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目的:通过作品学习,认识《雷雨》的价值和曹禺对现代戏剧的贡献;学习如何评析话剧作品。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解剖戏剧结构。教学难点:《雷雨》人物形象的生命意义。教学内容:一、作者简介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父亲万德尊清末曾留学日本东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同学,1909年初回国,辛亥革命前(1916)任黎洪元秘书,中华民国成立后,获中将军衔,曾任宣化府镇守使、察哈尔都统等职。母亲薛氏出生于商人家庭,生下家宝后三天因患产褥热病逝。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薛氏胞妹薛泳南后成为家宝继母,始终把家宝看作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并终身未生育。她喜欢看戏,曹禺从小就跟着母亲看了很多京戏、地方戏和文明戏等等。1922年(12岁)进入二年级学习,与靳以(章方叙)同学,并成为终身好友。1923年(13岁)开始热衷于新文学作品,1925年(15岁)先后参加文学会和南开新剧团(这是我国话剧界较早的剧团之一,由南开学校创始人严范孙、张伯苓创建于1909年,周恩来曾是其中的活跃分子),开始了他的演剧生涯。1926年(16岁)开始在天津《庸报》副刊《玄背》上连载小说《今宵酒醒何处》,第一次使用笔名“曹禺”。后陆续发表诗歌、杂文,以及莫泊桑的翻译小说等多篇。1928年,以优异成绩从毕业,免试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但他对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不感兴趣,1930年暑假专程去北京报考清华大学,9月与八位同学一起转入清华大学,插入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就读,广泛涉猎西方文学特别是戏剧文学,课余还常常与巴金、靳以去看京剧。年底,与钱钟书等人一起成为《清华周刊》编辑。
1933年(23岁),开始写作构思了长达五年的剧本《雷雨》和毕业论文《论易卜生》。参加清华大学留美考试,未被录取。毕业后去保定明德中学任英语教师。年底生病回京,病愈后回清华研究院,专事戏剧研究。1934年1月,由郑振铎主编,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创刊,巴金在靳以那里看到《雷雨》后,主张立即发表,7月,《雷雨》发表于《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当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而引起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好评。1935年,由东京帝国商科大学的中国学生邢振铎译为日文,由留日学生剧团中华话剧同好会于4月27日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首演,郭沫若看后立即撰文《关于曹禺的〈雷雨〉》,大加赞赏。8月17日,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作国内的首次公演(也是该剧第三次公演),立即引起轰动,著名京派戏剧家兼评论家刘西渭(李健吾)发表《〈雷雨〉》一文称:这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1936年《雷雨》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一集,而且,在曹禺尚未写出第二部作品时,即作为《曹禺戏剧集》(第一种)。 1934年9月,应邀去天津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1936年5月,在巴金等到人的鼓励和催促下,开始创作《日出》,白天为女师学生上课,晚上埋头写作,6月至9月开始在《文季月刊》第1-4期上连载。8月,应国立戏剧学校校长余上沅邀请,赴南京任教,讲授“剧作”、“西洋戏剧”和“现代戏剧与戏剧批评”等课程。11月,在南京导演话剧《镀金》。1937年4月至8月,《原野》在靳以主编的《文丛》第一卷第2-5期上连载。 1938年初,随剧校迁往重庆。10月,与宋之的合作改编《全民总动员》(原剧为宋之的、陈荒煤、罗烽、舒群集体创作的《总动员》),当月公演,轰动重庆。1939年春,随校迁往江安。暑假期间,创作《蜕变》。夏末去昆明导演《原野》和《黑字二十八》(即《全民总动员》)。初冬率剧校师生赴重庆演出《蜕变》,蒋介石看后下令禁演。1940年秋开始创作《北京人》,翌年公演。