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节选)曹禺学科年级:高二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4)一、教材分析:《雷雨》(节选)选自人教版(必修4),本节课重点学习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通过品味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把握复杂的人性,认识旧社会旧家庭的腐朽、黑暗。二、学情分析:第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雷雨》的故事梗概和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学习时,集中抓住周朴园和鲁侍萍两人的冲突这一线索,探讨人物语言,深入分析两人的人物性格特点。预习时可以从戏剧的人物鉴赏方法:揣摩人物语言、探究舞台说明、把握戏剧冲突三方面来分析。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戏剧作品在矛盾冲突中借助个性化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品味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素质目标:把握复杂的人性,认识旧社会旧家庭的腐朽、黑暗。教学重点:理解文本,疏通文意,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前后的表现,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导入: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戏剧的有关知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学习《雷雨》这部作品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这场戏,看一看这部作品是如何借助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塑造周朴园、鲁侍萍的人物形象的。(板书:课题《雷雨》曹禺)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戏剧的有关知识:戏剧的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戏剧人物鉴赏方法:揣摩人物语言、探究舞台说明、把握戏剧冲突
二、梳理情节脉络课文节选自《雷雨》第二幕,故事情节是: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再次相见。时间地点事 情三十多年前无锡周朴园与鲁侍萍相爱,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周萍,老二鲁大海)。三十年前除夕无锡周家为娶一位有钱有门第大小姐为媳,逼侍萍出门,侍萍投河自尽,被人救活。三十年来外乡侍萍流浪外乡,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嫁过两次,与鲁贵生有四凤。三十年来周公馆周朴园记得侍萍的生日,为纪念侍萍,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保留着总是关窗的习惯,问过许多人,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四凤在周家做工,与周萍相爱;周冲也喜欢四凤。矛盾的焦点: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三、再读剧本,讨论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人物形象思考周朴园是个怎样的人?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真还是假?1.周朴园是否有往事呢?明确:有。2.有哪些往事?分组讨论,提问。明确:⑴无锡好时光。⑵逼走梅侍萍。⑶旧日的世界。(旧衬衣、旧雨衣、旧家具、老习惯)3.周朴园对待往事的态度是怎样的?品味语言片断,思考:周朴园为什么说“无锡是个好地方”?鲁侍萍为什么无缘无故提起洋火呢?为什么用“我们”?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讨论其潜台词,明确:洋火应该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找出课文中的相关信息:因为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的情景。由周的破衬衣,可以想见鲁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绣那朵梅花的情景。相关台词:“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
朵梅花补上的。”周朴园想起了在无锡时跟侍萍的那段美好的恋情与幸福的生活。而鲁侍萍则无意中也回忆起了与朴园在一起生活的温馨幸福的场景。一盏油灯,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着,一位年轻姑娘正在灯下专注地绣花。在她身边,一位年轻的父亲怀里抱着婴儿,静静地看着她……眼前这幅画面,其乐融融,其情温馨。用“我们”一词是那样的自然,实在是情不自禁啊。想象得出,30年前这段生活,留给鲁、周二人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温馨的记忆,以至于30年后他们仍念念不忘。对他们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投影:“洋火”,“好地方”突出)4.周朴园是一个有什么样灵魂的人,我们先听听鲁侍萍的控诉。自由朗读下面这段文字,读出感情;还可请朗读好的女生读这一段。“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⑴对周朴园,对于三十年前被赶出周家那段经历,鲁侍萍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呢?明确:恨,悔。面对周朴园,鲁侍萍心里有着无限的怨愤。因为,正是周朴园,给她带来那么大的痛苦,那么多年的痛苦。等了三十年,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机会,鲁当然要尽情地释放心中郁积的怨愤了。⑵找出这段话中的两个“你们”,四个“你”字,再找出后文的“你们”,思考这“你们”指的是谁?鲁侍萍真的恨周朴园吗?明确:“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明确:“你们”指周家的人,如周家老太太。“你们”,自然是包括周本人在内,可是,显然并不只是周一个人。看来,在鲁侍萍眼里,三十年前那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并不只是周朴园,还有他家的“老太太”等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三十年前”即“光绪二十年”,是清王朝时代,鲁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曹禺先生曾经说过,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关系,相当于《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袭人、晴雯的关系。贾宝玉要想与同为贵族青年的林妹妹自由结合尚且不能,试想一下,如果宝玉执意非袭人或晴雯不娶,他能如愿吗?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当年将梅侍萍赶出家门,周朴园是有着极大的苦衷的,有相当大的被迫的成分。对于他最终的绝情,鲁当然是怀着明显的怨恨的。不过,从鲁的这几个“你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对周一定程度的原谅、宽恕。尤其是──(投影:“你们”)“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一句台词,是有意识地强调“你们家里”。大家觉得呢?
