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法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的基本要素:矛盾冲突。
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剧本的组成: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说明组成。剧本的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
冲突,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一些注意点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
1.按戏剧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2.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3.按艺术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4.按剧情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戏剧的分类
曹禺简介曹禺,原名万家宝。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祖籍湖北潜江市,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1922年入,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雷雨》是其处女作。两年后的1935年夏,又有都市生活剧《日出》发表,奠定了其在中国话剧史的地位。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作品享誉海内外。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写作背景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名人评语《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李健吾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剧情:《雷雨》写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大家庭的统治者、灾难的制造者。其妻繁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婢女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风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风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雷雨》简介《雷雨》是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背景,纠缠着复杂的血缘关系、聚集着许多巧合但却透露着必然的悲剧。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以“雷雨”为题的含义剧本以《雷雨》为标题,是因为剧本把各种矛盾的酝酿、激化、趋于高潮,安排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的下午至“外面还隐隐滚着雷声,雨声浠沥可闻,……偶尔天空闪过一片耀目的电光”的深夜,故事的高潮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舞台气氛同悲剧剧情紧密配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作者以象征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中,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戏剧鉴赏方法一、把握戏剧冲突二、分析人物形象三、揣摩戏剧语言
戏剧冲突思考:本场戏有哪几对矛盾冲突?出场人物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矛盾?周朴园鲁大海周萍鲁侍萍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资本家女佣工人少爷下层百姓剥削阶级
剧本结构戏剧冲突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第一层,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第二层,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开头的舞台说明的作用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1)在相遇的过程中,周朴园的心理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在相认的过程中,周朴园依次采取了怎样的手段来对付鲁侍萍?(3)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采取的手段手段言行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稳住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哄骗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打发取出支票心理言行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变化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你----你贵姓?
相遇时周朴园的心理变化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相认时周朴园采取的手段责问安抚哄骗打发
他担心侍萍的出现会威胁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以前罪恶可能会暴露于天下,所以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种种罪恶无人知道,俨然作为怀旧的多情人、权威的封建家长、体面的资本家出现。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所以,他从“怀旧”到“绝旧”,彻底暴露了伪善嘴脸。作为一个“怀旧的多情人”,为什么当侍萍站在面前时,周朴园又换了一副面孔呢?
分析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1)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亲生儿子后,对大海是什么态度?从他的态度,可看出什么问题?(2)冲突背后隐含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冷酷面孔和傲慢态度。(明知故问“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教训他“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最后恶狠狠地向大海宣布:“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冲突,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只是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是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的敌对是彻底的,是剧烈的。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他们已经有勇气、有决心与资本家作斗争,我们可以看到,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这正应了“雷雨”这一标题。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根源:阶级剥削和压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阶级冲突使: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分析人物形象节选部分主要刻画了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这三个人物形象,请大家思考他们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并说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繁漪对周萍说:“你们的祖父、叔祖,同你们的好父亲,偷偷做出许多可怕的事情,外表还是一副道德家、慈善家面孔。”“你父亲是第一伪君子。”
人物形象周朴园: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年轻时留过洋,在剧中是一家工矿的董事长。课文节选的部分,主要刻画了他的虚伪、自私、冷酷、强硬、老谋深算。他为了迎娶富家小姐,和他的母亲在年三十夜里将侍萍和她生下三天的孩子赶出家门,可见其冷酷无情。他把一直使用当年的旧家具、摆侍萍的照片、保留关窗的习惯,说成是出于对侍萍的怀念,可在他和侍萍的谈话中得知她还活着时,却不想见她,而在确知眼前所站即是侍萍时,第一反应居然是他没能躲过去,侍萍要来敲诈他,可见他的怀念只是出于寻求自己良心上的安慰的需要罢了,可见他的虚伪、自私。
人物形象处理工人罢工事件,他一方面进行血腥镇压,一方面采取分化收买政策,并开除闹罢工闹得最凶的鲁大海。在与鲁大海的正面交锋中,他稳操胜券,不急不躁,对于鲁大海的责骂,他不轻易发怒,保持冷静,说话简洁,打击性却很强。这足见他的强硬和老谋深算。鲁大海所揭示的他的发家史,展现了他冷酷无情、丧失人性、唯利是图的反动资本家本质。
人物形象鲁侍萍:鲁侍萍是一位善良、刚强、自尊、清醒的下层妇女形象。她被周家赶出,投河被人救起后,为了孩子,嫁过两次人。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什么事都做过。坎坷不幸的遭遇,没有消磨掉她的美好的品质,只是让她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她对过去的恋情有一些怀念,对周朴园也残留有一些感情。她内心里积聚的愤恨、痛苦化作一段段话倾泻出来,局面一时超出周朴园的控制,可是在她稍微平静一些之后,周朴园的几句表白,就让她基本上相信了他的“真情”。可见,侍萍对周朴园恨得不够彻底,这是她善良、温柔性格的表现。
人物形象她要马上带着四凤走,她将周朴园签好的支票随手撕掉,她肯定地说鲁大海不会认周朴园做父亲。这些突出表现了她性格中刚强自尊的一面。她只想见见他的大儿子周萍一面,却没想到要认他;后来眼看着兄弟相斗,她感情激动,心绪混乱,差点向周萍说明自己的身份,可还是立即控制住自己。这些可以看出她的清醒。
人物形象鲁大海:他是工人阶级的真正代表,他忠心耿耿地为工人兄弟争取权利,同资本家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是觉醒的工人阶级,通过周朴园的行为看清了他为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资产阶级本性。面对虚伪冷酷的周朴园,他彻底地、义正辞严地揭露了其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他顽强地同周公馆的一群打手对打,痛骂周家人是一群强盗。尽管在这场斗争中,与老奸巨猾的周朴园相比显得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但是,他有着可贵的、坚定的阶级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资本家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骨气和英勇。鲁大海的出现,使我们透过故事情节阴郁氛围,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些许亮色。正如曹禺先生所说,鲁大海这样一个工人形象,“当然写得很不像样子,很不成熟,但我是同情这个人,甚至是佩服这个人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作品中略显单薄的鲁大海这个形象赋予了很大的热情,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对人们有着相当重要的激励意义。
《雷雨》的语言艺术
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一、高度个性化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鲁大海可是你完全错了。……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鲁大海的语言是他倔强、鲁莽、幼稚的个性的写照。人物的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潜台词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未尽。潜台词丰富的内涵大大扩展了舞台语言艺术的延衍性、深广性。它常常借助舞台提示并通过演员心神化一的表演让人体味、咀嚼。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二、丰富的潜台词
二、丰富的潜台词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课文中鲁侍萍几次说到这样意思的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她要是小姐怎么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你何必如此虚伪?”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鲁侍萍我姓鲁,老爷。“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1)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亲戚?(2)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3)周仆园怎么?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4)(1)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2)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3)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4)那是因为她们母子被人救起了。
周朴园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鲁侍萍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为什么将话题突然转到鲁贵身上?有什么言外之意?“你不要多嘴,也不要让鲁贵知道。”“鲁贵知道了会来敲诈,对我没好处。”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周萍你是谁?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周萍打亲弟弟大海的举动使她愤慨,感到阶级对立尖锐,所以叫了声“你是萍”,就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当看到眼前的儿子成了强盗资本家的帮凶时,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两句话反映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潜台词:
三、语言富于动作性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暗示)(直接推动,节外生枝)“我前几天还见着她!”“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说不定,也许记得”“老爷,没有事了?”…………(暗示周朴园,使情节继续)(推动情节发展)(提醒周朴园)(强烈的暗示;不问也行)