1942年初辞去剧校教职,夏,到重庆唐家沱,创作改编巴金的《家》。1943年8月,为创作历史剧《李白与杜甫》作准备,与友人赴西北旅行,回重庆后以此行的感想创作表现大后方民族资本家与官僚资本家矛盾的《桥》。1946年,与老舍同时接到美国国务院邀请,经上海赴美讲学,并两次会见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1947年返回上海,后进入上海文华影业公司任编导,写成电影剧本《艳阳天》,自导演。1948年底,到香港。1949年初经中共地下党安排经烟台到北平。 1949年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1950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1951年自编《曹禺选集》,对《雷雨》、《日出》、《北京人》作大量修改。同年任《剧本》、《人民文学》编委。1952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演话剧的国家剧院)成立,任院长。同年,为创作以一个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主题的剧本《明朗的天》收集素材,1954年开始创作,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
剧本、导演、演出一等奖。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与梅阡、于是之合作创作历史剧《卧薪尝胆》(后改名为《胆剑篇》),并就剧中的若干史料问题请教沈从文,沈从文回长信详细叙说战国时期吴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后又对该提出修改意见。1962年8月,在北戴河度假期间开始创作《王昭君》。文革期间曾先后被纠斗、在北京人艺剧团和宿舍看守传达室。1973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过问,被安排在北京话剧团工作。1975年参加第四届人大。1978年北京话剧团恢复原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次任院长。同年8月,为创作《王昭君》去新疆,并完成初稿,载《人民文学》当年第11期。1996年12月13日逝世。二、 作品分析 (一)人物形象分析在《雷雨》中,上场的人物共有八位:周朴园、蘩漪、侍萍、周萍、四凤、周冲、鲁大海、鲁贵。我们就《雷雨》中两个“最有戏又最有争议”的人物:周朴园与蘩漪,看看曹禺是怎样根据生活本身复杂性来塑造人物的。1.周朴园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1)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但现在一般认为,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他嘲讽他的儿子周冲的话能够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潮要彻底的多!”他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据情节,当年周朴园曾与侍萍公开同居三年,生育了两个儿子,他始乱终弃在封建大家庭里无疑也是离经叛道的。只是同《家》中的觉新等许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样,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年轻时代的周朴园也曾追求过新潮,他身上并不乏现代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他本可以成为新旧交替时期的一代新人,可惜最终他没有跨出那一道门槛,抛弃侍萍又回到了本阶级的阵营,与传统的封建力量达成了和解。这其中当然不能排斥周朴园个人品质和性格方面的原因。例如剧本通过蘩漪冷嘲热讽周萍“你到底是你父亲的儿子”。“哼,都是些没有用,胆小怕事,不值得人为他牺牲的东西!”要注意这台词中的“都”字,蘩漪斥责的不止是周萍,暗示读者那外表威严、冷酷、专制的周朴园也有性格懦弱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剧本提供的某些情节线索去推想,可能是环境的恶势力太强大,周朴园虽然为爱情作过一番挣扎,但最终投降了,背叛了侍萍。剧本借侍萍向周朴园诉说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用“你”而说“你们”、“你们老太太”
