展、强大、集中、城市……”,  老师先带领学生把黑色和白色图案中的这些词语一起重读了一遍,然后他问:“你认为这黑与白哪个更重要?”  “白!”声音整齐响亮,毫不犹豫   “是吗?”老师先提醒学生思考,然后他用低沉的声音缓缓地说:“科学带来了原子弹,”一些学生这时候又开始发笑了,但老师继续用低沉的声音缓缓地说:“带来了一、二次世界大战,”学生不笑了,静听下去,老师的声音继续响着,低沉而清晰:“带来了环境污染……”  这时候,他看见一个女生有想说话的意思,就请她说,女生站起来说:“但是科学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那怎么办?这个问题谁能解决?怎么解决?”老师的问题随之提出  学生依然陷入思考中  “白加黑”不知谁这样说道  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第一排一个戴眼镜的男孩儿,他起来腼腆地说:“我也说不很好”  “你也说不上来是白引导黑,还是黑引导白?”老师问  “白引导黑”学生再次表示出高度一致  “是白引导黑,怎么个引导法?”老师追问  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嘀咕,但是他们依然像刚才那个同学所说的一样,有想法却模模糊糊,表达不出来,“说不很好”  拓展阅读: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但家庭教育很好,读了《老子》、《庄子》和“六经”。不少文、史、神话、小说等“异书”,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读的。少年时代志趣未定。或性爱丘山、委怀琴书,或志在四海,向往着胡马铁蹄下的张掖与幽州。他的《五柳先生传》可能写于青年时期,其中简洁地描述了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个性风貌。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义熙元年。   (405)41岁。他因“亲老家贫”,离家为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家闲居了五、六年。晋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任刺史桓玄属吏,职务不明。曾奉命使都。隆安五年(401)他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晋元兴三年(404)陶渊明离家东下,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他转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8月,他出任彭泽令。在官80余日。11月,辞官回家。这一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等等。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义熙二年(406)至宋元嘉四年(427)病故。他归田之初,家有僮仆,虽然他和妻子也参与耕作,但劳动余闲时间较多,温饱亦无忧虑。可惜好景不长,义熙四年六月,他家遭大火,林室尽焚,宅无遗宇。此后,生活日益贫困。躬耕未废,饥寒不免。义熙七年,他移居浔阳负郭之南村,结识了不少新的邻居,其中既有共话桑麻的农民,也有共赏奇文、共赋新诗的文人。晋义熙末年,朝廷又征他为著作郎,被他拒绝。宋元嘉三年,檀道济作江州刺史,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病饿卧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粱肉,被他挥而去之。元嘉四年冬天,终于在贫病交攻之下去世。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读山海经十三首》、《咏荆轲》、《感士不遇赋》、《与子俨等疏》等篇。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描写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以及在此生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理想。《归园田居五首》是他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尤为世人传诵。他说自己置身官场,好比是“羁鸟”和“池鱼”,无时不想念着“旧林”和“故渊”的自由天地;日夜梦想的田园景物又出现在他的面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他好象是又重新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欢欣、喜悦的心情。“野外罕人事”一首写他断绝了和官场上层的应酬,却和农民们“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身在田园,心在田园,种桑麻就说桑麻,没有其他杂念,自然就和农民有了共同语言。“种豆南山下”一首,也是直接描写种豆锄草的劳动。晨出暮归,这一天的活对他来说并不轻松,因而就有一种先难后获的充实愉快心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两句,给农家披星戴月的劳动增加了无限的诗意。  东晋末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大放光彩。陶渊明亲身体验过当时官场中的黑暗情状,对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本质有一定了解。他以弃官行动表示了洁身自好的决心,并在村居生活中与劳动人民建立了真挚感情。他的诗歌,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自然真朴,言近旨遥,平淡而有思致。这些都使陶渊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现存文12篇,计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   但是,陶渊明的诗文在南北朝并不很受重视。刘勰《文心雕龙》根本没有提到他,钟嵘《诗品》仅把他的诗列入中品,萧统的《文选》也只选了他八首诗、一篇文。当时诗坛的总的风气也不因他而有所改变。此后整个南北朝时期,诗歌仍沿着华艳靡弱和注重形式表现的方向在演进变化。到了唐代,他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李白等认真仿效其题材与风格。北宋以后,他的地位愈尊,北宋苏轼追和陶诗111首,大有将他置于曹、刘、李、杜之上之势。南宋理学家朱熹、陆九渊也大力赞扬他的诗,不遗余力,元明清三代,注陶、评陶风气大开。注本、评本之多,几与注杜、评杜相埒。  为促进学生鉴赏,可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  误入尘网中,复得返自然(我欲乘风归去……)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阅读相关文档:《归园田居·其一》教案设计《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学案《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札记《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课堂实录《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学案《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案《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设计《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过程《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学《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学设计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园田居陶渊明乡镇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纪检组长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教师最新最全【办公文献】【心理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总结报告】【演讲致辞】【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党建材料】【常用范文】【分析报告】【应用文档】免费阅读下载*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