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题眼为线索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心境2、体会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3.背诵《归园田居(其一)》教学重点:以题眼为线索把握诗歌的内容与主旨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一、导入(播放歌曲《梦田》)。这首歌的名字叫《梦田》。歌中唱到:〃每个人心里有一亩田。〃这一亩田要拿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是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这心中的_亩田,其实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PPT岀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让我们一同走进陶渊明的田园,领略他的精神世界看一看生活在东晋乱世的陶渊明在自己的田园里种下了什么?(PPT出示学习目标)二、作者简介(以检查的方式介绍)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潯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杰先生〃o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O三、整体感知1、听范读,正字音。2、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理解大意。3、学生问疑,教师释疑。4、一首诗的题目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由〃归〃字,你有哪些疑问?
明确:题眼〃归〃(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后如何?四、品读诗歌师语:本节课我们就主要来解决这四个问题’但我希望是通过大家的讨论、协商来完成的。所以,现在大家就自由结合,组成讨论小组解决以上问题,5分钟后选出代表代替小组发言。(提醒学生紧扣诗歌内容)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比喻官场生活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官场生活的厌恶2、为何而归?明确:(1),性本爱丘山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文中有无原句对此解释?〃误落尘网中〃。指出乃是失误所致。(养家糊口、大济苍生)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只是他〃归〃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大家继续在文章寻找信息。(2)"守拙归园田"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田园提问: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都写到了哪些事物?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狗吠、鸡鸣。穿插讲解由近及远的写景方式、以动衬静、白描的表现手法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雕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师语这些事物其实是诗歌的意象,用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从而表情达意,这是中国古典诗词重要的表现手法。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诗句,抓住意象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摹一下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追问:你从中体会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恬淡生活的心境4、归后如何?明确:〃无尘杂〃〃有余闲〃提问:说明他生活得怎么样?自由、安逸、喜悦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精神追求是怎样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小结(引导学生总结主旨)1寺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生活,对归返田园的生活进行了赞美,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的心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五、扩展延伸陶渊明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最终选择了归隐,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吗?如果你觉得不正确,那么你能为他提供怎样的建议?或者说他还可以做岀怎样的选择?(学生各抒己见,如果学生面有难色,教师可以先示例)六、课堂小结陶渊明早已成为过去,但是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知识分子如何面对〃进退〃的人生选择,千百年来,人们的思索却没有停止。陶渊明的选择我们或许并不认同,但是他仍然启示我们:不管我们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有一点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那就是人格的完善,精神上的独立、自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亩田〃,让我们像陶渊明一样,在自己精神的田园里种上〃人格〃和〃独立〃、〃自由〃。七、布置作业以〃我认为陶渊明是个・•••…的人,因为他……〃的句式写一段话。八、板书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从何而归:尘网、樊笼(比喻)一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为何而归:爱丘山、守拙一{呆持精神独立和自由归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近景)白喜爱田园生活归向何处:田园生活远村、炊烟(远景)描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法追求淡泊心境归后如何:无尘杂、有余闲一自由、安逸、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