,暗示读者背弃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于周朴园,而是他那个代表着封建传统规范了。不仅如此,周朴园在情欲上也自虐,对自己近乎残酷。剧本借四凤之口告诉读者周朴园念经吃素,并且“一向讨厌女人家的”。周朴园为什么要如此禁锢自己,不放纵自己的欲望,惟独对那个已经“死去”的侍萍念念不忘?他的这种怀念、忏悔、内疚完全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了。比如爱穿侍萍绣过的衣服,—每年四月十八都要为侍萍做生日,无论家搬到哪里都要带上侍萍用过的家具,等等。有评论说这一切都是周朴园做给人看的,是虚伪的表现。但他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难道这也是做给人看的?何况30年来一直如此,如果没有真情,恐怕难以做到。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的表现。(2)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田本相的《曹禺剧作论》就谈到了曹禺对周朴园的真实发现,认为曹禺的杰出之处,“不在于他揭露一个具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而在于他揭露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性”。他的权威是绝对的,这符合儒家的家庭伦理原则。这种权威不讲道理,它本身就是道理,哪怕在没有直接目的和利害关系的时候,仅仅为了证明自身的不可挑战性,它也会有残忍的冲动和控制人的暴力行为。周朴园逼着蘩漪立即将苦药喝下去,就是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确立一种命令与服从的秩序,这就是这个细节的文化意义。在这里,曾有过留学经历的新兴资本家周朴园,充当了作为文化遗传、沉淀到他血液中去的封建伦理的执法者。当一些作家还满足于反映“真实的生活”,笔触还停留在反封建和个性解放这两者的单纯联系之时,从封建官僚家庭长大的曹禺的艺术眼光却越过了它们,他意识到环境的制约性和人难以摆脱的沉重的历史负荷。认识这点,我们就不会简单褒贬周朴园这一类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流露。(3)而他与鲁大海、鲁贵和工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本质特点。周朴园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2200个小工,他从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捞到300块钱。正如鲁大海揭露的,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罢工工人,也采取野蛮的手段,勾结军警开枪镇压,毫无任何“文明”可言。2.蘩漪 作为整个剧本的灵魂,被称为《雷雨》中“最为炫目的一道闪电”的蘩漪,是个颇具评论价值的人物。有人在探讨谁是《雷雨》的主人公时,认为就是蘩漪。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见解。曹禺的确是最欣赏这个角色的。(1)她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即使在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之后。她从情欲的解放中体味到精神的自由,重新找回丢失已久的生命力。“我不是周朴园的妻子,我不是周冲的母亲!”她就是这样一个敢于大胆释放自己的女性。正是这样,才把她与那些默默忍受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捆绑的妇女区分开来,显出一丝耀眼的锋芒。
(2)然而,蘩漪与周朴园一样,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按剧中的提示,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这对于认识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她才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蘩漪虽然是周朴园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只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第一任是侍萍,第二任是赶走侍萍后娶的名门小姐),两人只有夫妻之份,并没有夫妻之情,周朴园当着周萍、周冲两个儿子的面逼她喝药的细节就是明证。在这样一个新旧参半的女性身上,作家有意识地强调了“原始的野性”,而点燃这一野性的火种,就是五四时期所有年轻人都向往和渴望的“爱情”。我们也可以看到,蘩漪之所以像几乎所有的大宅院中的姨太太一样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并不是因为她天生的变态,而是环境所迫,在她平时接触的人中,无人可爱。