⑶在鲁侍萍用局外人的语气追述自己的惨痛经历时,周朴园的表现是怎样的?明确:舞台说明“苦痛、汗涔涔、喘出一口气、沉思”,此时,周并未认出鲁侍萍,站在眼前的,只不过是一个下人的母亲,可是,即便是一个“局外人”的客观的讲述,也会让周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感受到如此强烈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见,他内心的愧疚与痛苦感有多深。如果周只是一个随意玩弄女性的封建纨绔子弟,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心态和情绪反应呢?5.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三十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不是。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周鲁二人都有意无意地将时间提前了三年,而这三年,却正是周鲁二人相恋至深的三年,他们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对此,周朴园一直念念不忘,他多年来保留的旧习惯也可以为证;而对于三十年前将鲁赶出家门的绝情行为,他有着发自内心的愧疚与忏悔。可以说,此时,我们眼里看到的,是一个有温情的周朴园,有良知的周朴园。6.既然如此,周朴园为什么后来又变了脸呢?分角色朗读下面的语段: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不是我要来的。周:谁指使你来的?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解读方法:(1)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2)探究舞台说明。概括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复杂内心情人相认—相遇诉旧怨周朴园:奇怪-----疑虑-----慌张-------惊惧鲁侍萍:怨恨,内心复杂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l你—你贵姓?——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l(抬起头来)你姓什么?——感到意外,疑惑l(忽然立起)你是谁?——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l(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有些不知所措
l哦,侍萍!(低声)是你?——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l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恼怒,害怕(2)情感突变---相认生新恨态度,做法言行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可以冷静点。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用感情软化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想用金钱收买打发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周朴园的形象:周朴园欺骗少女的纯真感情,把鲁侍萍当成了玩物。周朴园非常自私冷酷,竟然把鲁侍萍赶出家门。周朴园摆出旧家具,旧照片,装腔作势,骗人骗己。周朴园软硬兼施,侮辱他人人格。鲁侍萍的形象:基于善良的天性,在相认的同时,埋怨、悲愤与轻信谅解始终交织在一起。小结:这是发生在一个资本家的大家庭里的故事,故事通过细腻的人物台词及动作,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周朴园阴险、狡诈的资本家形象和善良淳朴的鲁侍萍劳动人民形象,这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资本家的罪恶,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四、戏剧表演,深入理解课文。戏剧表演:请同学们选择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部分,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娱乐小插曲:第一组同学用本地方言为大家呈现一段表演总结: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周朴园和鲁侍萍了!这超越了中国传统戏剧中“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的脸谱化单一模式,表现了生活的深度和厚度。这也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课后可利用今天学会的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去探测鲁侍萍的内心。也可以凭借今天获得的周朴园印象,再去品析周朴园在与鲁大海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去完整地创造你心目中的周朴园,写下评论文章。布置作业:仿照《雷雨》写一个简短的对话,运用人物台词能够凸显人物性格的500字左右。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前后认识的地点、故事情节梳理文章脉络,抓住故事情节再读剧本讨论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人物形象以学生为主,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戏剧表演,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自己体会人物语言,了解人物形象布置作业仿照《雷雨》写一个简短的对话,运用人物台词能够凸显人物性格的500字左右。让学生体会人物台词在人物形象中的重要作用六、教学评价设计 1.让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上课时进行对曹禺事迹的介绍的比赛。教师予以点评。2.分角色朗读时,朗读的学生能体验一下演戏的快乐,也很好地体会了剧中人的内心世界。倾听的学生可以为朗读者评分,从音量、语速及情感几个方面予以评价。3.分析人物时,“周朴园的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一问让学生们冷静思考,热烈争论,以小组为单位发表看法,教师予以点评。 总之,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教师恰当的点评给学生以指导。七、作业:
阅读《雷雨》全剧,在班上就相关问题展开一个读书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