而她从来就没打算走出家庭(在这一点,她实际上并不如娜拉勇敢),也与她是一个“旧式女人”有关,她不愿也不敢走出家庭,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自立的能力(这与社会有关,娜拉的教训是很好的前车之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不愿放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在蘩漪身上,作家并没有像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要体现“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她与周萍的相爱,并不是为了反封建,也不是为了追求个性解放,除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对自己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一种报复。在她的思想深处,有许多沉重的无法消除的封建思想意识,如她很看重“名分”,即使是与周萍相爱也有一种想摆脱摆不脱的“犯罪感”,对周冲与四凤的相爱,也觉得门不当户不对,自己已经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但仍然用封建婚姻的标准去要求(实际上也就是残害)下一代。蘩漪对周萍既有情感的执著,也表现出过分的依附,这本身就是矛盾的,是个性的丧失。人们一般称蘩漪是“娜拉式”的人物。其实在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冲出旧家庭、追求个性解放上,她远不如娜拉那样坚定,对她这场不伦之恋也不宜作反封建意义上的过高评价。这种矛盾还未激化到非此即彼的程度,还未上升为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只能是通奸,还不是解除婚姻关系本身。虽然对周朴园充满了怨恨,但蘩漪根本就没打算过要冲出周公馆这座“死牢”,到更广阔的自由世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她根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更不愿舍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可以设想,如果蘩漪与周萍的私通并未中止,那么蘩漪与周朴园的家庭矛盾就不会那么激烈了。所以,有的研究者认为蘩漪“表现了一种为爱情与自由而献身的精神”显然是溢美之词。她并没有为爱情献身,“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这是对周萍沉痛的谴责,也是蘩漪对自己与周萍爱情的否定。蘩漪的种种表现可以清楚地表明,这个人物并不是曹禺理想中的人物,但作家却对她充满感情,特别是对她的身上表现来的“蛮性”
的原始力量加以礼赞,则显然与作家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有关。曹禺对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特别敏感,可以说是这位悲剧性剧作家的天赋,当然又跟他的人生阅历和体验相关。曹禺早年生活的经历是不幸的,他生下来三天,母亲就去世,父亲是一个日渐潦倒的封建官僚,脾气暴躁,在家里动辄发火骂人,整个家庭气氛极其沉闷压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曹禺,自小就充满恐惧心理,处处谨慎小心,非常孤独寂寞。成年以后的他依然如此,不爱讲话,耽于幻想,对外界的议论特别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他从小受到的家庭压制和由此形成的软弱性格,在蘩漪身上,都找到了可以寄托的载体。人总是越缺乏什么,越是希望得到什么。(二)《雷雨》的艺术特点 1.《雷雨》的结构,是戏剧的“闭锁式”结构的杰出范例。它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二十四小时内;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登场人物经过严格的选择,一共八人。作家把一个有三十年长度的故事,取其高潮和结局部分,放在舞台画框中表演,而故事的开端和发展,则用回顾的方式随剧情的发展逐步交代出来,并迅速推动剧情的进程。这样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阅读剧本,我们不难发现,剧作家把一个有头有尾、过程漫长的故事题材作了三分处理: 第一部分,放在舞台上演出的部分——动作最强烈、冲突最尖锐、最能吸引入的部分,经过一天的种种冲突,结果玉石俱焚:四凤、周冲、周萍死去;侍萍、蘩漪发疯鲁大海出走,周朴园成了孤家寡人。第二部分,放在舞台上交代的部分——周鲁两家在这一天前三十多年的经历:周朴园对侍萍的玩弄、摧残;蘩漪被圈在周家十八年,同样受着摧残和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她抓住周萍不放;周萍厌恶这种关系,与使女四风相爱等。第三部分,幕后处理的部分,与戏剧发展无直接关系的情节,如侍萍离开周家所受的苦难(带着儿子跳河自尽;为了生活嫁了两次人;无奈嫁给人格低下的鲁贵;远离家乡去济南做工等等);周朴园与富家小姐的婚姻及欺骗蘩漪的情节。 这样,戏剧冲突集中了,结构也紧凑了。不过,仅出现在舞台上的戏剧依然有“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两大块,作家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的呢?(1)采取“回顾方法”,以“过去的戏剧”推动“现在的戏剧”《雷雨》历时三十年,关系复杂,斗争尖锐,是传统戏剧所难以集中表现的。作家借鉴了欧洲一些戏剧家的经验,形成了特殊的“回顾方法”,将过去的情节与现在的情节交织起来,以“过去的戏剧”推动“现在的戏剧”,因此,他必须一方面要揭开现在的矛盾,另一方面双逐步交代前情,这就要求作家作精心的安排。 曹禺所以要从三十年前的矛盾着眼,而从一天内的冲突落笔,我们可以从其主题思想上找到解释。在作家看来,一切的罪恶都有历史的根源,而且愈宋愈严重。因此,只有从历史的发展中,才能彻底揭露旧家庭和社会制度的弊害,才能充分表现受害者的悲惨命运。这样,“过去的戏剧”实际上是“现在的戏剧”的历史,“现在的戏剧”则是过去的戏剧的结果。它们互相交织、穿插,构成了一出极其精彩的戏。
第一幕开始,周宅客厅里,四凤在滤药,鲁贵在擦矮几上的银烟具。鲁贵用威吓欺骗的手段向四凤要钱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鲁贵的卑劣无耻,看到了四风的纯洁善良,而且也了解了许多幕后前情节,如,侍萍马上到,是太太请她采的: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周萍与蘩漪的关系等,在父女俩谈话中间,鲁大海上场,一方面使父女谈话场面富于变化,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鲁大海与周朴园这一对不可调和的劳资矛盾。此间,作家还描写了周萍的颓丧面貌,反映出他内心的空虚与矛盾;写了周冲的过场,为他爱四风作好了准备。于是,仅在父女俩的对话中,剧中各种矛盾线索已经基本交织起来了。作者到此基本交代清楚了三年前一直延续到开幕时的重要情节。 三十年前的戏剧是在第二幕才由侍萍揭开的。侍萍上场以前,作者先让周萍与四凤,周萍与蘩漪直接接触或交锋,这样就使侍萍在更加紧张的气氛中登场,从而在“现在的戏剧”中,揭开了“过去的戏剧”的帷幕。而“过去的戏剧”一经出现,现在的戏剧也更加错综复杂,互相交织,无法分开。那么,过去的戏剧是怎么揭示出来的(2)用“发现”的手法,引出突发事件,促进戏剧激变。 戏剧第二幕,侍萍刚上场,戏剧节奏还是轻快的。刚见到女儿,她的心情是快慰的。但突然,,就象远天飞来一颗炮弹在凝滞的空气中爆炸,气氛一下子充满莫名其妙的紧张。在这里曹禺布下了一件重要的道具——一个穿插了过去和现在,又在现在的戏剧中发挥了起承转合的作用的细节——周朴园的旧雨衣。因为“老爷急着找旧雨衣”,与侍萍谈话的蘩漪不得不出去。侍萍于是有了“发现”的可能。当她环视客厅陈设时,她发现了那红木书桌、有镜台的柜子、大热天还紧闭的窗户……,她突然象溜进可怕的梦境,她想赶快带女儿离开,“雨衣”又出现了,蘩漪叫四凤帮着找“老爷的雨衣”,侍萍不得不滞留,却发现了她最担心的事儿已经发生,正当她又准备要走之时,周朴园上场,与蘩漪发生冲突,蘩漪愤而离去,又因雨衣与侍萍对话,于是揭出三十年前的往事。 在《雷雨》中,“发现”的手法用得非常出色,鲁贵发现了周萍与蘩漪的隐情而借机敲诈;蘩漪发现了周萍与四凤的约会而跟踪至鲁家,关上了后窗,于是,侍萍发现了自己的一对亲生儿女的恋情,这一发现,促进了戏剧高潮的到来。(3)让观众或读者主动参与剧中,加强戏剧悬念。 戏剧理论家们对观众心理作过分析,认为,观众看戏的的兴奋点不超过三个半小时,但《雷雨》的演出时间长达四个多小时,观众又没有表现出厌烦,这是因为作者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使观众的情绪与剧情的发展一起跳跃。在第一幕中,曹禺就以鲁贵和四风为引线,把周萍和蘩漪的关系,四风和周萍的关系以及周冲对四风的追求都交代清楚。第二幕开场不久,侍萍发现了熟悉的客厅设置后,为了再次证实自己是否回到了周家,她惊悸地吩咐四凤:“凤儿,你去看,你去看,那柜子靠右第三个抽屉里,有没有一只小孩穿的绣花虎头鞋”
。这个细节,有力地拉紧了观众的心弦,心几乎要从口中跳出了。四凤打开抽屉,并没有那双绣花虎头鞋,观众又轻轻松了一中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四风又拿起了侍萍年轻时的照片,观众的心中与此时侍萍的感受是相通的“好不公平的天哪”。把最重要的人物关系即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也点破了。观众心里对他们的纠葛关系一目了然,只是剧中的一些人物还没有弄清同另外一些人物的关系。周朴园虽然知道周萍、鲁大海、四凤是什么人,可是他并不知道周萍和四凤、周萍和蘩漪的关系;周萍也不知道鲁侍萍是自己的母亲,四凤就是他同母的妹妹。在第三幕和第四幕中,观众已完全明白人物的彼此关系,只是期待着这些剧中人物尚未明白的关系的逐步揭晓,以及了解这些人物纠葛如何发展、如何结局从这时起,观众已然明了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以知情者的身份,提心吊胆地关注着剧情的变化,这是一种为人物命运哀叹的悬念。与此同时,知情的观众也以极大的好奇,看作家怎样让剧中人一步步了解这个已知的事实,以及揭秘后人物的结局。就这样,作家最好地调动起了观众与读者的心,扩大了戏剧悬念的范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从以上分析可见,《雷雨》的结构艺术是出色的,它扩展了戏剧的结构内涵,为现代戏剧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杰出的范例。 2.《雷雨》的抒情风格也是格外浓郁的。曹禺把他对时代的感受和对现实的激情同自然界雷雨的形象交织起来,使得《雷雨》中雷雨般的热情和雷雨的形象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雷雨既是整个戏剧的氛围,又是剧情进行的节奏;既是破坏旧世界力量的象征,又蕴藏着作者对宇宙不可知的神秘感受。剧中人物几乎无不呼吸着雷雨的气息,感受着雷雨的激荡。第一幕开场,暴雨前的郁热闷人的空气低压着,四风喘着气,嚷着“真热”。在这里作者显然不是单纯地写天气,而是暗示着人物内心的烦闷。蘩漪对雷雨的感受更为敏锐,她的心情始终和雷雨的变化相伴随。在第二幕中,她那段雷雨前的独白,使内心火山待发的愤懑与郁闷的自然气氛水乳交融:“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待着你们”。这可以说是蘩漪的诗,是借景抒情,情切动人。尽管作者没有具体描绘自然氛围,但从蘩漪对雷雨前低气压的感受中得到了更逼真的映现,同时,把周家环境的禁锢逼人的气氛也真实地描绘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正好烘托出蘩漪此时此地的心情,显示出环境把她逼得非来场喷发、燃烧不可。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赋予《雷雨》以强烈的艺术魅力。 3.精湛、优美的戏剧语言,是《雷雨》在艺术上的又一突出特点。 《雷雨》的语言是简洁易懂的,即使没有文化的人也能听得明白真切。它避免了外国话剧中的那种长篇台词、也绝少欧化语法。它从日常普通的语言中提炼加工而成,句子短,简洁而有韵味。
《雷雨》的人物语言是个性化的。每一个人物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教养和气质;不同的人物、其语言具有不同的节奏和分寸,每一句话都打上了人物性格的烙印。如周朴园,他虽说话不多,但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简短的语言,刻画了他的妄自尊大,专制冷漠的性格和心理。《雷雨》的语言显露出曹禺长于准确地把子和表现人物心理的天才。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往往蕴含着人物丰富的心理内涵。如第一幕中蘩漪与周萍初见的场面。蘩漪正与周冲谈到周萍,周萍出场了。一心想离开蘩漪的周萍、当然不想见到蘩漪。蘩漪意味深长地叫了一声:“萍!”这声呼唤包含了蘩漪的爱与怨、苦闷与疑虑的多重心理。单纯的周冲留住周萍:“你不知道母亲病了么?”蘩漪立刻接过话:“你哥哥怎么会把我的病放在心上?”这句话同样潜藏着蘩漪丰富的心理内容,它既表达了蘩漪对周萍负情的哀怨,又含有一种愤懑的指责。正是这句话所表现的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引发了下一段蘩漪有意提起昔日闹鬼和责怪周萍胆小的对白。在这里,蘩漪与周萍的语言都非常个性化,又含有复杂丰富的心理内容,这种富有心灵动作的语言,标志着曹禺语言艺术的杰出成就。《雷雨》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话剧由探索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 思考题1.你认为谁是《雷雨》的真正主角?说说你的理由。2.分析周朴园和蘩漪形象。3.结合作品,谈谈《雷雨》的结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